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区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的建议

关于我区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的建议

关于我区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的建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我区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的宏伟规划,必将为全面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化滨河城区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现对我区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的总体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思考,提出建议整理如下:
一、我区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在贸易、投资、项目等各领域合作正在加强,区内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走出国门的机遇大幅增加。

现在我区“深度融合华锦战略”的成效逐步显现,“央地融合”的格局正在加快建立,“南港北铁”连线格局不断形成,“枕河而居”优势正在有序释放。

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五大产业功能区,奋力开创建设现代化滨河城区的崭新局面正在轰轰烈烈展开。

二、建议和意见
1、倾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分工明确,政策做足。

我区倾力打造的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主要是培育工业产业集群、抓好抓实国企民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拓展对外经贸合作四个方面。

其中在抓好抓实国企民营,绘制产业链
关联图方面,建议一定要细化到在同类工业开发区中出类拔萃才能有实际效果。

关联图不仅仅是企业项目库,也是开发区的“藏宝图”。

有了这份关联图,我们在招商时就可以知道哪个环节需要招商、应该招哪些企业、我们掌握着哪些吸引对方的有利条件。

图中一定要标明从原材料至链条末端的各个环节,建议关联图附加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名录,标注好这些企业的地理位置、实力、资质、主攻方向、主要产品等细节。

通过图谱,我们可以实现精准招商、全员招商、百姓招商甚至网上招商。

2、倾力打造现代商贸综合服务区,区域明确,特色做足。

我区倾力打造的现代商贸综合服务区主要是提升传统商业、建设河湖商圈、培育楼宇经济、完善专业市场、打造特色街区五个重点方面。

其中在建设河湖商圈方面,建议将公园以南的预留地专门规划为文化主题游览服务区,在规划中可以设置文化旅馆、文化夜市、文化美食、文化教育基地等功能分区,并在规划中对绿化处沿线的商户、早市,沿湖路沿线的饭店进行特色标识,打造以辽河碑林为核心,湖滨公园为支撑,沿湖商户为拓展的环湖商圈。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官方报道(强调游览顺序)和个人游记(游后去哪吃美食),低成本、高效率的对接市场。

最后要与其它旅游景点做好最佳旅游线路的编辑、推广,比如“双
台子区一日文化生态城”或“辽河碑林游学”等线路品牌。

3、倾力打造高铁高端商旅集聚区,定位明确,规划做足。

我国已经进入了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时期,高铁站从单一的交通功能转向交通综合体、从交通空间转向城市综合服务空间,在建设时我们考虑周边酒店、商务办公、商业、餐饮和娱乐等多种功能。

首先要定位明确,先确定高铁站的规模。

高铁站房的规模应根据旅客量和我区的社会经济状况,采用交通综合体的设计思路,在满足交通功能需求的导向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

二是高铁站空间布局模式。

站点的布局模式与换乘便捷度密切相关,根据换乘的复杂程度、客流量、换乘距离以及高铁站选址的地形条件来确定交通组织方式。

三是高铁站点周边区域的空间设计,要特别注重开放空间的品质。

高铁站是核心要素与关键触媒,其周边区域应当是城市内部聚合各类要素的载体,商业综合体、办公空间、娱乐空间和开放空间等在这里集合,创造出多样性的体验与多元化的价值,从而吸引人流、集聚人气,进而带动整个辽河新城乃至双台子区的发展。

4、倾力打造辽河湿地文旅引导区,层级明确,宣传做足。

我们可以顶层设计好辽河湿地文旅资源,以辽河湿地旅
游为核心,分层级融入碑林文化游、公园生态游、荷塘月色游、特色美食游、辽河湿地动物园游等游玩项目,做精做美辽河、一统河、双饶河等河流岸线景观,合理嵌入红山文化、石油文化、稻作文化、渔猎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商业化融入运作“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泥鳅”等国家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

适时推出“辽河湿地一日游”旅游品牌,丰富一日游线路内容,以点带面,确保一日游的品质,扩大一日游的影响面。

同时在宣传上一定要与时俱进,融入互联网+进行宣传。

除了借助传统旅游行业平台宣传外,还要借助携程、大众点评、蚂蜂窝等知名旅游APP和公众号的力量,也可以效仿西安的成功经验打造抖音、快手上的网红焦点来吸引年轻群体的注意。

5、倾力打造特色都市农业精品区,特色明确,质量做足。

我们可以首先进行产业化基地布局。

按照全区地域分布、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种”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挥两镇和涉农街道优势,充分体现各区域特色,分区域重点培育优质品种大米、河蟹、日光温室蔬菜、泥鳅鱼、小龙虾等特色产业。

同时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

应在以上特色产业中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新建一批能带动产业基地
发展的龙头企业。

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市场化服务体系。

在改扩建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市场建设的新路子、新办法,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

同时,建立和完善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使信息真正能够指导结构调整,帮助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重点建议政府创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机制。

鼓励农民开展农户间土地转让,或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财产权形式从事出租、抵押、入股等财产使用行为,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经营。

通过这种产权安排,可以既保障农户的土地产权利益,又不会因为农民离地、离农而造成土地闲置浪费,同时为产业化基地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