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品管圈模板

护理品管圈模板


评估患者是否有痰 →
有痰
→ 评估标本是否外送
合适的标本盒 发放到患者手中, 并宣教
现 状 是否 把 握 辅助排痰 流 程 留取痰标本 → 图
无痰
→ 取消医嘱
及时送检
← 留取痰标本
检验科及时检验 结束
Who:负责收集是否留取痰标本数据的圈员 When:收集数据时间 Where:收集数据地点 What:收集对象 Why:收集数据的目的
检验不及时
刘伶惠
田燕青 李梅芳
患者 便秘 不重视
家属
怕脏 怕脏 知识缺乏
不配合
宣教不到位 留取错误 时间不对 标识不清或脱落 方法 医务人员 未及时送检
标 本 为 什 么 不 能 及 时 留 取 及 送 检 ?
影 响 因 子 - 特 性 要 因 分 析
重症、昏迷、 气切及小儿不 能自主排痰
部分患者及家属 忘记留取痰标本
QCC品管圈的特点
1.普遍性 2.自愿性 3.目的性 4.科学性 5.民主性 6.改进性 7.发展性 8.激励性
人人都可以参加QCC活动
自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 以解决科室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 QCC活动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 参加QCC的员工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实施QCC活动要确保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改进 QCC活动在原有目标上不断发展
标准化 遗留问题
圈会出席率未能达到100%,病重病危病人及咳痰无力者送检率有待提高。
效果维持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 改善后效果维持
47
31
25
20
改善后效果维持
通过品管圈活动,不断改善工作流程,提 高护理质量,使工作更有序化、标准化,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增强科室凝聚力
消痰圈
感染科品管圈
圈名:消痰圈 寓意: 1,所有的蓝色小球拼成一个“G”。它代表了两个意思。一个是感染科的 感的大写英文字母,另一个是GREEN的首字,是绿色,代表着希望。所 有的蓝色小球代表着所有的医务人员。 2,中间的红色的字代表我们是个医疗系统。 圈徽的意义是让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在感染科这个大家庭里散发自身的 亮光—希望的颜色,一起来面对与解决每一天的困难和疑惑,给病人战 胜疾病的希望。
目 标 设 定 方 策 拟 定 最适策追究 对策实施与检 讨 效 果 确 认 标 准 化
兰玉梅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李梅芳 小组讨论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小组 感染病区 讨论 杨再静 柏拉图、雷达图 感染病区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头脑风 感染病区 暴法
检讨与改进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
感染病区
痰标本医嘱 降 低 痰 标 本 漏 检 率
改善后
总 分
40 60 40 60 48 60
平均
3.0 3.7 2.5 4.3 3.5 4.3
平 均
5 7.5 5 7.5 6 7.5
活动 成长
团队精神 0 60 40 20 0 Qcc手法运用18 沟通协调 参与度 改善前 改善后
2 3.8 2.5 3.2 2.5 3.2
增加思考能力
活动信心
检讨与改进
李梅芳、杨再静、杨羚、刘伶惠、梁安琪、 田燕青
2015.4~2015.12 感染病区 病区需留取痰标本的患者
提高痰标本的送检率 每班登记需留取痰标本的人数及数量 待定
How:收集数据的方法 How many:收集期间留取标本人数
项目
发生数
发生率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未能指导咳痰方法及 标本所需量 病人未能掌握正确咳 嗽咳痰方法 无法获得痰标本 未将标本盒发放到正 确患者 随意留取标本 检验不及时
(一)有形成果
4.5 4
120.00%
100.00%
发生数 累计百分比
3.5 3 2.5 60.00% 2 1.5 1 20.00% 0.5 0 穿刺部位不当 应用刺激性药物 发生数 累计百分比 4 36.36% 4 72.72% 穿刺部位固定方 法不当 3 100.00% 0.00% 40.00% 80.00%
随意留取标本
送检不及时
田燕青
梁安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管圈实施方案表格
不良项目
未能指导咳痰方法及标本所需量
不良数
不良比率
累计不良比率
病人未能掌握正确咳嗽咳痰方法
无法获得痰标本
未将标本盒发放到正确患者
随意留取标本
送检不及时 合计
谢谢大家!
——感染科
3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加强抢救车内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降低压疮发生率 加强痰标本的送检率 增加巡视病房次数,降低响铃率
4
5
本圈圈员使用投票法,选定主题。
最终主题确定
加强痰标本送检率,提高护理质量
选题理由
对患者而言 对院方而言 对同仁而言
为病人提供全程、 持续不间断的护 理服务,保障其 治疗诊断及时进 行 。
WHEN 2015.6 2015.7 2015.8 2015.8-2015.9 2
WHO 担当
HOW 品管工具
WHERE 地点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全体圈员 头脑风暴法
感染病区
全体圈员 小组讨论、甘特图 感染病区 兰玉梅 杨再静 流程图、查检表、 感染病区 柏拉图、鱼骨图 小组讨论、柱状图 感染病区 感染病区 感染病区
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意义深远……
下一期品管圈主题计划
降低液体外 渗发生率 加强抢救车内 物品的规范化 管理
加强探视制度 管理
下期活动主题:加强抢救车内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品管圈实施方案表格
原因分析 未能指导咳痰方法 及标本所需量 病人未能掌握正确 咳嗽咳痰方法 无法获得痰标本 未将标本盒发放到 正确患者 对策方案 提案人 责任人 夏静 刘伶惠 杨再静 杨羚 协助者
效果确认
14 12 10 8 60.00% 6 4 2 0 穿刺部 应用刺 未能掌 穿刺技 选择输 穿刺部 位固定 激性药 握解剖 术有待 液器材 位不当 方法不 物 位置 提高 不当 当 13 13 10 4 4 3 40.00% 20.00% 0.00% 120.00% 100.00% 80.00%
确保护理工作 的连续性和针 对性,提高病 历质量水平。
学会实用品管工具 来解决护理工作中 遇到的问题,使大 家感受到共同协作 的快乐及他人建立 友谊的快乐。
现状把握
原因分析
护士未能指导咳痰 方法及标本所需量
对策方案
护理人员当面 指导和监督标 本采集
提案人
李梅芳
责任人 协助者
李梅芳 杨再静
病人未能掌握正确 咳嗽咳痰方法
合计
目标值:由原来的47例下降到25例。下降幅度:53.62%
18
目 标 设 定
16 14 12 10 8 6 4 2 0 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幅度 53.62%
改善前 目标值
4717
25 7
(二)设定理由 1. 改善前现况把握之液体外渗发生例数共47例。 2. 依改善前现况把握柏拉图分析前3项占了76.6%为本期活动改善重点。 3. 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1-5分评估而推算的,本次品管圈成员 能力评分为28分,以40分为100%,计算圈员能力为70%。 4. 改善幅度:累计百分比 76.6%×圈员能力 70%=53.62% 5.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幅度) 47-47×53.62% =25
活动项目 主题选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对策实施与检讨 效果确认 优点 提高痰培养标本的及时送 检率 制作查检表,全员行动,认真查检 设定目标与工作目标相一致 每人由各个角度观点去拟定对策 以最有效简单的方法达成效果 实施期间能定期抽查,并以数据显示以获 得实际的改善效果 简易可行,使之成为常态化工作 今后努力方向 日后期望挑战增进效率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的主题 应将影响的因素再深入广泛些 应相信自己的改善能力 今后将更严格确实保持各项政策的实施,让 改善更能落实 着检讨如何才能不再回到改善前的状态,订 定管理办法,并更深入确认效果是否真正维 持 部分对策将可推行至全院 水平展开以加强改善效果
发生数 累计百分比
发生数
累计百分比 27.66% 55.32% 76.60% 85.11% 93.62% 100.00
改善前柏拉图
改善后柏拉图
效果确认
评分项目 改善前
总 分
Qcc手法运用 团队精神 参与度 沟通协调 活动信心 增加思考 能 力 18 30 20 34 28 34
(二)无形成果(雷达图)
圈组成员:。
兰玉梅 李梅芳 杨再静 圈长 辅导员 圈员 活动策划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刘伶慧
杨羚 梁安琪 田燕青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
主题选定
围绕科室上半年护理部和护士长的质量检查中 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小组成 员共提出5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1 2
干咳或咳嗽无力的患 护士未能指导咳 者无法获得痰标本 嗽咳痰方法及标 本所需量
标本送检不及时
检验人员对标本的 检验不及时
随意留取痰标本 或留取的标本不 合格
病人未能掌握正确 的咳嗽咳痰方法
感染科品管圈活动计划表
虚线 实线 表示预定进度 表示实际进度
WHAT 月 活动项目 周 主 题 选 定 活动计划拟订 课题明确化 2015.4 3 2015.4 2015.5
品管圈
品管圈简称QCC。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