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安全知识培训
●4、建议企业制定淹溺、防台(阵)风、防 碰撞、防汛、防雷、防起重伤害等专项应急预案 。
●5、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 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 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 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总结:通过近年来与港口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我感觉:
8、物体打击
● 低水位期码头高差较大,上部汽车喂 料时石料易从漏斗旁边滑落至低处,低处如 果有人经过时易造成打击伤害;汽车进入港 区时由于载货过高,块状货物可能从车箱顶 上掉落,对车边人员造成伤害。
9、碰撞损害
● 水上作业船舶碰撞码头设施:在船舶 靠泊、移船作业时以及趸船锚碇不稳造成对 码头桩、栈桥构件、装卸设备、趸船及其上 部建筑等的碰撞,引起钢引桥和栈桥的损害, 这在码头信号标志不清楚和大风、大浪、水 流变急等情况下可能发生。
7、机械伤害
●主要机械伤害有机械部件对人体的挤压、撕 裂、切割、碰撞等形式的伤害。港区主要机械设备 为皮带输送机、装载机等。这些设备运行时,其传 动机构的外露部分,如齿轮、传动轴、链条、皮带 等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港区系缆较多,系 缆断裂发生时,对附近人员可能造成伤害,钢缆收 紧或锈蚀时易发生断裂,主要可能发生在船、岸之 间。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人员违章作业和设 备的防护设施不全、设备的安全性能不好等。
8、物体打击
9、碰撞伤害 10、起重伤害 11、职业危害 12、自然危害
第二部分
事故的控制与预防
★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 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隐患泛指 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 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主要分 为以下二 个系统进 行阐述:
港口安全知识培训
港口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点控制及预防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任何一个 环节断链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说要确 保安全生产,就必须从优化系统开始,强化人们的 系统意识,关注协调和配合。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 越细,必然导致在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 岗位与岗位、部门与部门、上下级之间许多交点问 题,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交点,对任何一个交点的漠 视和配合上的失误,就象木桶木板之间的缝隙一样, 都会带来漏水的损失或全局的失败。
5、火灾爆炸
● 输送设备胶带、运输设备的轮胎及各 种电气设备的绝缘物大多属于易燃物,使用 中如果电流过热、开关电闸、接地不良或损 坏,都可能引起明火。陆域范围可能发生火 灾的场所主要是机电设备、物料集聚处、运 输皮带等,维修使用氧气、乙炔及电焊等火 源太近也可能造成火灾甚至爆炸。氧气瓶、 乙炔瓶离得太近造成的爆炸,主要在库房、 运输过程中、铆焊作业现场中发生。
6、车辆伤害
● 港区有大量的车辆运行,存在着发生车辆事 故的危险。主要是车辆较多,顺车作业、倒车作业 交叉,发生碰撞、刮蹭等引起车辆伤害;由于进入 港区时往往路途较远,司机易疲劳驾驶,且进入港 区的车辆大多为大型车辆,车箱较高,载重量大, 易遮挡视线,在码头区向漏斗喂料倒车作业,如后 面有人不注意时易造成人员伤害;遇江边雾天和冰 雪天气路面变滑,若行驶过程中遇道路不平易造成 翻车,这在进入漏斗斜坡附近范围时有可能发生。 堆场、道路范围有架空线,而自卸车顶升卸料后车 箱很高未及时回位,行驶过程挂断架空线。若车辆 驾驶员没有经过培训,或思想麻痹,违章驾驶或车 辆带病行驶等都有可能发生车辆事故。
第三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对策措施
●2、港口企业在生产运行存在起重伤害、车 辆伤害、触电、淹溺和火灾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存在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可能,编制形成以综 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为组 成的应急救援体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 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 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急预案应 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 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 ,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1、安全管理系统
7、作业现场管理:
● 1.氧气、乙炔瓶应按规定放置,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不少于15米); ● 2.趸船作业面上(旧轮胎、钢丝绳)杂物过多,引桥头 淤泥堵塞严重; ● 3.上下趸船通道不畅,有的无通道; ● 4.钢引桥超载运行控制不严; ● 5.夜间生产作业货场照明不充分; ● 6.现场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水手作业时应 穿戴救生衣,禁止穿拖鞋) ● 7.趸船人孔、锚链孔无遮盖,仓内积水严重,船体面板 及侧锈蚀严重; ● 8.码头前沿缺少防护栏; ● 9. 根据季节性变化,应及时做好防寒、防冻、防滑、防 雾、防搁浅、防碰撞工作。
11.2 职业危害—噪声危害
◆ 桥式抓斗卸船机、皮带机作业线等在进行物 料装卸、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生产性 噪声。 ◆ 生产性噪声令人烦躁、讨厌,影响操作人员 情绪,造成工作效率下降。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 能造成人的听觉系统损伤,噪声还能影响操作人 员情绪,掩蔽作业过程中的指挥信号、警示信号, 导致作业人员操作、配合失误,增加了工伤事故 的发生率。
10、起重伤害
●因基础不牢、超能力范围运行等造成 机械翻倒;起吊超过工作载荷或超过运行半 径造成超载;作业过程中的起重机或吊物发 生碰撞;负载从吊索上脱落或起吊过程货物 意外坠落;起重机作业时碰撞(挂)船体、 车辆、人员;作业中吊具、吊索断裂;限位、 升降制动失灵;起重机司机无证操作、酒后 作业、疲劳作业;起重机违章载人。
11.1 职业危害—高低温危害
◆ 我市历年最高气温为40℃,夏天太阳热辐射及周围机械设备产 生的热辐射,会使司机室、巡检等环节的作业人员处于高温作业环 境。当工作场所的高温辐射强度大于 0.7kW/m2 时,可使人体过热, 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变化:①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致使体温 升高(>38.5℃);②水盐代谢出现紊乱,致使酸碱平衡失调;③消 化及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致使动作协调性、准确性差。高温辐射可 导致操作人员中暑或出现热衷竭症状,极易引发事故,应采取相应 的防暑降温措施。
第三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对策措施
●1、企业应在实施项目建设同时,应根 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7号)、《生产 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等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危 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 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三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安全应急救援管理对策措施
●3、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 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 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 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 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救援管理对策措施
下面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部分
码头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
事故的控制与预防
动态生产 过程中 事故隐患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部分 码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淹溺 2、高处坠落 3、触电 4、坍塌 5、火灾爆炸 6、车辆伤害
★ 根据《企业
7、机械伤害
职工伤亡事故 分类》标准, 综合考虑起因 物、引起事故 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伤 害方式等,将 码头危险、有 害因素分为以 下几类:
一、 安全 管理 系统
二、 生产 运营 系统
第三部分
应急救援预案
●港口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 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 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 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11、职业危害
1. 高、低温 危害 2. 噪
声 危害
3. 粉
尘 危害
4. 其它职业 危害
12、自然危害
● 台风季节大风可能引起的船舶翻沉、 装卸机械设备倒塌、装卸设备吊重作业过程 被大风翻倒,可能在码头区发生,大风期间 作业造成人员被砸,主要是在大风时对临时 建、构筑物造成吹倒、造成掉落物品等而人 员被砸等。 ● 码头地处江边,周围地势空旷,雷电 有危害高大机械设备与建(构)筑物安全的 可能性。
4、坍 塌
● 1、若水工建筑物为高桩结构,桩台所承受 载荷及船舶停靠时产生撞击力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可能导致建筑物坍塌、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严重 后果。 ● 2、长江上行驶的其它船舶在港口航道上违 章航行所产生的波浪可能引起本项目船舶进水、倾 覆或锚泊中的船舶相互之间或与码头、水上、水下 建筑物体的碰撞导致的船舶、码头建筑物的损坏。 ● 3、由于河岸受水流的作用,不断地发生着 冲淤变化,河岸发生冲刷时,岸坡有可能发生塌方。 如工程未实时进行防护,没有及时对河道进行观测, 没有对岸坡及码头前沿平台水下进行防护,仍有可 能发生岸坡坍塌。
一、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生产过程中人 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4M1E管理)的 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措施包 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 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 境和条件管理等。
1、安全管理系统
根据我对各港口企业了解的情况,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 面问题(部分是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
● 1、码头工程无设计图纸、无地质勘察资料; ● 2、趸船无船检证书,部分起重设备无质量检验
合格证; ● 3、码头工程无竣工验收报告; ● 4、无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等(港区 道路无交通指示牌、钢引桥及码头平台无限载、限 速标志等警示标志;吊机未见“吊臂下严禁站人”; 趸船上未见“闲人免进”、“禁止垂钓”等安全标 语) ● 5、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无趸船管理制度,安全 巡检制度、隐患整改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等); ● 6、安全投入不足(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