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答案】 B
如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 图,完成第2题。
2.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 mg/kg
【解析】 图示的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符合我国北方盛行风的风向特点,故C项正确;等值线在河流附近没 有明显变化,说明污染程度不会受河流的影响,A项错误;从冶炼厂 向北污染程度递减,而不是递增,B项错误;居民点附近污染物铜含 量等值线值在150 mg/kg与200 mg/kg之间,D项错误。
【解析】 第(1)题,对于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的比较要从总 体情况、具体分布和变化上分别进行比较。气温:从总体上看,图示 区域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具体分布情况是西部偏低值最大,东部偏 低值较小;偏低值由东南向西北增大。降水:从总体上看,图示区域 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具体分布情况是西南部偏多值最大,东部偏多 值较小;偏多值由东北向西南增大。第(2)题,涝灾的成因:首先是 降水多,其次是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春季气温回升后图 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应该是气温较往年偏低、降水较往年偏多、 地形平坦的西部平原地区。
3~4.【解析】 第3题,根据等值线的变化可知,雅安在7 000的 等值线上,昆明小于3 000,两地差异最明显。第4题,西北部为山 区,植被覆盖率高,因而降水侵蚀力小。
【答案】 3.D 4.B
考点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 核心突破 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中最为常见的地理图形之一。判读等值线
图要“六看一分析”,即看图名、看疏密、看走向、看弯曲、看数 值、看特殊,分析原因。
(2016·山西 4 月高三考前质检)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 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读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 3异最明显的是( ) A.攀枝花、贵阳 B.宜宾、巴中 C.成都、重庆 D.雅安、昆明 4.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年降水量少 B.植被覆盖率高 C.山高谷深 D.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1.看图名: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 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 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 等太阳辐射线等。
2.看疏密:等值线稀疏,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等值线 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 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大。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 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对应集训 (2016·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 (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河段,流速最快的是( A )
感悟经典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 淡水资源。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 布。据此完成第1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丙、丁两 地的年平均气温≤-4℃日数明显少于甲、乙两地,故排除C、D;乙 地相对甲地靠近大陆,海水较浅,盐度较小,容易结冰,故海冰厚度 比甲地大,故B正确。
【答案】 1.B 2.B
(2016·江苏盐城南京高三二模)读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 3~ 4 题。
3.图中属于南半球的区域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山脉位于北美东海岸 B.②处寒流仅分布在大陆西岸 C.③地雨区主要出现在锋后 D.④地三条等值线数值相同 3~4.【解析】 第3题,①图中,山地气温低,图上等温线向北 凸起,说明为南半球;②图中洋流为寒流,等温线向水温低的地方凸 起,为北半球;③图中为冷锋,注意指向标与锋面移动的方向,为南 半球;④图中,山地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等值线向北凸起,为北 半球。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①地位于南半球;②为北半球的寒 流,可以在大陆的东岸,也可以在西岸;③为南半球的冷锋,降水在 锋后;④地等值线向北数值减小。 【答案】 3.D 4.C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 上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 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 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 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 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 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图6 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图
感悟经典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 1~2题。
1.该地1月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D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B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②同理可由高压中心的等压线推断出高压脊,由低压中心的等压 线推断出低压槽。
5.看数值 (1)通常情况下,据图中已标注出数值的等值线进行分析,分析 时注意:①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 律(递增或递减),如等高线数值大小可表明该地地势的高低,从数值 变化可判断出该地地势升高或降低的趋势;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的 大小。
【答案】 C
对应集训 (2016·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 图,完成1~2题。
1.对该区域1月等温线走向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 B.纬度 C.海陆 D.洋流 2.A地7月气温可能是( ) A.29℃ B.27℃ C.25℃ D.23℃
1~2.【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1月等温线 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其形成的最大因素为纬度,B项正确。第2 题,根据河流流向可知,A地地势较高,所以夏季气温较低,所以结 合图中信息可知,A地气温应该在26—28℃之间,B项正确。
3.看走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主要受何种因素 的影响。如等高线的走向表明了地形的起伏趋势;等温线大致呈东西 走向表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表明气温主 要受海陆分布影响。
4.看弯曲: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辅助 线法和相关推理法。
(1)辅助线法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 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 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 区(如下图)。
2.等值线的主要类型 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几乎所有可以量化的地理事物都能绘成 等值线图来表现其分布、大小、发展变化等特点。例如:
图1 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 2 某区域等温线图
图 3 欧洲西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图4 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空间分布等值线图
图 5 某区域 7 月晴天出现频率(%)图
1~2.【解析】 第 1 题,对比图中 1959~1969 年与 2000~2009 年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该地 1 月 0℃等温线向北移动。 该地为秦岭山地,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向北偏移即为向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偏移。第 2 题,图中甲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地区弯曲,说 明该地温度比两侧温度低,海拔较高,应为山岭;根据 1959~1969 年与 2000~2009 年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的变化可知,其冬季平 均气温趋于上升。图中乙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地区弯曲,说明该地温度 比两侧温度高,海拔较低,应为山谷;根据 1959~1969 年与 2000~ 2009 年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的变化可知,其冬季平均气温趋于 上升。从图上看,甲、乙两地基本在同一纬线上,由两地等温线的分 布规律可知,甲地海拔应高于乙地海拔,甲地的年平均气温应低于乙 地的年平均气温。
3.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4 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 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 的差异情况。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 区,并说明理由。
把握考向 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中最常见的地理图像之一,以各种等值线, 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地租线等为载体,考查等值线图 的判读。出题频率也比较高,选择题、综合题都会出现。此类型图常 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结合时事热点或地理学科知识,考查等值线的 分布、变化和数值特征以及自然原理和工农业等社会经济活动。理解 等值线的含义和特征,掌握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技巧,是解答各类等 值线问题的关键。
【答案】 (1)图 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 区偏低 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 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 4℃以上。图 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 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 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 1~2 倍。
(2)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范围。如右图中有两条等值线, 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
6.看特殊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 示陡崖,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500米、1 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 000米、3 000米线反映中 山和高原;4 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