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广角镜头的预研报告
产品所需要的监控成像的专用特广角镜头进行了预研,现将预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和技术要求
根据介绍,在开发某游戏设备时,其中需要用到摄像头摄取图象以便进行后续的图象识别。
根据他们的市场定位,希望摄像头安装的位置越低越好,同时保持效果不变。
工作时所需要拍摄的图象如下:
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
1、被摄物整体面范围尺寸:480x480mm;
2、图像传感器:1/4英寸(CMOS),30万像素;
3、镜头离被摄物面的位置:480×480mm面的一侧,离边缘50mm以内,高度为250mm之内;
4、图像清晰度:能分辨物面上1mm的细节;
5、图像校正畸变:无梯形失真,线性畸变小于5% 对矩形网格成像无变形;
6、景深大于5mm,离镜头近的物体与远的物体成像清晰度无差别;
7、镜片个数:3-5片,(含玻璃和塑料两种透镜)外壳为塑料,安装方式为螺纹连接;
8、成品单价:成本低廉,在大规模供货时(每月10K以上),每只镜头成品(包括所有镜
片及外壳)批发单价10元人民币以下。
二、解决问题的几种途径
1.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拍摄画面的话,由于普通镜头视场角太小,同时由于镜头处在被摄面的边缘会产生很大的畸变,尤其是梯形畸变,如下图所示:
2 用倾斜CMOS成像面的办法消除畸变
用普通的摄像镜头对准画面中心,由于镜头光轴和被摄面不垂直,会产生很大的固有畸变,这样的畸变,可以用倾斜CMOS成像面的办法消除,如下图所示:
用这样的办法,虽然能消除畸变,但是由于整个光学系统失去了轴对称,像差校正困
难,造成像面模糊,无法识别细节。
3用传统的球面特广角镜头成像
由于非轴对称的光学系统难于校正像差,所以只有采用轴对称的光学系统的才能解决问题。
所谓特广角镜头,是指视场角超过90度的广角镜头,在设计上有很大难度。
广角镜头的畸变很大,为了消除畸变,镜头往往需要十多片镜片组成(如下图),它的成本很高,无法推广。
另一种消除畸变的球面广角镜头,是对称设计的镜头,从光学理论可知结构对称的镜头可以自动消除畸变。
但是由于本镜头的焦距很小( 约为1~2mm ),对称设计的结果造成后截距很短( 约在0.05mm ),装配调整困难,并且透镜的表面曲率半径很小,在1mm以下,这样小的半径在模具制造和注塑工艺上都十分困难,甚至无法加工,该方案的光学原理如下:
三、非球面特广角镜头的设计分析
按照上述分析,本系统必须是一种新型的非球面的特广角镜头。
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使用光学塑料非球面透镜。
根据目前调查,国内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
为了使所设计的光学系统的光轴能够和被摄物面垂直,必须使视场扩大一倍,并且将成像的CMOS芯片偏轴放置,如下所示:
图中O是镜头的光轴,OA 是被摄面,已知OA=480mm,Lens 到O点的距离为250mm。
由于图像传感器是1/4英寸的CMOS芯片,而该芯片的尺寸3.2x2.4mm左右,也就是说需要将480x480mm物面成像在3.2x2.4mm的CMOS面上,所以该镜头的放大率m就是:m = -2.4/480= -0.005
放大率m前的负号代表系统成倒像。
设物象共轭距为D,D=250mm,根据几何光学上焦距和放大倍率的关系:
f= -Dm/(m-1)^2
所以,镜头的焦距就是: f=250*0.005/1.005^2= 1.238mm
这样的焦距,是非常短的, 因此镜头的视场也非常大,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是:tan w=y”/f
这里w为镜头的半视场角,f是焦距,y是成像面的对角线的一半。
Y = Sqr(2.4^2+2.4^2)=3.394
所以tan w=y”/f = 3.394/1.238=2.741 w =70°
2w =70°
总的视场角已经达到140°,这说明本系统是一个特广角的摄像光学系统。
设计这样的系统有多种方案,经过预设计,作者认为:采用反远摄系统为好。
反远摄物镜也称为广角长工作距离物镜。
普通的镜头,它的工作距离短于焦距,约为0.6-0.8倍焦距左右,由于本系统的焦距很短,只有1.238mm,为了增加它的工作距离,方便安装调整,只能采用反远摄系统的光学结构。
反远距系统的基本结构,采用负正透镜分离的型式,负光焦度的透镜组做为前组,正光焦度的透镜组做为后组,光线经前组发散后,被后组成像在CMOS面上,其大致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普通的反远距系统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至少在5-7片,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将镜片数目控制在3-5片,这样就要采用非球面等最新技术。
非球面和球面最大的区别在于表面的形状。
球面是最简单的二次曲面,标准的二次曲面的方程式为:
其中,c 为表面的曲率(半径所对应的),r 是矢径方向的坐标,k 为圆锥系数。
对于双曲线k 小于–1,对于抛物线k 为–1,对于椭圆k 在–1到0之间,对于球面k 为0。
Z 为光轴方向的矢高。
对于z 而言,标准的二次曲面的最高次数为2。
轴对称多项式非球面可用球面(或标准的二次曲面)再附加高次的多项式来表示。
偶次非球面只用径向坐标的偶次幂来描述。
其表面的矢高由下式给出:
可见,高次非球面比标准的二次曲面多了α 1 、α 2 、α3、
α 4 、α 5 、α 6 、α7 、α8 八个参数,对校正像差就是多了八个自由度,从而可以消除畸变等失真。
但是非球面,尤其是高次非球面的加工是令人棘手的问题。
玻璃非球面的加工成本十分昂贵,无法达到本项目的低成本的要求。
可喜的是,光学塑料非球面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在采用光学塑料非球面技术时,面形陡度是制造工艺成败的关键。
如果表面面形很陡,模具很难加工,注塑也很困难,如下图的结构,第一片用光学塑料非球面,由于表面面形太陡,以至无法加工成形。
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注意面形的加工工艺性。
一般而言,非球面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和光轴垂直线的夹角应该小于60度。
16
8147126105846342212
22
)1(11r r r r r r r r r c k cr z αααααααα+++++++++-+=2
22
)1(11r c k cr z +-+=
为了在设计中控制面形陡度,有必要多采用几片镜片或多用几个非球面,对于本系统而言,采用3个高次非球面是必要的。
采用本方案的理由是:
1.为达到140度的特广角视场和一定的后截距,必须要采用特广角的光学结构形式;
2.为控制成本,必须在光学结构中采用塑料非球面,以减少透镜的片数;
3.在背投式电视光学镜头的设计中,本人对采用塑料非球面透镜消除畸变,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这次通过精心设计,可以达到委托方提出的消除畸变的要求;
4.国内非球面塑料透镜的加工工艺已经成熟,为采用本方案奠定了基础。
预计结果: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并能进行大量生产,满足市场的需要。
加工单位的寻找:
国内非球面塑料透镜的加工单位很多,如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杭州中新光学技术公司,浙江舜宇集团,凤凰光学集团,河南中光学集团,福建厦门玉晶光学公司(台资)等等,他们的模具制造技术,镜片注塑料技术都能达到本设计所需的要求。
加工的周期及成功率:
加工的关键在于非球面的模具制造,其中的型芯需要到境外加工,费用较大,因为具体单位的收费情况不同,每个型芯的加工价格在几千元左右。
总的模具费用在2-3万元左右。
模具的加工周期在两个月左右,试模和出样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按照常规出样以后,得修模1-2次,以达到要求。
只要设计和工艺合理,成功的把握在90%以上。
设计步骤:
1.确定前后组元的光焦度分配;
2.确定前后组元的光学结构和所用的材料;
3.优化各个透镜的结构参数;
4.工艺审查;
5.交甲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