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管理知识)第三章国民生产再生产的核算

(生产管理知识)第三章国民生产再生产的核算

第3章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一、简答题1.试述社会最终产品与企业最终产品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工、农业企业(工厂与农场)自产自用的原材料,对于相应企业总产出的计算分别会起什么作用?3.工农业总产出(C V M ++)中物质消耗C 是过去生产的,本期生产的,或过去本期生产的兼而有之,试说明理由。

4.对比总产出、净产出而言,增加值十分重要且应用广泛,试从增加值的价格构成(1C V M ++)的角度说明其理由。

5.在我国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外资的情况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孰大孰小?为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取得平衡?6.试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净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所能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7.为什么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社会最终产品(含劳务)的完全价值?试从理论上加以阐述。

8.SNA 的中间消耗概念与MPS 的物质消耗概念有何不同?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应如何正确确定其中间消耗。

9.国民产值计算的三种方法――生产法、分配和支出法各有什么特点,不同部门应采取何种计算方法。

10.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再SNA 、MPS 核算体系中各有什么特点和表现。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项中没有纳入生产核算范围的是( )。

A 农民自产自用粮食 B 房屋 C 居民家计活动 D 房屋租赁2.生产核算的国土原则和国民原则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 )属性。

A 常住属性 B 非常住属性 C 基层属性 D 非基层属性3.在生产核算中需要做虚拟核算的是()。

A市场产出 B非市场产出C主要是市场产出,也有少部分是非市场产出D主要是非市场产出,也有少部分是市场产出4.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核算的核心内容是().A、资产负债核算B、国际收支核算C、国内生产总值核算D、资金流量核算5.已知某地区GDP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总值为().A、5600亿元B、3600亿元C、800亿元D、1600亿元6.某地区1996年有关收入分配的统计数据为(单位:亿元):劳动者报酬300,生产税160,生产性补贴160,固定资产损耗80,营业盈余120,则该地区GDP为().A、520亿元B、600亿元C、800亿元D、480亿元7.GDP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之和.A、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C、基本单位D、基层单位8.在生产单位的生产核算中,只能从它生产的()构成上划分中间消耗和增加植.A、产品实物B、最终产品C、产品价值D、劳务9.在生产核算中,生产税除了各种利前税之外,还应包括().A、所得税B、调节税C、奖金税D、增值税10.服务是提供无形产品,其特点是().A、生产和使用同时进行B、可以多次交换C、无法计算产出价值D、无法计算增加值11.在SNA中,拥有资产承担债务,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从事交易的经济实体是().A、物质生产部门B、机构单位C、产业活动单位D、产业部门12.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提供全部使用的货物和服务总量是().A、国内生产总值B、总供给C、社会总产品D、国内生产净值13.一定时期生产产出包括().A、原材料库存价值B、在制品期末期初价值差额C、期初在制品价值D、期末在制品价值14.下列哪项属于收入法增加值的统计内容().A、增值税或营业税B、生活价格补贴C、所得税D、设备普通保养费15.从总供给和总需求出发如何理解出口().A、国外供给B、国内需求C、国外供给和国内需求D、国内供给和国外需求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A、统计在工业总产出之中B、不统计C、统计在建筑业总产出之中D、统计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之中17.新核算体系的生产范围是().A、所有货物的生产B、所有有酬劳动者提供的服务C、所有货物的生产和有酬劳动者提供的服务D、所有货物的生产及营利性服务18.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A、消费品及服务B、用于积累的生产资料C、出口货物及服务D、进口货物及服务19.按产品法计算总产出的部门是().A、工业B、农业C、商业D、房地产业20.生产账户的平衡项目是().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21.产业部门生产账户中的总产出和中间消耗要求().A、都按产品加以分类B、只列总数C、总产出按产品加以细分,中间产品不加细分D、总产出不按产品细分,中间消耗需按产品加以细分2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A、中间产品价值B、总产品价值C、社会最终产品价值D、社会成品价值2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居民消费不包括().A、购买的消费品B、家庭成员自己从事的家务劳动C、购买的各种服务D、获得的实物报酬24.国民总收入不包括().A、生产税净额B、资本消耗价值C、国外净要素收入D、中间消耗25.包含重复计算的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总产出D、国内生产净值三、多项选择题1.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各项构成().A固定资产损耗 B净出口C生产税净额 D营业盈余E劳动者报酬2.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应包含以下各项().A总消费 B总投资 C净进口 D净出口 E期末国家储备3.总产出价值构成().A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B中间消耗C固定资产损耗 D净增加值E出口4.在SNA中机构单位是具有哪些特征的经济实体().A拥有资产 B必须从事物质产品生产C承担债务 D独立从事经济活动产品E独立核算5.在SNA中,采用“常住单位”概念是为了().A区分国内交易与国外交易 B界定交易主体范围C界定生产活动范围 D区分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E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6.保险业总产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A保险费收入与赔金支出之差 B手续费收入C投资净收入 D其他经营项目收入E工资收入7.生产核算中的虚拟交易方法主要用于()核算.A地下经营活动 B自给性生产C不以获利为目的的非市场产出 D非法交易活动E家务劳动8.下列哪些项目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统计之中().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B企业自制设备C体育、文艺活动及其服务 D政府部门活动及其服务E森林、矿藏等资源价值9.服务产出包括().A教育服务 B居民服务C娱乐服务 D国防、治安等安全服务E金融、保险业服务10.每个产业部门的统计范围确定依据是().A行政隶属 B企业生产规模相同C生产产品的同一性 D统计部门规定,无理论依据E生产过程技术的同一性11.企业增加值统计包括().A工业企业增加值 B企业医院服务增加值C职工食堂饮食生产增加值 D职工子弟学校、技术学校增加值E企业房管部门服务增加值1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总产出合计减中间消耗合计 B社会总产品C最终产品价值 D货物和服务生产总值E全部增加值之和13.生产账户包括().A收入分配账户 B生产总量账户C国民资产负债账户 D产业部门综合生产账户E机构部门综合生产账户14.包含折旧在内的指标有().A国民总收入 B国民净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E总产出15.以收入作为其总产出的部门().A农业 B工业C运输邮电业 D餐饮业E其他营利性服务性企业16.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品有().A居民个人和个人社会集团购买的消费品B作为固定资产的产品 C增加储备的产品D出口的货物和服务 E进口的货物和服务17.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有().A劳动者的货币工资 B劳动者的实物报酬C劳动者获得的侨汇收入 D生产税E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18.计入政府和事业单位总产出的项目有().A办公用品支出 B业务用品支出C差旅费及医疗费支出 D基建及转移支出E工资性支出19.不包括折旧项目的有().A国内生产净值 B社会总产出C中间投入产品价值 D最终产品价值E国民生产总值20.国内生产净值的实物构成为().A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B新增的固定资产C用折旧资金替换的固定资产D增加储备的产品E净出口的货物和服务四、计算题1.在下面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中,添入适当的数字,并解释原因(给出计算方法和步骤)。

2.根据给出的资料,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某地区的GDP。

已知:(1)农业总产出为200亿元,其中生产者自产自用部分价值30亿元,中间投入50亿元;(2)工业总产出为60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1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亿元;(3)建筑业总产出为200亿元,中间投入为80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200亿元,中间投入为40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出为200亿元,中间投入为60亿元;(6)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200亿元,中间投入为40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费用总支出为3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经常性支出的10%计算;(8)全地区劳动者报酬总数为70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200亿元,生产补贴为120亿元,固定资产损耗为400亿元,营业盈余为280亿元;(9)全地区总消费价值为1000亿元,总投资为640亿元,外地购入为400亿元,固输出外地为180亿元。

3.某地区2000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为96亿元,劳动者报酬总数为472亿元,生产税为114亿元,生产税补贴为50亿元,营业盈余为282亿元,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为-1.2亿元.试计算该地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4.某地区2000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为亿元;(2)中间投入为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为60亿元;(4)劳动者报酬300为亿元;(5)生产税净额为40亿元;(6)营业盈余为100亿元;(7)总消费为300亿元;(8)总投资为210亿元;(9)出口为80亿元;(10)进口为90亿元。

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5.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作来料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要求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

6.某地区全年农业统计为:农产品粮食产量为103万吨,每吨平均价格为1300元,其余农产品价值8.7万元,林产品价值为3万元,森林培植费用为6万元,畜产品产值为6万元,期初牲畜存栏价值为15万元,期末牲畜存栏价值为17万元,要求计算农业总产出。

7.某地区工商银行男末储蓄存款余额为110亿元,该年度应支出利息10.5亿元,贷款70亿元,该年度利息收入15亿元,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服务费2亿元,投资收益12亿元,其中自有资金投资收益8亿元,要求计算该地区本年度工商银行总产出。

8.某地区教育部门全年支出各种办公、教学材料费用0.53亿元,支付教师、职工工资、奖金和福利性费用1.63亿元,虚拟固定资产折旧0.84亿元,要求计算该地区教育部门本年度总产出和增加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