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是()A.地下水 B.冰雪融水C.海水 D.地表河湖水解析:2 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可能大规模的开采地下水,更不可能淡化海水,利用的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水。

答案:D2. 修建水库的有益之处是()A.天然拦蓄洪水B.人工泄洪分洪C.调节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D.调节径流季节变化解析: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径流季节变化。

答案: D3. 读表格,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解析: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

答案: B第 1 页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度数、河流位置以及政区图省界形状,可以判断A平原是宁夏平原,它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发展农业必须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

答案: C5.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主要位于()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解析:目前,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最短缺。

从干湿区来划分,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区。

答案:C6. 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需要保护的水资源是()A.冰川水B.河流水C.深层地下水D.大气水解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三种水体也最容易被污染。

答案: B7.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

据此完成下题。

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A.冰川融水B.河流水C.湖泊水D.深层地下水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湖泊多咸水湖,无法直接利用,河流水补给也主要依靠冰川融水。

答案: A8.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因素来衡量()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解析:本题考查对水资源概念的理解。

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而世界上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径流量。

答案: C9. 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兴建水库B.节约用水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解析:题考查对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的理解。

兴修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防止旱涝灾害。

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对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矛盾的作用不明显。

只有跨流域调水,才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答案: D10.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解析: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 D11. 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第 3 页解析:大型水电工程不能改变年降水量,也就不能改变年径流量,但可以拦蓄泥沙。

库区水位提高补给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答案: D12. 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益减少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现象加剧解析:从注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大量引水灌溉,是造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B13.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使很多水资源白白流失,为使其更充分地得到利用,采取的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蓄水C.改变降水方式D.发展节水农业解析:华北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修水库可以在丰水期储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水量的多少。

答案:B14. 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大水漫灌,解决灌溉区农业用水B.提高水费计收标准,推广水稻种植C.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D.严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律用地下水解析:靠科技,节约、高效用水。

答案:C15.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减轻长江的水污染状况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沿京杭运河,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情况。

答案:A16.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D.冰雪融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解析: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利用最方便,其他水体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开发利用不太方便或者成本较高而未被普遍使用。

答案: A17.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人类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B.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面积植树造林,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D.对地表径流和水汽输送施加影响解析: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应该植树造林;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我们应该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分布的时空不均。

答案:C18. 下列水资源,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是()A.冰川B.内陆湖泊C.深层地下水D.浅层地下水解析:以上四种水体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是浅层地下水。

答案: D第 5 页19. 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于南方更为短缺,根本原因在于( )A.降水量少,用水量多B.降水量少,水循环活跃C.降水量多,用水量大D.北方河流少于南方解析: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比南方地区少。

而且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答案:A20. 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解析:跨流域调水是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修建水库是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

答案:C二、 非选择题21. 图3.21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3.21(1)R 1 和R 2 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 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会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 1 、R 2 河水灌溉会对L 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解析:通过经纬网可判断出该平原是图兰平原,湖泊是咸海,两条河流分别是锡尔河和阿姆河,属内流河,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

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若不合理地垦植土地,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若不合理灌溉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

第(5)题在“案例探究”中已作过分析。

根据成海及周围地区环境的变化,很容易想到盐尘的两种来源。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2)风(风力)(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人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3)据报道,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上海市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比欧洲、日本等国还多 20升。

35.8%的市民不知道这一情况;9.1%的市民认为,上海有黄浦江作为水源,水费相对便宜,用水并不紧张。

作为一个上海市民,请根据资料对上海地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解析:做这类题必须仔细领会所给题材的意思,再结合平时所学内容作答。

从图上信息可知,图中有一经纬网地球,可见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什么问题?再仔细观察可知,一个人在拼命地旋转水龙头,一圈又一圈,满头大汗,可是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很少,仅两滴,却花了四滴汗,这说明了水资源相当缺乏。

由此得出主题全球水危机。

根据平时所学内容就可答出原因。

第(2)题,注意要答两方面,“时空分布”既包括时间分布又包括空间分布。

第(3)题,结合身边的问题出题,我们应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上海市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这是答题关键。

答案:(1)全球水危机(全球水荒;全球水资源紧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2)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3)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