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五年制大专)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专业学生在入学一年级、二年级两学年的公共必修课。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它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一层次,它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和项目内容,注重实际案例在教学中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工学结合”的理念结合现代社会工作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中计算机的一些实际应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大量的应用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教师分析任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教师详细讲解“任务实现”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后进行“效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的理念从学校、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办公”的实际工作出发,针对培养目标选取了六个项目,按照“学习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办法----操作过程-----效果展示”的过程,带领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以学习情境为基础,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7的使用方法和属性设置方法。

⑶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⑷熟练掌握用因特网(Internet)搜索网络资源和享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⑸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中文录入方法。

⑹熟练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进行图文编排的方法。

(7)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⑻熟练掌握使用软件PowerPoint进行创建、编辑演示文稿的方法。

(9)熟练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上机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培养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1.《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Internet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掌握中文Windows 7的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Excel 2007和PowerPoint 2007的使用。

熟练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2.教学方法: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可采用讲授法、教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范例教学法等。

3.教学途径:科学设计教学方案(1)注重教学设计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熟悉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和教学环境、分析教材、设计教案、收集信息、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等。

(2)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信息技术教师要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模块化强的特征,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

通过精选并组织教学单元中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事件,将教学单元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统筹安排,在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教学任务。

(3)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学定教,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评价等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重整合型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教学单元的整体结构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既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防止陷入纯粹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5)注重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提倡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间互相交流教学设计方案,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教师再对原有教学设计方案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方案。

(6)注重教学设计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必须形成电子文档(参考样式附后),教学需要的素材、课件等可以合作开发,并通过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和互联网实现共享。

4..教学手段: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实训课”教学模式,不再区分理论课和实训课,将教学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把讲和练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要提倡“精讲多练”和“边讲边练”的教学形式,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信息时代创新人才必需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②任务驱动及推广案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授课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尽可能使用专业教学中的素材开发教学案例提出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问题让学生解决。

五、教学模块以教师指导下的活动体验、训练实操两条路径相互渗透,强调理实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业与职业相结合,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计算机基本知识与网络与安全第二模块是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模块是Word 2007第四模块是Excel 2007第五模块是PowerPoint 2007第六模块是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六、教学课时分配七、评价建议(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多元评价法:以过程性考核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制;其中,课堂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10%);平时成绩(50%):五次以上平时作业或小测成绩;期末考试(40%):期末上机操作考试;参考平时表现给予适当加分。

(二)评价标准八、课程资源一、核心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 Office 2007)》(邢铁申 (作者, 编者),冯冰(作者, 编者))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二、辅助教材1.王菁、孙岩等主编.《Office 2007办公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三、学习工具(一)软件需求:要求均支持WIN7 64位操作系统1.Microsoft office 2007版本Word、Excel、PowerPoint。

2.A dobe Photo shop CS 5以上版本3.威力导演10(CyberLink Power Director Ultra 10)4.V egasPro125.格式工厂(Format Factory)6.暴风影音5(二)极域2010版WIN7版教学软件(三)机房计算机系统还原软件和网络同传功能四、机房设计机房按照7行8列的标准布局,每班课最多可容纳56人。

课程内容模块一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安全重点:信息的概念、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的使用、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杀毒难点:电子邮件的使用一、教学目的1.清楚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

2.掌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杀毒。

3.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计算机基本知识3.计算机系统组成4.计算机网络基础5.搜索引擎的使用6.电子邮件的使用7.计算机操作安全8.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与防治9.杀毒软件的使用杀毒软件的使用三、作业练习1.搜索计算机病毒相关文章并发送到教师邮箱2.对自己使用的学生机进行杀毒模块二Windows7操作系统重点:、Windows7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指法难点:正确的指法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程教学,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Windows 7的基本操作2.学习打字正确的指法和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Windows 7简介及基本操作2.Windows 7的文件、程序管理3.Windows 7的附件程序:记事本、画图4.指法练习与汉字输入三、作业练习1.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建立、复制、移动、剪切等)2.使用画图软件画图3.打字练习模块三 Word 2007重点:文档的格式、图文混排、表格处理难点:图文混排、表格处理一、教学目的1.掌握word2007文档的格式、图文混排、表格处理。

2.掌握使用电子文档学习、展示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Word2007基本界面及操作2.创建、保存文档3.输入、选定文本4.复制、移动和删除文本5.查找和替换6.字体格式7.字符、段落、边框的格式8.分栏排版9.创建、编辑、美化表格10.文本与表格的转换11.页面设置12.打印预览13.自选图形14.图文混排三、作业练习1.对一篇文章进行复制、选定、移动以及文字格式的练习。

2.设计一张贺卡或个人简历封面3.制作课程表或个人简历信息表4.上机实操:制作一份电子小报模块四 Excel 2007重点:表格的创建、公式与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与打印难点:函数的使用一、教学目的1.掌握Excel2007表格的创建、公式与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与打印。

2.掌握使用电子表格创建、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Excel2007基本界面及操作2.工作簿、工作表3.编辑单元格,单元格类型4.数据的自动填充5.数据有效性6.公式法的使用7.SUM、AVERAGE函数的使用8.MAX,MIN函数的使用9.RANK函数的使用10.COUNTIF函数的使用11.数据的筛选与排序12.图表的使用13.页面设置14.打印预览三、作业练习1.制作个人信息登记表2.在登记表中制作下拉菜单3.上机实操:制作成绩表并计算4.对成绩表进行总分、平均分、综合分,排名等的计算5.对成绩表的综合分使用排序、排名6.图表的练习模块五 PowerPoint 2007重点:掌握PPT2007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格式与美化、放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