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14
亚洲金融危机源于房地产和股 市泡沫的破裂,本次金融危机则 是美国房地产和基于房地产抵押 贷款的金融衍生品泡沫破裂而引 发的。两次危机的危害程度有目 共睹。一旦我国房地产和股市泡 沫化,其危害同样难以估量。
15
(2)通胀预期增强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恢复上涨趋势, 对国内粮价上涨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部
余斌 2009年 9月
1
提
纲
增强 要
1、经济回升的表现与动力 2、资产价格上涨,通胀预期
3、三种可能的前景 4、推进改革、调整至关重
2
2008年经济总量: GDP:30.067万亿,增长9%
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9451:1 约合4.33万亿美元(日本4.9万亿美元)
财政投资力度大。2009年中央投 资安排9080亿元,新增4875亿元,目前半 数以上已有序下达。货币供应快速增长。 上半年广义货币增长28.5%,新增贷款上半 年累计7.37万亿(7月新增3559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 政府-项目、财政-资本金、银行-贷款), 及时、有效地扩大了国内需求,弥补了外 需大幅度下滑形成的需求缺口。
9
(3)社会投资开始回升
有效促进社会投资增长,既是政府 增加投资希望达到的目的,也是经济持续回 升的重要基础。
具有标志性的是房地产和汽车两大主 导产业销售增长加快,投资回升。7月份,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7.6%。库存消化 加速,投资增长逐月加快,7月份增幅从1-2 月份的1%提高到19.6%。7月份,汽车产、销 分别增长51.6%和32%。
8
(2)消费需求增速提高
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 会影响居民的就业与收入预期,消费增速将 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2%,扣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8.11%,为历史最高增幅。
这表明,在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居 民消费受短期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只要政 策调整得当,居民消费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很 大。
(4)世界主要国家实体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 场初级产品价格徘徊在相对较低水平。 12
最近,国内股指连续上扬。上证指数 从2008年10月28日的1665点上涨到最高 3400多点,上涨了一倍。部分城市房地 产价格在回调不充分的基础上再度反弹 ,土地成交价屡创新高。
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回暖,既有经济形 势好转、投资信心增强、刚性购房需求 逐步释放等正常因素,也是在通胀预期 增强后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的反映 。
经济增长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经 历了连续7个季度下滑以后首次反弹。
2007年:13%、13.8%、13.4%、 11.8%
2008年:10.6%、10.1%、9%、6.8%
2009年:6.1%、7.9% 5
2007-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
6
30年年度经济增长
7
(1)政府投入力度大,政策执行力强
11
2、资产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增强
1—7月份 CPI、PPI同比分别下降1.2%和6.2% 。
这种通货紧缩状态将延续到年底。
(1)上年基数较高(2008年8月PPI上涨10.1%);
(2)产能普遍过剩、夏粮连续第6年丰收,供给 能力增强;
(3) 经济低迷时期货物周转速度减慢、资金占 用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存在 上涨压力,输入型成本推动压力也在增强 ;
国内经济回升后货物周转加快、货 币流通速度提高;
生猪价格、生产再次大幅波动,将 推动食品价格上涨。
16
(3)输入型成本压力
我国等新兴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 景,预示着初级产品中长期需求旺盛,价格 上涨趋势难以改变;
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标价和交易,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欧政府为救市大量注 入流动性,美元贬值预期不断增强;
国际投机资本会借助需求增长和美 元贬值预期,再度大肆炒作初级产品期货价 格。
17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
以石油为例: (1)世界经济增长所决定的能源需求
非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50%, 能源需求增长的90% (2)欧佩克(OPEC)产能调整 (3)石油储备(商业储备和政府储备) (4)美元汇率 (5)国际投机资本炒作
13
(1)资产价格上涨
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国际资本通过各种 渠道再度涌入;
信贷规模快速扩张,而实体经济领域面 临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经济效益滑坡(1-7 月全国22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 下降17.3%)等,投资意愿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信贷资金没有直接 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也会间接推动社会 资金大量涌入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再度 泡沫化。
——一方面,外部需求下滑的压力依然很大,并
将延续较长时间,使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
矛盾凸现,对工业和经济增速回升形成较大制
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缺乏应对危机、克
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国家政策支持对企
业和经济发展还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4
1、经济回升的表现与动力
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政 策效应逐步显现,扩内需、保增长取得积 极成效。经济运行在一季度初步企稳的基 础上,积极因素增多,回升态势明朗。
18
3、三种可能的前景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看,政府增加 投资、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市场驱动的投资开始回升,消费需求增速 提高。这是3月份以后在外需持续、深度滑坡 的情况下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拉动力量。
2009年可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8年底总人口:13.2802亿
人均GDP:22640元,约合3260美元 十一五末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入
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3
家宝总理8月22-24日在浙江调研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向好,但不稳定、不确定时期,经济回升 的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决不能盲目 乐观;
10
(4)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1—7月份,出口下降22%。 1—7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同
比分别增长-17.5%、-25.7%、-17.1%、22.6%、-26.4%、-21.4%、-23%。
但剔除价格因素后,实物量降幅相 对较小。在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的背景下, 我国出口产品占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 不降反升。保出口企业生产能力和国际市 场份额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