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地—税务筹划学第4版章后案例参考答案

盖地—税务筹划学第4版章后案例参考答案

税务筹划学(人大版)2016-4章后案例参考答案第1章案例分析题案例1:这种转让安排,转让方出于未来税制改革公司所得税税率的下降,并希望通过获得贷款的方式,延期获得出售对方公司所有权的所得,以此来降低其在当下可能要支付的所得税。

收购方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对旗下农用化学品板块进行整合,做大做强,这明显利好其所控股的三家农化类上市公司,不排除中国化工对旗下农化类板块公司的整合上市可能。

并且有可能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案例2:苹果公司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和地睡去避税法进行避税。

苹果公司之所以选择在爱尔兰“收钱”,其中一个原因是爱尔兰是欧盟国家,爱尔兰与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的交易,免缴所得税。

同时,爱尔兰的企业所得税非常低,只有%,远低于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

不仅如此,苹果为爱尔兰在科克郡环保区建了一座玻璃墙环绕的工厂,而爱尔兰政府以苹果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为由,为苹果提供税务减免的优惠条件。

据统计,2011年,“苹果国际销售”为220亿美元的销售额仅支付了1千万美元的所得税,税率仅为%。

爱尔兰的税率尽管已经够低,但世界上还有免税的地方,那就是像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之类的“避税天堂”。

为了尽可能地少缴所得税,苹果要把大部分营收以成本最低廉的方式转移到避税天堂去。

爱尔兰恰好又提供了向避税天堂转移营收的独特通道。

根据爱尔兰独特的税法,即使是在爱尔兰注册的公司,只要其母公司(控制权)或总部(管理权)设在外国,就被认定为外国公司。

案例3:根据美国国会调查报告,自 1997 年开始,毕马威便以“积极的市场策略”营销其避税产品服务,共计给 350 位左右的富豪提供了服务,并赢得大约亿美元的赢利。

毕马威推销的四种避税产品包括债券相关发行溢价结构、外国杠杆投资项目、离岸投资组合策略等。

美国国会调查促使毕马威于 2005 年 6 月 16 日公开承认,其部分前合伙人在税务服务上有不法行为,滥用规则、利用税务漏洞为客户营销避税产品,造成美国国库约 14 亿美元的损失。

同年8月26日,毕马威公开承认向客户出售“恶性避税”服务,并同意支付亿美元。

涉案的8名前税务合伙人和1名律师受到起诉,至此,毕马威事件尘埃落定。

毕马威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重新审视税务筹划与避税的界限。

第二章企业筹资的税务筹划案例一参考答案三种方案的投资利润率如下表所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负债筹资比例的提高,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呈递减趋势(从250万元减至210万元,再减至130万元),从而显示负债筹资具有节税的效应。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丙方案是最佳的纳税筹划方案。

案例2参考答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向银行借款的利息高于商业票据的利息和费用的总和,所以起到了一定的抵税作用,但由于过高的利息抵消了抵税的效果,所以最后的税后利润反而下降。

因此,实务中应综合考虑利息、费用支出的大小和其抵税效果之间的差距,才能找到最优方案。

案例3【案例3】款期限5年,年利率10%,假定该企业的年投资收益率为15%。

在贷款时,银行方面提供了以下还本付息方案:方案1:期末一次还清全部本息;方案2:每年支付利息200万元,到期一次性支付本金及利息2 200万元;方案3:每年偿还等额本息万元。

要求:分析三种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参考答案:第一种方案:期末一次还清全部本息表2-3 期末一次还清全部本息法下的现金流单位:万元第三种方案:每年偿还等额本金和利息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节税额最大,但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最差的,企业最终所获利润低,而且现金流出量大,因此是不可取的。

第三种方案尽管使企业缴纳了较多的企业所得税,但其税后收益却是最高的,而且现金流出量也是最小的,因此,它是最优的方案。

第二种方式是次优的,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小于第三种方案,但大于第四种方案。

长期借款筹资偿还方式的一般原则是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尽量避免一次性偿还本金或者本金加利息。

案例四参考答案:如果该企业从第二年开始贷款,加上贷款利息的支出,该企业第二年度将亏损15万元,第三年度将亏损5万元,第四年度将实现盈利5万元,弥补亏损后没有盈利,第五年盈利20万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还盈利5万元。

该企业第一年应纳企业所得税35×25%=(万元)。

第二至第四年度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年度缴纳企业所得税5×20%=1(万元),按最新政策,还可以减半征税,实际应纳税额1×50%=(万元)。

如果将企业贷款提前到第一年度,则该企业第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将变为30万元,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应纳税额为30×20%=6(万元),享受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为3万元。

第二年度亏损15万元,第三年度亏损5万元,第四年度弥补亏损后没有盈利。

第五年度弥补亏损后盈利10万元,应纳税额=10×20%=2万元,减半优惠后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1万元。

纳税筹划减轻税收负担:+=(万元)。

案例五参考答案第3章企业投资和退出的税务筹划案例一:某企业有闲置资金500万元。

已知:当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国家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利率为3%,国家发行的三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年利率为4%。

高。

案例二:某企业现在A、B两个项目可以进行投资,投资所得的税前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假设该项目A适用15%的所得税税率,项目B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贴现率为10%。

除此之选择项目A。

案例三:某食品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规模,生产精美糖果或糕点,有甲、乙两个项目可选,据调查测算,甲、乙项目的投资和税前利润(未扣除折旧额)情况如下表所示:税税率,项目乙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预期报酬率为10%。

选择项目甲。

第4章案例分析题答案1、方案1:双方签订的是购销合同,A公司应交增值税=50÷(1+17%)×17%=万元;方案2:双方签订的是代销合同,A公司应交营业税=50×5%=万元。

因此,方案2为A公司更节税。

2、方案1:商品八折销售:(1)增值税=100×5÷ (1+17%)×17%-65×5÷ (1+17%)×17%=-=(元);(2)城建税=×7%=(元);(3)教育费附加=×3%=(元)。

三项合计应纳税=++=(元)(4)企业所得税:利润额=100×5÷ (1+17%)-65×5÷(1+17%)--=(元)企业所得税=×25%=(元)(5)税后净利润=-=(元)(6)税金合计=+=(元)方案2:附赠赠品(1)销售商品增值税=500÷(1+17%)×17%-65×5÷ (1+17%)×17%=-=(元);赠送40元的商品视同销售,应纳增值税:40÷(1+17%)×17%-26÷(1+17%)×17%=(元);合计增值税=+=(元)(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0%=(元);三项合计应纳税:+=(元)。

(3)企业所得税:会计利润=500÷(1+17%)-65×5÷(1+17%) -26÷(1+17%)-=(元)应税所得额:买一赠一是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但在所得税计算中不属于无偿捐赠,不按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处理。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元)企业所得税=×25%=元(5)税后净利:-=元(6)税金合计:+=(元)方案3:返还现金,不得抵减应税收入。

(1)销售100元的商品增值税:=500÷(1+17%)×17%-65×5÷ (1+17%)×17%=-=(元)(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0%=(元);三项合计应纳税:++=(元)(3)企业所得税:利润额=500÷ (1+17%)-65×5÷(1+17%)-40--=(元)企业所得税:[500÷ (1+17%)-65×5÷(1+17%)--] ×25%=×25%=(元)(4)税后净利:-=元(5)税金合计:+=(元)〖分析〗在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一的税后净利最多,上缴的各种税金最少,所以方案一最优。

但若商场想出尽库存或滞销商品,则可能选择其他方案。

3、若保持现状,该制药厂全年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0-80×200÷(200+8001)=64万元,该制药厂该年度应交增值税为800×17%-64=72万元。

若购入货物用于抗菌类药物的进项税额高于64万,那么单独设立一家制造厂对于该制药厂而言也就意味着可以多抵扣进行税额,增值税的税负会降低。

第5章案例分析题1假定800万元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案例1A公司自2009年1月1日开始筹建。

2009年2月从国内供应商购进机器设备585万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款85万元。

A公司2009年3月开始生产时还没有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预计2009年5月可以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分析要求:结合现行税收法规,A公司购进该设备应如何进行税务筹划?案例分析:2009年2月,A公司购买固定资产尽管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由于当时还没有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可以抵扣。

A公司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应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按照税法不低于10年折旧,通过折旧每年少缴企业所得税万元(85÷10×25%),该企业税收上的损失为:85万—万×10=万元。

节税的筹划方式: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在设立时,一般多会遇到上述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避免税收上的损失。

1.尽快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设备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后购买根据国税发[1994]59号文、国税发明电[2004]37号文规定,除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以外的企业,都可以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如果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时及时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在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之后采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

2.部分设备可以暂时租赁使用,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之后再购买企业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前,如果必须使用部分固定资产,对于可以租赁使用的,可以考虑先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入设备。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之后再自己购买固定资产。

3.购买固定资产时签订赊购合同,推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间赊购设备,可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时间推迟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后,以抵扣进项税额。

A公司自2009年1月1日开始筹建。

如果2009年2月,A公司与设备供应商签订赊销合同,约定设备款于2009年6月30日一次性全额支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