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 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批准。
责任· 规范
11
公文的种类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责任· 规范
12
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
责任· 规范
17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准确表述,简明生动
用语准确、简明、生动是公文对文字表述的基本要求。 准确就是指表达方式正确,适合公文特点;表达效果 不走样,准确、规范。 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洁、明确。以最经济的语言表达 最丰富的内容。 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波,语言不枯燥乏味,不 呆板,使人看了觉得有生气。
(一)确立主题,明确目的
发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可解决这些问题? 发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意图?
责任· 规范
25
主题的提炼
一、熟悉上情、掌握下情
熟悉上情:熟悉当前的形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 政策;熟悉行业改革发展方向、总体部署和要求; 熟悉领导意图和目的。
33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
☆常用公文
※通知 ※请示 ※报告 ※函
责任· 规范
34
☆通知的基本写作方法
1.含义: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 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 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命人员。 2.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2)主送机关。 (3)正文,写明制发通知的根据与目的、通知事项。 (4)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15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实事求是,讲求时效
公文是机关单位办事的依据和推动工作开展的工 具,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文件内容必须从工作的 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时效即撰制公文要及时,做到快办快发,不允许 迟缓拖延、贻误工作。发文如果成了‚事后诸葛亮‛ 就起不到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作用。当然,快 也要有原则,决不能为快而快。
承转词:‚据此‛、‚故此‛、‚基于上述‛、 ‚综上所述‛ 时态词:表明时间、空间界线的词。如:‚目前‛、 ‚当前‛ 结尾词:‚特此报告‛、‚特此函复‛ 责任· 规范
22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
情况属实,用语真实确切,准确表述意图,是 非清楚,界线分明,褒贬适当,不生歧义,语 序合理,符合逻辑
责任· 规范
6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把好公文的质量关和审核关。各县级 局(公司)、市局(公司)各部门负责公文写 作的人员加强对公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使起草 的公文做到内容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语言简练、文种得当和体例规范。各县级局 (公司)综合管理部要认真负责地对本单位的 公文进行审核、把关,市局(公司)各部门主 要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地对本部门草拟的公文进 行初文办理流程.doc
发文办理流程.doc
责任· 规范
4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执行“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 外正式行文”的规定。市局(公司)各部门的 发文内容仅限于与本部门的业务密切相关的具 体事项,且只能对各单位相关部门行文,不得 向各单位行文。市局(公司)不得直接向省局 (公司)业务部门行文,各县级局(公司)也 不得直接向市局(公司)业务部门行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公文办理的流程和规则
公文写作概述
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常见病例解析
责任· 规范
2
一、公文办理的流程和规则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两部分。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 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印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 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 发等过程
责任· 规范
13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指的是公文的起草工作,它是机关 单位制发公文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公文撰写如何, 对于保证公文的质量和发挥公文效用,都有着很大 的关系。 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句稳词妥,通体通 顺,让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所说的是什么‛ ——叶圣陶
责任· 规范
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责任· 规范
18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公文的语言要求
简明 言简意明: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明确的意思; 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大的信息量。
责任· 规范
19
怎样做到简明
对所写的对象调查清楚,理解透彻,思路清晰 使用概括性语言,善于归纳概括,不描述事务 的细枝末节 开门见山,直述不曲,不说空话、套话 善于用数字简化文字表述 善于用增加附件的方式,简化正文
责任· 规范
16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内容的组织安排、谋篇和布局。 它的作用是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将材料有主次、 有步骤地组织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有 机整体,为传达发文者意图服务。 一般说来,公文总体结构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行文 根据和目的(开头);具体事情或事理(主体);对 事情、事理的态度和要求(结尾)。
根据第二层框架每一个标题的中心思想确定所要 写的内容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责任· 规范
31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四)撰写初稿,征求意见
草拟公文要根据公文的内容、文种格式、行文对象、行文 规则和写作要求,按照提纲所列顺序,紧扣主题来写。 撰写时应做到: 1、观点鲜明,材料得当; 2、字句简练,表述清楚。
责任· 规范
9
公文的种类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发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 隶的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 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命人员。
责任· 规范
10
公文的种类
责任· 规范
36
☆通知的基本写作方法
3.几类常用通知的撰写要求 (2)转发公文的通知。为有效贯彻上级机关的指示与规 定,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 机关转发。转发的目的在于明确被转发公文在本系统 贯彻实施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执行的要求。 撰写这类通知,可以简要文字写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 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如‚请依照执行‛,也可以 结合实际,对收文单位提出如何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 见。
对某些业务性、事务性文件,可采用表格化的形 式,使内容标准化
责任· 规范
20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公文的语言要求
庄重
用语严谨规范,不用粗俗的语言,不生造词语 不用口语、方言,不滥用简称。
责任· 规范
21
怎样做到庄重
① ② ③ ④

领序词 依据性:‚根据‛、‚按照‛、‚遵照‛、‚接‛ 回复性:‚悉‛、‚收悉‛、‚谨悉‛ 致意性:‚获悉‛、‚兴悉‛、‚惊悉‛ 表述制发文件理由的:‚鉴于‛、‚由于‛、‚为‛
三、确立主题后要用“三个是否符合”来检查
1、是否符合当前形势 2、是否符合领导意图 3、是否符合单位实际
责任· 规范
28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二)收集材料,调查研究
公文材料,主要包括精神依据和事实情况两个方面。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 上级的文件等;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简洁引用的。 对‚上情‛的收集:多看报、多读书、多阅读文件; 对‚下情‛的收集:勤看、勤听、勤想。 材料的选择:一要真实;二要准确;三要典型,有代表 性和说服力。
责任· 规范
5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执行公文统一归口报送制度。各单位 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负责接受行业 内外发往本单位的公文和以本单位名义制发的 公文报送工作。各单位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收发 文登记制度,做到当日登记、当日分办。市局 (公司)各部门上报省局(公司)的文件,要 先由办公室登记、编号、打印、拟稿部门校对 无误后,再由办公室报送至省局(公司)办公 室处理,不得直接寄至省局(公司)有关部门。 市局(公司)各部门通过其他渠道接收的主送 市局(公司)的公文,应及时移交市局(公司) 办公室统一登记和分办。
(一)主题突出,观点正确
公文的主题在表述上应做到突出、单一。
突出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接叙事,不含蓄委婉。 要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处理问题的 意见、决策和结论等,都必须观点鲜明、开卷见旨。 单一就是要主旨单一、一目了然。公文写作要 ‚一文一事‛,全篇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高度集中, 写深写透。
责任· 规范
29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三)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公文的标题; 2、公文的开头和结尾; 3、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4、衔接、转换、过渡和照应。
责任· 规范
30
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
根据主题思想来确定第一层框架
根据第一层框架的每一层次的中心思想确定第二 层 框架
责任· 规范
32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五)润色加工,修改定稿
一是检查立意是否明确,文稿是否体现领导机关的意 图和发文目的,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是否清楚。 二是检查观点是否正确和鲜明,基本理论是否站得住 脚,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是检查材料是否可靠,文稿的情节、事例是否符合 实际。 四是检查结构是否完整、严谨,公文各部分的比例是 否匀称和谐,相互照应,形成有机整体,层次、条理 是否分明,是否紧扣主题,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五是检查语言是否准确、清晰,有无语法错误,有无 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责任· 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