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 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批准。
责任· 规范
11
公文的种类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责任· 规范
12
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公文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
责任· 规范
17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四)准确表述,简明生动
用语准确、简明、生动是公文对文字表述的基本要求。 准确就是指表达方式正确,适合公文特点;表达效果 不走样,准确、规范。 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洁、明确。以最经济的语言表达 最丰富的内容。 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波,语言不枯燥乏味,不 呆板,使人看了觉得有生气。
(一)确立主题,明确目的
发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方可解决这些问题? 发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意图?
责任· 规范
25
主题的提炼
一、熟悉上情、掌握下情
熟悉上情:熟悉当前的形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 政策;熟悉行业改革发展方向、总体部署和要求; 熟悉领导意图和目的。
33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
☆常用公文
※通知 ※请示 ※报告 ※函
责任· 规范
34
☆通知的基本写作方法
1.含义: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 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 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命人员。 2.结构: (1)标题,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2)主送机关。 (3)正文,写明制发通知的根据与目的、通知事项。 (4)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
15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实事求是,讲求时效
公文是机关单位办事的依据和推动工作开展的工 具,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文件内容必须从工作的 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时效即撰制公文要及时,做到快办快发,不允许 迟缓拖延、贻误工作。发文如果成了‚事后诸葛亮‛ 就起不到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作用。当然,快 也要有原则,决不能为快而快。
承转词:‚据此‛、‚故此‛、‚基于上述‛、 ‚综上所述‛ 时态词:表明时间、空间界线的词。如:‚目前‛、 ‚当前‛ 结尾词:‚特此报告‛、‚特此函复‛ 责任· 规范
22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
情况属实,用语真实确切,准确表述意图,是 非清楚,界线分明,褒贬适当,不生歧义,语 序合理,符合逻辑
责任· 规范
6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把好公文的质量关和审核关。各县级 局(公司)、市局(公司)各部门负责公文写 作的人员加强对公文写作知识的学习,使起草 的公文做到内容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语言简练、文种得当和体例规范。各县级局 (公司)综合管理部要认真负责地对本单位的 公文进行审核、把关,市局(公司)各部门主 要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地对本部门草拟的公文进 行初文办理流程.doc
发文办理流程.doc
责任· 规范
4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执行“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 外正式行文”的规定。市局(公司)各部门的 发文内容仅限于与本部门的业务密切相关的具 体事项,且只能对各单位相关部门行文,不得 向各单位行文。市局(公司)不得直接向省局 (公司)业务部门行文,各县级局(公司)也 不得直接向市局(公司)业务部门行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座
公文办理的流程和规则
公文写作概述
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常见病例解析
责任· 规范
2
一、公文办理的流程和规则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两部分。
收文办理指对收到公文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 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印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 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 发等过程
责任· 规范
13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指的是公文的起草工作,它是机关 单位制发公文的第一个工作环节。公文撰写如何, 对于保证公文的质量和发挥公文效用,都有着很大 的关系。 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句稳词妥,通体通 顺,让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所说的是什么‛ ——叶圣陶
责任· 规范
14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责任· 规范
18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公文的语言要求
简明 言简意明: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明确的意思; 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大的信息量。
责任· 规范
19
怎样做到简明
对所写的对象调查清楚,理解透彻,思路清晰 使用概括性语言,善于归纳概括,不描述事务 的细枝末节 开门见山,直述不曲,不说空话、套话 善于用数字简化文字表述 善于用增加附件的方式,简化正文
责任· 规范
16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三)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内容的组织安排、谋篇和布局。 它的作用是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将材料有主次、 有步骤地组织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有 机整体,为传达发文者意图服务。 一般说来,公文总体结构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行文 根据和目的(开头);具体事情或事理(主体);对 事情、事理的态度和要求(结尾)。
根据第二层框架每一个标题的中心思想确定所要 写的内容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责任· 规范
31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四)撰写初稿,征求意见
草拟公文要根据公文的内容、文种格式、行文对象、行文 规则和写作要求,按照提纲所列顺序,紧扣主题来写。 撰写时应做到: 1、观点鲜明,材料得当; 2、字句简练,表述清楚。
责任· 规范
9
公文的种类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发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 隶的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 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命人员。
责任· 规范
10
公文的种类
责任· 规范
36
☆通知的基本写作方法
3.几类常用通知的撰写要求 (2)转发公文的通知。为有效贯彻上级机关的指示与规 定,各机关需要将上级机关的公文用通知向所属下级 机关转发。转发的目的在于明确被转发公文在本系统 贯彻实施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执行的要求。 撰写这类通知,可以简要文字写明所转发公文的制发 机关、标题与执行要求,如‚请依照执行‛,也可以 结合实际,对收文单位提出如何贯彻执行的指示性意 见。
对某些业务性、事务性文件,可采用表格化的形 式,使内容标准化
责任· 规范
20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 公文的语言要求
庄重
用语严谨规范,不用粗俗的语言,不生造词语 不用口语、方言,不滥用简称。
责任· 规范
21
怎样做到庄重
① ② ③ ④
领序词 依据性:‚根据‛、‚按照‛、‚遵照‛、‚接‛ 回复性:‚悉‛、‚收悉‛、‚谨悉‛ 致意性:‚获悉‛、‚兴悉‛、‚惊悉‛ 表述制发文件理由的:‚鉴于‛、‚由于‛、‚为‛
三、确立主题后要用“三个是否符合”来检查
1、是否符合当前形势 2、是否符合领导意图 3、是否符合单位实际
责任· 规范
28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二)收集材料,调查研究
公文材料,主要包括精神依据和事实情况两个方面。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 上级的文件等;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简洁引用的。 对‚上情‛的收集:多看报、多读书、多阅读文件; 对‚下情‛的收集:勤看、勤听、勤想。 材料的选择:一要真实;二要准确;三要典型,有代表 性和说服力。
责任· 规范
5
公文办理的有关规则
要严格执行公文统一归口报送制度。各单位 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负责接受行业 内外发往本单位的公文和以本单位名义制发的 公文报送工作。各单位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收发 文登记制度,做到当日登记、当日分办。市局 (公司)各部门上报省局(公司)的文件,要 先由办公室登记、编号、打印、拟稿部门校对 无误后,再由办公室报送至省局(公司)办公 室处理,不得直接寄至省局(公司)有关部门。 市局(公司)各部门通过其他渠道接收的主送 市局(公司)的公文,应及时移交市局(公司) 办公室统一登记和分办。
(一)主题突出,观点正确
公文的主题在表述上应做到突出、单一。
突出就是要开门见山,直接叙事,不含蓄委婉。 要反映什么情况、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处理问题的 意见、决策和结论等,都必须观点鲜明、开卷见旨。 单一就是要主旨单一、一目了然。公文写作要 ‚一文一事‛,全篇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叙述,高度集中, 写深写透。
责任· 规范
29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三)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公文的标题; 2、公文的开头和结尾; 3、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4、衔接、转换、过渡和照应。
责任· 规范
30
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
根据主题思想来确定第一层框架
根据第一层框架的每一层次的中心思想确定第二 层 框架
责任· 规范
32
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五)润色加工,修改定稿
一是检查立意是否明确,文稿是否体现领导机关的意 图和发文目的,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是否清楚。 二是检查观点是否正确和鲜明,基本理论是否站得住 脚,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是检查材料是否可靠,文稿的情节、事例是否符合 实际。 四是检查结构是否完整、严谨,公文各部分的比例是 否匀称和谐,相互照应,形成有机整体,层次、条理 是否分明,是否紧扣主题,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五是检查语言是否准确、清晰,有无语法错误,有无 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 责任·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