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心得读《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有感
这一次的图书漂流活动,我选读的是蔡朝阳老师所著的关于教育意义的文章合集《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一书。
细心读完之后感受了他文字的清新隽永,认识了他对有意义意义教育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要义在于守护人的自由。
而自由是需要习得的,不能想象在一种不自由的状态下,可以培养出自由的个体。
这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意义的思考。
;;;以为有意义的教育在于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可以说,这四个方面,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更是有意义教育的重要的四个方面。
一、教育学生学会认知。
当今社会是学习社会化的社会,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要和过程,教育也将从传统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因此,教学生“学会认知”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不仅是要获得某一方面的专业资格,而且要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
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会未来工作所需职业技能。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不是资格方面的要求。
对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是很重要的。
人类历史始终是一部冲突史,教育的使命使教会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
教育应在消除敌对,避免冲突或和平解决冲突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发现他人,即教学生懂得人的多样性与相互依存性,要利用人文地理、外语、外国文化等学科来进行这种教育;二是在教育中用足够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如体育竞赛,帮助处境不利的人,参加社会志愿者行动等。
从而增强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学会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教育学生学会生存。
这是四大支柱的核心内容,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未来社会是高科技竞争社会,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学校教育应注重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其自主性、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交往能力,使学生具有作为人,作为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公民和生产者、发明者和创造者等多种角度应具备的能力,在将来能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教育的这四个支柱不只涉及生命的某个阶段或单独某一处,它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教育的新念,是终身教育的新发展,教育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教育支柱。
这四种学习是一个整体。
真正做到
了以上四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人的一生一般被划分为成长和受教育时期、工作和作贡献时期、退休和养老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阶段划分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学习,应当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必须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
只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才能更好的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