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峥嵘岁月一一梅延煜回忆录

峥嵘岁月一一梅延煜回忆录

《峥嵘岁月》前言1962年我国遭遇自然灾害时期,帝囯主义及反动派妄想蠢蠢欲动,对我国进行战争威协。

特别是印度反动派在尼赫鲁的唆使下,在中印边境上制造亊端,不断军事挑衅,蚕食我囯领。

在忍无可忍,让无可让的情况下,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安康,我军发起了自卫反击作战!藏字四一九部队的参战老兵们,见证了这一历史的事实。

他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历经磨难,英勇无畏,把全部印军打得落花流水赶出中国。

历史的丰碑上隽永着黄继光似的战斗英雄一一张永鑫,杨廷安班等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

参战老兵中有很多学生兵,他们投笔从戎,报效祖国,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战斗中磨练成长为钢铁战士。

今天,他们不辱使命,不忘初心。

满腔热血地把那段亲身经历的历史记忆:战争岁月,战火青春奉献给大家,教育后代,继承发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分享战友们的历史篇章,励志故事,永保军人本色!他们:不愧为伟大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军队!2020.4.27日《这就是上甘嶺……》作者:梅延煜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一战役哈东拉战斗中,四一九部队154团一营一连一排由付连长黄国清和排长罗兴良负责组织指挥尖刀排投入战斗。

哈东拉位于麻麻与达旺之间,山势陡峭,森林茂密,视线不好。

印军第七旅一个营守卫这里。

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凭借坚固的水泥工事和強大的火力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自称“固若金汤,来者必败。

”。

清晨,大雾笼罩,一声口令:“老虎下山”,快速下传,部队轻装速迅开始接敌运动。

印军哨兵突然察觉情况不妙,开槍射击。

黄付连长下令:“打!”,一时间轻重火力集中开火,猛扑敌阵地。

顿时,敌军阵地一片火海!敌人也组织火力伺机反扑。

很快外面的敌人被消灭,剩下的敌人全部退回雕堡和战壕里。

罗排长令命二班战士陈远新扛起爆破筒隐蔽前进,冲向敌人的雕堡实施炸掉,并组织一排火力掩护。

只听见“轰!”地一声响,敌人的水泥雕堡被炸燬,強大的气流将敌人的尸体冲出外面,重重地摔在地上,挂在树稍。

罗排长见敌人无还手之力,起身准备观察判断敌情。

突然一颗子強飞来击中颈部,鲜血喷起一丈多高。

头部挞了下来,他用手把头部慢慢扶正,那知一放手,头部又挞下来了。

通讯员见状,赶快叫卫生员一起跑过去,大声疾呼:“排长……排长……”,还未包扎完毕,罗排长喃喃地说道:“我不行了,叫一班长代理排长指挥战斗!”。

说完,他慢慢地倒下了……战士们听见排长牺牲的消息,放声大哭,义愤填膺,拼命吼着要为排长报仇!一颗颗仇恨的子弹,一股股冒着烈焰的喷火器飞向敌阵地,仿佛要把哈东拉炸平烧光。

战壕里的敌人遍身火苗直飞,不断跳出在地上翻滚,哇哇直叫……黄付连长高声喊道:“同志们:为排长报仇,消灭敌人,冲呀!”,战士们端起枪吼着:“哈特弗图!”(印地语:缴枪不杀)。

后来,在清理黄排长遗物中从他的上衣兜里收出一块包小手槍的红绸,上面用钢笔歪歪斜斜地写着:“好男儿战死在沙场,如果我牺牲了,请把我手上这块罗马表作为党费交给组织。

”,落款:罗兴良。

战斗仍在继续,满山遍野的槍声,炮声,喷火器交织在一起,森林在燃烧,烧焦的印军尸体散发出刺鼻的糊味,树梢上到处悬掛着印军的残肢断臂,印军阵地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我军战士正在英勇顽強冲锋杀敌之时,突然受阻。

少数印军残余借助暗堡向我军猛烈扫射。

黄付连长双眼被子弹擦伤,血流满面。

卫生员给他包扎好后,要用担架抬离战场。

他执意不肯,反复几次把他抱在担架上,他翻身站起来继续指挥战斗。

卫生员和战士们都急得哭:“付连长快走吧!不然要影响我们的战斗情绪。

”他挺直身体,拉住一棵小树枝,指着前方说:“同志们:要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里就是上甘嵿,是我的阵地,我有责任,决不能丢失一寸土地给敌人呀!”,在大家劝说下,黄付连长给阵地上的战士们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被担架抬离战场……这时,我军已攻占了印军阵地,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敌人,取得了初战必胜的显著效果。

战场上一片欢呼声震天撼地,威震四方,名扬中外,胜利了!《夜袭》作者:梅延煜1962.10月沙则战斗结束后,印军分崩离析,四处逃命。

一天,接上级通知:有一股印军小分队正在逃跑途中。

他们妄想越过防线出逃。

加强警戒,防止出逃,严厉打击,全部歼灭。

接到通知后,连里安排一排二班执行夜袭印军小分队的战斗任务。

夜,静谧,万籁无声。

二班的战士们在排长的带领下,居高临下,埋伏在树丛中。

左边是悬崖;右边是黑糊糊的森林,眼前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印军穿过这隘口就可以自由出境了。

夜晚,山风劲吹,寒风袭人。

潮湿的地面有树稍散落的露珠滴答作响。

大家埋伏在小路两侧,全神贯注紧盯前方。

山沟里时而传来群熊抢食印军尸体的吼声,有时也会听到狼嚎声,零星的枪炮声。

恐怖寂静。

战友们没有受影响,平心静气地等待着。

排长逐一检查大家的枪支弹药和是否有打瞌睡的战士。

老兵蔡祖成叫有打呼噜的战士口含一块松紧木塞,可以防止呼噜还可提神。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己是凌晨一点半钟左右了。

前面侦察兵报告有情况,注意观察,准备战斗!战友们突然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子弹上膛,瞄准前方。

忽然,森林中冒出一朵亮光,后又变成一团团,一串串,在敲打罐头盒的声音指引下,缓缓移动,朝伏击地走来。

排长叫大家作好战斗准备,沉着气,不要慌,打近战,听我命令!战友们默默点头示意: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坚决完成战斗任务!敌人在慢慢靠近,距离也在同步缩小。

100米,50米,20米,只听排长一声令下:“打!”,轻重机枪怒火直冒,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把寂静的夜晚搞得尘土飞扬,烟雾缭绕,火光闪灼,遍地沸腾。

不一会,排长叫大家冲下山去!战友们戴上伪装,高喊:“冲啊!”,顿时,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战士们犹如猛虎下山,爆发阵阵吼声,杀入印军小分队之中。

印军见情况不妙,扭头就跑,有的畏缩不前;有的举手投降;有的负隅顽抗。

战士们在摸黑拼杀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打得印军小分队只有招架之势,毫无还手之力。

伤的伤,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有的在慌乱之中为逃命,不惜跳下悬崖峭壁;有的掛在树枝上,吓得浑身发抖,发出像猫一样的哭声,在空中旋转。

天声微明,枪弹声渐渐稀疏了。

打扫战场时,从印军俘虏身上发现一个奇迹,他们在逃跑过程中,很多都未带枪支弹药,而且牙膏牙刷,梳子镜子,香皂及擦脸油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大家莫名其妙,哈哈大笑!这就是老爷兵的下場。

这次夜袭印军小分队战斗中,共残灭印军残余20余人,被俘12人,缴获很多枪支弹药及物资,我军无一人伤忘。

二班在这次战斗中集体获立三等功。

大家欢欣鼓舞,欢庆胜利!2020.5.11日《边境重镇一一达旺》梅延煜越过蚌山口(即麦克马洪线),就到了达旺。

山顶白雪皑皑,下面是一片原始森林。

往下走,气候宜人,白云翻滚,阳光明媚。

一眼望去,气势恢宏的达旺喇嘛庙在阳光中闪闪发光。

有门巴族老乡赶着水牛在耕田。

好像到了四川一样,到处山青水秀,田园风光。

山坡上到处是印军竹编营房,很简陋。

我们在一处印军军官宿舍处稍作休息一下。

吃过糌粑面后,我和几个战友四处打望。

离我们住地不远处,有一玻璃瞭望台,里面有有两具印军尸体。

我拣了一双印军的帆布胶鞋穿在脚上,有点太大,换掉了。

下面是一排排印军的竹编营房,静静地躺在那里。

有门巴族老百姓在四处游荡,搜寻可用物品。

见到我们不停地敬礼称赞!营房下面是一个大而空旷的广場。

几只鹅展开翅膀在那里飞来飞去,叫个不停。

广場上面的斜坡上摆着四门奄奄一息,破旧不堪的加隆炮,五颜六色的引息,像面一样散落一地。

左边是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的办公室,一排砖木结构,浅灰色的平层小洋房,典雅精致,外面宽敞的水泥平坝上,停着一架银灰色的直升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成战利品了。

返回住地后,不一会,印军俘虏押下来了,约有400多人。

他们瘦骨嶙峋,穿着军绿亚麻长大衣,留着很长的胡须,头顶缠着一盘布帕,顶着一包生活用品,面容憔悴,动作迟缓,步履蹒跚,在这里上车去战俘营。

其中一名印军军官,走在前面,体魄强壮,满面笑容,手腕上戴只俄咪嘎,身穿皮夹克,手提小皮箱,还会说汉语。

他问押解的解放军:“这是达旺吗?”,“是的!”,“离战俘营还有多远?”,“翻过山就到。

”,“我们走吧!”,说完,他叫战俘们准备好东西,依次上车。

汽车刚启动,一只军犬也跟着追了上去,发出阵阵吼声……2020.5.8日《战火青春一一李远恒》作者:梅延煜1962.10月的一天,我们部队住在达旺下面的一个印军的弹药仓库守卫营房里。

天色微明,大雾笼罩,湿漉漉的边境森林中到处散落着露珠,嘀嗒作响。

战士们因辛苦疲劳正酣睡甜蜜。

不料,哨兵的吼声:“什么人,站住!”把大家惊醒。

两条黑影在树丛中窜动消失。

战士们立即带上武器弹药跑出营房。

年青有为,机智勇敢的李远恒跑在最前面,在潮湿雾霾的森林中与敌人周旋,举枪射击,迂回包抄,隐身埋伏。

黑楜糊的森林中充满了枪声和刺鼻的火药味。

敌人轻车熟路,消失在茫茫的晨雾中,森林中突然清静下来。

李远恒早己浑身湿透,又冷又饿,他顾不上这些,仍然坚持与敌人较量。

敌人见无动静,突然从树丛中窜出逃跑,早被李远恒发现。

他不声不响,沉着冷静,目光炯炯地盯着目标,举枪瞄准射击,一个敌人应声倒下;另一个吓得打抖,跪地求饶。

李远恒将他带回营房审问,原来打死的那个是印军特务,带回的这个是门巴族老乡。

具老乡交待,印军特务昨晚潜入他家,挟持他摸哨抢武器准备逃跑,被哨兵发现。

后经当地门巴族头人证实是本土良民,经协调释放。

李远恒在这次战斗任务中表现积极出色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称赞和好评。

从此,李远恒小有名气,虽然有点二杆子味道,身手不凡,确实不错,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亊才能,为他后来成为侦察兵,优秀教官,情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10.17日《老兵一一蔡祖成》作者:梅延煜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我是新兵。

在德让宗补在班里时,班里伤忘较大,只剩五个人了。

带我的是老兵蔡祖成,遂宁人,1956年入,上士军衔,经过进军西藏,平叛等,后转业到拉萨八一农场工作。

自卫反击作战打响后重新应征入伍。

古铜色的大园脸,刻满了风雪苍桑的皱纹,蓄着淡红色的胡须,在微风中飘逸,两颗金牙巴闪闪发光,喜欢啍爱情小调,有时还要说点评书《三擒孟何》,幽默风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打起仗来英勇顽强,经验丰富,毫不逊色。

一次夜袭印军时,他带领的突击队歼敌10余人。

缴获轻机枪两挺及各种物资,使我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在后撤中,他的水壶始终装着酒,没事就吮上两口。

可到西山口高海拔上面,下大雪,气温很低,水壸的酒结成了冰,他只好用刺刀挑着冰块吃,嘴里还唸唸有词:“西山囗高又险,一壸老酒成冰块。

风雪大,气温寒,战士杀敌不畏难!”。

我笑了,他说我懂个屁!越是艰难越要坚強乐观嘛!当晚,我俩在一块大冰砖上合衣而睡。

雪光把西山口的万丛雪山照得亮晃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