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实验自动测试系统实验指导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一数据采集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1)学习在LabVIEW软件中对数据采集卡的操作;(2)掌握利用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卡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法。
2实验设备计算机(带数据采集卡)1台接口板1块连接导线1根3数据采集卡相关知识3.1数据采集卡简介(1)型号:凌华PCI-9111DG(2)模拟输入特性:z分辨率:12位z采样率:≤110KHzz输入范围:±10V、±5V、±2.5V、±1.25V、±0.625Vz可编程增益:x1、x2、x4、x8、x16z通道数:16路单端或8路差分z触发模式:软件、可编程定时器、外部触发脉冲z数据转换:查询、中断、FIFO半满中断z板载FIFO大小:1024个采样点(3)模拟输出特性:z分辨率:12位z输出范围:0~10V、±10Vz通道数:1路(4)数字I/O特性:z通道数:16z输入电压:低电平(0~0.8V);高电平(2~5.5V)z输出电压:低电平(0~0.4V);高电平(2.4~5.5V)3.2数据采集卡基本操作说明(1)采集卡初始化模块采集卡初始化模块如图1所示,其接口及含义如下:CardOrder:板卡序号,如果计算机中插有多块同类采集卡,按照计算机的PCI插槽顺序设置该値;如果只有一块采集卡,默认序号値为0。
In:在使用该模块之前产生的故障信息,如果在使用该模块之前没有故 Error障信息,则该信号可以不接。
Number:经过初始化操作后形成的板卡号,后面程序中凡是用到该板 Card卡的相关资源,都需要该板卡号信息。
ErrorOut:故障信息输出,如果板卡初始化失败会输出错误信息。
图1 采集卡初始化模块(2)单点电压采集模块单点电压采集模块,即每次采集一个点,采集的结果用电压表示,其接口及含义如下:Number:需要执行数据采集功能的板卡号。
CardChannel:需要采集信号的通道。
AdRange:需要采集信号的大小范围。
In:在使用该模块之前产生的故障信息。
ErrorV oltage:用电压形式表示的采集得到的数据。
Out:故障信息输出。
Error图2 单点电压采集模块(3)单点电压输出模块单点电压输出模块,即每次输出一个点,输出的结果用电压表示,其接口及含义如下:Card Number:需要执行数据输出功能的板卡号。
Channel:需要输出信号的通道,PCI-9111DG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默认值为0。
V oltage:用电压形式表示的需要输出的数据。
Error In:在使用该模块之前产生的故障信息。
Error Out:故障信息输出。
图3 单点电压输出模块(4)释放板卡资源模块释放板卡资源模块,即在数据采集卡使用结束时,对所占用的资源进行释放操作,其接口及含义如下:Card Number:需要执行释放资源的板卡号。
Error In:在使用该模块之前产生的故障信息。
Error Out:故障信息输出。
图4 释放板卡资源模块4实验要求(1)基本要求:z使用单点电压输出模块,输出一个信号,该信号的类型(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频率和幅度可以调节。
z使用单点电压输入模块,采集输出的信号,并在界面中显示出来。
(2)附加要求:使用双buffer输入模块实现信号的采集,要求可以调节信号的采样频率和触发模式。
5实验例程例程采用单点电压输入模块和单点电压输出模块实现了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实现模拟量输出功能时采用了虚拟信号源作为单点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信号。
图5 实验例程前面板图6 实验例程后面板程序6实验报告(1)说明实验目的及内容;(2)描述所使用的功能模块;(3)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4)程序主要部分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说明;(5)附前面板及程序;(6)写出实验感受及建议。
7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一根导线将数据采集卡接口板上的模拟输出端口“AO1”与所采用的模拟量输入通道相连接(AIH0~AIH7为第0~7通道,AIL8~AIL15为第8~15通道,AIH0和AIL8可组成一对差分输入通道);(2)关于数据采集卡的例程,请参考D:\ADLINK\PCIS-LVIEW\Examples\Pci9111.llb(3)在LabVIEW软件中使用采集卡的功能模块时,操作方法为:首先在后面板程序中选择“Select a VI”(如图7),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路径D:\Program 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LabVIEW 8.2\user.lib\Plv.llb。
图7 选择VI界面实验二分布测试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1)学习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网络通讯的方法;(2)学习分布测试系统的设计。
2实验设备计算机(带数据采集卡)1台接口板1块连接导线1根3实验原理3.1网络通讯的相关知识(1)DataSocket Server:发布数据的客户端通过该服务器输出数据,接收数据的客户端通过该服务器获得数据。
关闭服务器时需选择Server上菜单项——Shutdown DataSocket Server。
利用DS技术传输数据必须在网络上打开DataSocket Server,可通过手动打开(开始——>程序——>National Instruments——>DataSocket ——>DataSocket Server )或通过程序自动打开和关闭。
(2)DataSocket Server Manager:用来设置DataSocket Server,包括服务器设置、许可组设置、预定义数据项设置。
本次实验将涉及许可组设置(使用权限),当服务器的设置修改后,只有shutdown 服务器,再重新启动服务器才会生效。
(3)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用来说明使用的通讯协议和数据资源的位置,可用协议包括dstp、opc、logos、ftp、file等。
其格式为:(协议名称://服务器机器名/传输的数据项名),例如:dstp://localhost/wave(即采用dstp协议,localhost 指服务器为本机,即服务器与客户端在同一台机器上,否则直接写服务器所在机器的名称)或dstp://192.168.1.4/wave(即写入服务器所在机器的IP地址)。
本机的计算机名可通过: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进行查看。
3.2网络通讯主要控件介绍(1)DataSocket Read控件Read控件如图1所示,该控件可在数据通讯——> DataSocket里 DataSocket找到。
其主要接口及含义如下:连接输入:此端口连接数据源地址。
类型:此端口定义读取数据的类型。
数据:此端口输出按照定义的数据类型和连接的数据源读取到的数据结果。
图1 DataSocket Read控件(2)DataSocket Write控件Write控件如图2所示,该控件可在数据通讯——> DataSocket里 DataSocket找到。
其主要接口及含义如下:连接输入:此端口连接数据目的地址。
数据:即向数据目的地址写入的数据。
图2 DataSocket Write控件3.3通讯设置(1)本机通讯将发送端程序可接收端程序中的地址都改为本机的IP地址,运行两个程序即可。
(2)双机通讯将通讯双方的IP地址输入到对应的位置,运行两个程序即可。
每个计算上贴有编号,若编号为5,则其IP地址为:192.168.1.54实验要求(1)基本要求:z用DataSocket技术分别实现本机、双机通讯。
通讯内容为:幅度是1V 的正弦波,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调节。
z通讯的正弦波:首先采用数据采集卡的DA输出,然后通过数据采集卡的AD采集回来。
(2)附加要求:在通讯内容中增加调整信号的类型(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与偏移量。
5实验例程例程首先用数据采集卡实现了所要通讯的正弦波,然后再通过DataSocket实现了本机和双机通讯。
图3 发送端前面板程序图4发送端程序框图图5接收端前面板程序图6接收端程序框图6实验报告(1)说明实验目的及内容;(2)描述所使用的功能模块;(3)设计思想及程序流程;(4)程序主要部分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说明;(5)附前面板及程序;(6)写出实验感受及建议。
7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一根导线将数据采集卡接口板上的模拟输出端口“AO1”与所采用的模拟量输入通道相连接;(2)关于数据采集卡的例程,请参考D:\ADLINK\PCIS-LVIEW\Examples\Pci9111.llb(3)在LabVIEW软件中使用采集卡的功能模块时,操作方法为:首先在后面板程序中选择“Select a VI”(如图7),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路径D:\Program 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LabVIEW 8.2\user.lib\Plv.llb。
(4)在作DadaSocket编程之前,需要将DataSocket Server打开(如图8所示)。
(5)在做双机通讯时,需要将杀毒软件eset禁止,在右下角eset图标上点击右键,选择不过滤网络通讯(如图9所示)。
图7 选择VI界面图8 DataSocket Server打开界面图9 杀毒软件禁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