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能源分布走向和对策

中国的能源分布走向和对策

题目:中国能源分布、走向和对策姓名:钟健诚学号:94中国的能源分布、走向和对策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能源对于各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资源使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

尽管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随着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以及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和开发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能源消耗资源分布能源发展战略碳排放能源政策走向Summary:In the 21th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energy is v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resource,it also came out the problem such as the shortness of resourse of the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 Our country is a developing country,with the rapid access of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the amount of resource become more clear. Although China is humongous,but these problems make a bad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and sustainable to use the energy more efficient become the priority.Key words:energy consumption resource distribution carbon emission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energy policy前言:关于能源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

能源是的物质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

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图1 全球能源消耗量(单位:万吨)数据来源:百度文库由图1可看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能源消耗量急剧上升,这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直接关联的。

同时,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能源开采量得以急剧上升,与能源消耗量急剧上升是紧密联系的。

能源是当前社会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与当前传统能源的储藏量不断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寻求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的路径。

新能源的概念比较模糊,一般是指传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以及氢能等等。

但由于各类新能源的开采成本和难度都比较大,目前开发程度并不大,世界各国还主要依赖于几大传统能源。

由于几大传统能源的大量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所以各类新能源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表1 全球能源分布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亿t)所占比例储量(亿t)所占比例储量(亿t)所占比例北美102南美和中美124欧洲26非洲93中东916前苏联91亚太地区 57全球1409 100 100 100数据来源:中国远景能源网由以上表1可得,从石油来看,在中东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比为%,超过其它地区的总和,这正是许多中东国家凭借石油来大力发展国家经济的根本原因,如沙特和以色列等国。

就天然气来说,其大部分储量都在中东和前苏联地区,亦超过了其它地区的总和。

可见,全球能源的区位分布是极不平衡的。

一、我国的能源现状1.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

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万t、天然气亿m3、煤炭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11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和%,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

中国目前的能源需求量与国内的能源开采量不成比例,所以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多种重要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能源。

这些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若然长期依赖进口,则会埋下隐患,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我国在加大能源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倡节能。

煤炭, 44.80%石油 , 23.40%天然气, 10.00%水电, 11.70%其它能源, 10.10%表2 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表(2012年底数据) 地区煤炭 单位:(%) 石油 单位:(%) 天然气 单位:(%) 水力 单位:(%) 全国100 100 100 100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表2可得,在几大能源当中,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部地区,而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天然气则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而水能则主要分布西南地区,可见我国能源分布从地域来看是较为不平衡的,这也制约了我国能源的集中开采和利用,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中国的各大能源使用情况图2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数据来源:中国远景能源网由国2可以看出,我国几大主要能源为煤炭,石油,天然和水电,这几大能源了我国消费结构的90%。

当中煤炭占比最大,为%,这与我国富煤、以火力发电为主等原因直接相关。

几大能源占比接近90%,从侧面也说明我国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还是十分低的。

然而,传统能源所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亦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但就目前来说,由于清结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由于其能源开采和使用等技术的落后,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清洁能源的占比也不会太大。

1.煤炭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形成原因多样, 主要有如下几个:第一, 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察赋。

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资源小国, 主要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很低。

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的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0亿吨, 占世界总量的%;天然气生产量为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 %;2011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占世界总储量的% 。

我国原煤开采量居世界首位,2011年的煤炭产量为亿吨。

相对来说,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而且,我国大量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使采煤成本比较低, 煤炭的价格也比较低, 这是煤成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主要来源的首要原因。

第二, 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

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强调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比重, 但煤炭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提高, 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

为保障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大量火电厂不停地消耗煤炭资源, 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有害物质。

第三, 用煤成为最经济的能源选择。

发展经济需要充足的能源, 而能源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等没有计算在企业耗能的直接成本中, 造成众多能源中, 用煤的暂时经济性最高。

尽管目前我国在发展众多清洁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但其开发难度大,且技术含量较高,所以目前在能源领域中仍没有占到较大的比重。

相于对以上几个新能源,用煤的成本是最低的,能从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性。

由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仍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这也推高了这两种能源的使用成本,所以就几大能源来说,以煤炭为主是合适的。

2.石油 00.511.522.533.544.55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石油消费量原油产量图3 中国每年的石油量及原油产量 单位:亿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图3可以看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直接相关的。

然而,在同一时期内原油产量的增长却显得较为缓慢,反映了我国能源供应紧缺和原油产量不足,以及石油大量依赖进口的问题。

石油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若长期依赖于进口,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1)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

到2011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

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

可见,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迅速上升,而国内石油产出量增长缓慢,导致我国近半石油依赖于进口,能源形势异常严峻。

(2)我国石油资源存在条件差。

陆上有35.8%的资源分布在较恶劣的环境中,56%埋深在2000―3500米之间,西部石油资源埋深多大于3500米。

资源量中非常规石油所占比例较大,占陆上资源量的%,占海上的%。

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中,低渗或特低渗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

而待探明的可采资源量中大都是难动用的资源。

资源赋存特点决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增储难度大,勘探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3)目前我国陆上大多数主力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东部产量逐年递减,近10年来已累积减产1000万吨以上,今后减产幅度将会更大,“稳定东部”变得越来越困难。

“发展西部”已10年有余,但西部后备资源明显不足,未能形成产区的战略接替。

虽然海上原油产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但份额仍较低。

近年来,我国新建的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弥补老油田的产量递减,老油田挖潜成为原油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油稳产难度加大。

3.天然气图4 2004—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情况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 有专家认为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时代。

目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约为24%。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2》, 2012年全世界天然气产量为30656亿立方米, 消费量为30187亿立方米。

预计,全球天然气产业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的天然气普及率还比较低, 我国天然气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天然气在国内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长期在10%左右徘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