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忆红色岁月

追忆红色岁月

追忆红色岁月
——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有感 周四上午,徐老师在课上为我们播放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巨作东方红,缅怀先烈,追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峥嵘岁月。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伴随着雄壮的交响乐东方红,庄严的史诗巨作拉开了大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蹈演员们的婀娜多姿的扇舞,金色是扇舞的主题。

金色是丰收的象征,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收获”了新中国。

远处冉冉东升的太阳位于海平面之上,这象征着当时朝气勃勃的新中国。

“可是,我们怎能忘记过去的苦难!”在一片黑暗之中,第一
场“东方的曙光”开始了。

“黑暗的旧中国,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

”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封建之毒瘤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之泥犁地狱。

但英雄的中国人民怎能屈服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但由于没有正确的领导与理论,反抗均遭失败。

“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与早期国民党一道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突然间,天空中乌云密布,全场再次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第二
场“星火燎原”拉开了序幕。

大革命在敌人的绞杀之下最终失败了,无数的革命志士惨遭敌人的屠杀。

“但是,人民是杀不绝的,革命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人是吓不倒的!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听,南昌起义的枪炮声响彻大江南北,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用乡村包围城市,革命正在胜利前进。

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又一片黑暗之中,第三场“万水千山”开始了。

在机会主义者的错误领导下,人民的事业再次陷入了巨大的危险。

在这危急的时刻,遵义会议犹如红日东升,再次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伟大的长征开始了。

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毛主席引领我们渡过激流险滩,使革命的人民不惧艰险,排除万难,汇成革命的铁流,胜利向前,奔向万水千山的长征途上,直到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日本侵略者早有亡我之心,乘机侵占我国东北,东北人民陷入水深
火热之中。

全中国再次陷入黑暗之中。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拉开了序幕。

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高举民族解放大旗,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数青年爱国学子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八路军与新四军浴血奋战,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开展敌后战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面对敌人的封锁,解放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依靠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坚持长期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正当全国人民日切盼望民族团结并组建新政府时,蒋介石却撕掉和平的嘴脸,发动内战。

第五场“埋葬蒋家王朝”开始了。

在国统区,人民纷纷起来,“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而蒋介石只能用残酷的镇压对待人民,但是,监牢的铁门挡不住反抗的怒涛,警察的水龙浇不灭斗争的火焰!在自己统治区失去民心的蒋介石却还想要发动内战,这是光明与黑暗的决战,这是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失去民心的蒋介石将自己的军队输了个精光!历史的车轮没有倒转,历史最终选择了光明,选择了人民民主这条道路。

在清脆的“东方红”乐曲中,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开始了。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人民当家做主时代”的到来。

“歌唱祖国”将整场音乐舞蹈剧带向了高潮。

最后,全场观众起立,大型音乐舞蹈歌舞剧“东方红”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在全场激昂
的“国际歌”中结束。

追忆红色岁月,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乐观主义精神。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如今的父母经常用这句话教导自己的孩子。

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吃进天下苦,历尽天下难,虽身处绝境,却仍饮苦饮饴,谈笑风生。

面对困难,乐观主义精神能让人多一分镇定和从容。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不管面对任何风浪,都可以好似闲庭信步。

镇定从容是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自信乐观的外在表现。

在第二幕“星火燎原”中,面对反动派的枪口,无数的仁人志士,慷慨从容,面无愠色,英勇就义。

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无须逃避。

既来之则安之,慌乱于事无补,反而自乱阵脚。

乐观并不是轻松,不是坐等,也不是遇到事情只往好的方面想。

乐观主义者,可以忍受失败,可以忍受别人的讥笑,他们心中只装着那个最终的目标,并且坚信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正因如此,革命先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成功的路上,有许多小失败排列着,可最后的成功一定是排列在这些一连串的失败后面。

从许多小失败里面找出教训,尽量地利用它,向前猛进,这是成功者需要做的。

而这种“尽量地利用”,唯有抱乐观主义的人才能够办到。

追忆红色岁月,我们也要有忆苦思甜的感触。

在第一场“东方的曙光”中,苦难的旧中国的人民在“三座大山”的
压迫之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要整日遭受他人的虐待,毫无人权可言。

但正是遭受如此这般待遇,无数的劳动人民才奋起反抗,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国和现在美好的生活。

就在老师放映影片期间,真正在观看的寥寥无几,更多的同学忙于发微信,聊QQ。

反观我们的行为和做法,真对得起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吗?面对如今这般的美好生活,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苦难的历史。

然而,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我们曾经是世界最强国,但是由于不思进取,才有了近代的屈辱史。

如今我们走向复兴,懂得“忆苦思甜”,会让我们在复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