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第三章吐得渗透性

土力学第三章吐得渗透性

H 1
sat H 2
σ’=σ- u=γwH
u
2
H1saH t2
u=γwH
2
σ’=σ-u =γH1+γsatH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γwH2 =γH1+(γsat-γw)H2 =γH1+γ’H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 σ’ 增大的部分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 σ’增大,土会产生 压缩,这是城市抽水 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 原因之一。
律v i
k: 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 物理意义:水力坡降i=1时的渗流速度 单位:mm/s, cm/s, m/s, m/day
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降i 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
v ki
注意: v:假想渗流速度,土体试样全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
A
vs:实际平均渗流速度,孔隙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
m
水压力对变形也没有直接的影响,土体不
会因为受到水压力的作用而变得密实。
σz=u=100MPa 15
二. 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1. 自重应力情况
(1) 静水条件 地下水 位 海洋 土 毛细饱和 区
(2) 稳定渗流条件
16
二. 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1) 静水条件 地下水 位
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
7
一. 渗透力
渗透力的性质 物理意义:单位土体内土骨架所受到的渗透水流的拖曳力,它是体积力
大小: j = γwi 方向:与 i 方向一致(均质土与渗流方向一致) 作用对象:土骨架
8
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 土工建筑物及地基由于渗流作用而出现的变形或破坏
基本类型
流土 管涌
形成条件
第三章
土的渗透性
1
§3-1概述
碎散性 多孔介质
渗流
三相体系 能量差
孔隙流体流动
土颗粒 土中水
水、气等流体在土体等多孔介质 的孔隙中流动的现象
渗流
土体等多孔介质具有被水、气等 流体透过的性质
渗透性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 饱和土的渗透性
渗透特性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2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2.达西定律
渗透定
经验判断: i i icr
Fs [ i ] : 允许坡降
Fs: 安全系数1.5~2.0
13
§3.4 有效应力原理
孔隙流体
三相体系
土= 固体颗粒骨架 + 孔隙水 + 孔隙气体
受外荷载作用
总应力由土骨架和孔隙流体共同承受 对所受总应力,骨架和孔隙流体如何分担? 它们如何传递和相互转化? 它们对土的变形和强度有何影响?
总应力
Terzaghi (1923) 有效应力原理 固结理论
土力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14
一. 有效应力原理的基本概念
'u (1)
(2) 土的变形与强度都只取决于有效应力
①变形的原因
颗粒间克服摩擦相对滑移、滚动—与 σ’ 有关;
接触点处应力过大而破碎—与 σ’ 有关。
②强度的成因 凝聚力和摩擦—与σ’ 有
Re<5时层流 Re >200时紊流 200> Re >5时为过渡区
4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两种特例:
(1)粗粒土: ①砾石类土中的渗流常不符合达西定律 ②砂土中渗透速度 vcr=0.3-0.5cm/s
(2)粘性土: 致密的粘土 i > i0, v = k(i - i0 )
v vcr o
v
o i0
Hw h
渗流压密
砂层,承压水
A
Hwh
s aH t
u
uw(Hh) saH tw(Hh)
Hwh 渗透压力: wh
19
关③孔隙水压力的作用
对土颗粒间摩擦、土粒的破碎没有贡献,
试想: 海底与土粒间的接触压力 哪一种情况下大?
并且水不能承受剪应力,因而孔隙水压力
对土的强度没有直接的影响;
1m
它在各个方向相等,只能使土颗粒本身
受到等向压力,由于颗粒本身压缩模量很
104
大,故土粒本身压缩变形极小。因而孔隙 σz=u=0.01MPa
防治措施
9
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 1. 基本类型
流土 在向上的渗透作用下,表层局部土体颗粒同时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
渗流
坝体 粘性土k1<<k2
砂性土k2
原因: W J 0 i icr
icr
Gs 1 1 e
和土的密实程度有关
10
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 1. 基本类型
管涌
在渗流作用下,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 粒所形成的孔隙发生移动,最终在土中形成与地表贯通的管道。
管涌
原因:
内因—— 有足够多的粗颗粒形 成大于细粒径的孔隙通道
管涌破坏
外因——渗透力足够大
11
二.渗透变形 1. 基本类型
流土与管涌的比较
流土
管涌
现象 土体局部范围的颗粒同时发 生移动
位置 只发生在水流渗出的表层
土类 只要渗透力足够大,可 发生在任何土中
历时 破坏过程短
土体内细颗粒通过粗粒形成的 孔隙通道移动
17
§3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3.5 有效应力原理
二. 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1.自重应力情况
(2) 稳定渗流条件
Δh
H
粘土 层
γsat
砂层,承压水 向上渗流
Δh H γsat
砂层,排水 向下渗流
18
二. 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
土水整体分析
向上渗流: Δh
向下渗流:
H
粘土层 γsat
可发生于土体内部和渗流 溢出处
一般发生在特定级配的无 粘性土或分散性粘土
破坏过程相对较长
后果 导致下游坡面产生局部滑动等 导致结构发生塌陷或溃口
12
二.渗透变形 2.形成条件
流土
无压重时: i < icr : i > icr : i = icr :
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土体发生流土破坏 土体处于临界状态
n Av A
A > Av
v
vs
v n
Av
Q=vA = vsAv
3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适用条件:
层流(线性流)
岩土工程中的绝大多数渗流问 题,包括砂土或一般粘土,均 属层流范围
在粗粒土孔隙中,水流形态可 能会随流速增大呈紊流状态, 渗流不再服从达西定律。
可用雷诺数Re进行判断:
Re
v d10
v kim (m 1)
i
i
5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1. 测定方法
室内试验测定方 法 野外试验测定方
常水头试验法 变水头试验法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注水试验

6
§3.3 渗透力与渗透破坏类型
渗透力
渗透变形
一. 渗透力 1、试验观察 2、物理本质 土水整体分析 3、计算方法 土水隔离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