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创新;效益;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为了保证我国的矿产能源供给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地质相关企业或部门就必须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找到最适合勘探勘查的技术,给找矿工作带来更多的便捷条件。
将过去的科学技术与现代的多种勘查手段和勘探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勘探人员的找矿能力,为生产单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 统筹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对能源,尤其是矿产能源的需求量迅猛增加,但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务必要保证所有使用了的矿产都达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这就需要企业对地质找矿做出详细的统筹规划,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理念,无论对公益性的还是盈利性的地质勘查都要进行统一的详细的规划,坚决按照党中央在地质勘探勘查方面的具体要求来统一布置
工作内容。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我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种多样,矿产资源含量丰富,也具有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这就要求勘查勘探部门从国家资源总量,矿产分布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各城市建设需求等多方面考虑,合理的高效的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础对地质勘查进行规划,使得各项勘查工作顺利进行。
1.3 做好科技创新,增强工作能力
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一直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就是“科技兴国”,在我国矿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兴地”就是我们的唯一原则。
与现在的勘查技术相比,最初的环境勘查完全是依靠人力依靠经验,这就使得最初的判断很有可能不准,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地质方面人才的短缺,现代的环境勘查要逐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对专业问题进行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分析,掌握资源与地域的合理配置,活学活用,因地制宜。
二、找矿技术创新方法
2.1 综合应用现代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矿产勘探的方法数不胜数,现在的找矿技术已经是远离越来越复杂,操作越来越简单,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广泛。
我们应该继续探究深入地表直到地球深部的传统找矿思路,利用综合技术去了解地表到深部的情况以及成矿规律,同时使用各种精密的地球物理仪器测量,获得较为准确的详细的数据,
还要利用信息系统将各种数据制作成图标共技术人员参考。
2.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方法
目前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就是“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的技术方法,更便于实现高效的迅速地实现矿产勘查的目标,在老矿山的深部以及它所能覆盖住的区域的预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对于矿产勘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这种创新方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①对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线圈一定的情况下,磁、重、电法依就可以照常工作且工作性能良好,但是对线圈的边界以及戏迷线圈的准确率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②在环境勘探中,各种超出人所料的能穿透地球的化学勘探技术的作用是十分神奇的有效的。
但它被深度要求很严格,在这一方面还有不足。
③现代的科学技术只能够找出地下的不同的地质结构,不能够勘查出矿产的具体位置。
为了提高勘探矿产的准确度,进而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数量日益增加的需求,工作者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所积累下的经验表明,要想在比较复杂的地者环境中,比较准确的找到矿产资源就需要更加先进的地质勘查勘探技术,相关科研单位应继续在这些方面作努力,尽快找出更加有效的,便捷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2.2.1 x 射线荧光技术
为了达到矿产的品质与成份更加的精纯,更加的优质,更加的高
效,相关的科研部门就设计出了x 荧光分析技术,它促使勘查矿产的位置更为准确,结果更为清晰,因此这对于环境勘查领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在一些特殊物质被刺激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产生某种光,与激光的波长相比,这种荧光的波长更长,它被称为 x 特征射线。
2.2.2 甚低频电磁法
在现代社会,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原来的矿产或者表露在外面的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大部分都已经被挖掘殆尽,所以只能不断深入的进行现代找矿以及勘察工作,因此这就给勘探勘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挖掘过程中的步骤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样一种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就研发出了甚低频电磁法。
它能够精确的探测出深层地质的矿产。
三、地质勘查实例分析
某地,以往曾进行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仅对浅部矿体予以验证,但是深部矿体的勘查资料很少。
现将该区的地质特征介绍如下:(一)地层
地层自西向东自老而新呈走向 ne、倾向se、倾角 70~300 的单斜状展布。
探矿工程揭露地层自老而新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ls)。
地表零星出露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lx),上统上石盒子皇且(p2s)、石千峰组(p2sh);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1)、和尚沟组(tlh);第三系及第四系松散层广泛出露。
(二)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尤以高角度正断层较为发育,这类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并有多次继承和发展,在构造复合位置,是岩浆岩入侵的良好通道。
(三)岩浆岩
区域内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分布广泛,岩性以中性岩为主。
根据已有地质勘查资料,岩浆岩侵入部位自古生界中奥陶统(02)至中生界三叠系(t)地层,产状呈多分枝的岩床状,形态复杂。
岩浆岩是本区磁铁矿成矿母岩。
(四)磁异常
磁异常曲线规整圆滑,呈近似等轴状椭圆形态。
以150y值圈定异常,其走向长6000m,宽5500m,以 300y 值圈定异常等磁力线,其走向长约3600m,宽3500m。
由此看出。
异常规模比较大。
(五)成矿条件分析
根据以上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具备邯邢式铁矿的基本成矿地质条件。
矿区内浅部虽是煤系地层,其下则是奥陶系地层,北东向断层构造控制了岩浆岩的入侵及矿田的分布,经钻探验证,本区在深部揭露闪长岩,同时也见到了接触带和磁铁矿。
综上所述,本区具备接触交代条件,奥陶系中统含膏角砾岩地层为岩浆的侵入提供了空间,对其接触交代起了催化作用,故而在该地层中有可能形成多层厚大矿体。
(六)以往地质工作
该区过去曾施工一钻孔,在孔深700 多米处见有 1m厚的磁铁矿,矿石品位较高,未继续进行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作,以致于本工作区深部铁矿矿体的产状、厚度、延伸情况等缺乏详细的资料。
{七)勘查结果
根据地磁异常分析,有可能为一大的岩体引起,但是结合过去施工的钻探资料分析,该异常可能由一深部矿体引起,推测这个矿体埋深比较大,并且规模也较大。
到底是矿体异常还是岩体异常。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也难以确定异常性质,不好下结论,因为除了浅部钻探资料和磁异常外,没有其它资料可以利用,最终决定验证一个钻孔。
实际钻探成果反映也有1m左右的铁矿。
为此判定该磁异常为一岩体异常。
(八)存在问题
如此,只用一个验证孔否定了该异常未免有些太草率,至少没能完全查明该异常。
在如此大的异常中心只布置一个钻孔,毕竟也有它的局限性。
若是利用其它物探手段如重力、电磁测深技术或激电中梯测量等进一步工作予以解释分析,结合已知的两个钻孔地层资料对比,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根据不同物探测量方法获得的异常,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交互印证性和地质可解读性。
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矿床发现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 [j].山西科技,2008,(4).
[2] 王华政 .地质勘测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应用分析 [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3)
[3] 赖思静,杨建国,贾学明.综合物探技术及工程应用 [j].公路交通技术, 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