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行业现状
一、市场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亿,2000年为270亿元,其中塑料模约占30%左右。
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胶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胶模具;精密塑胶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
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I.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的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
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 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
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表面粗糙度Ra0.2μ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
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
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
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Ⅱ、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
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CAXA系统、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HSC5.0系统及CAE 软件等,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国内已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胶模具钢,如:P20、3Cr2Mo、PMS、SM Ⅰ、SMⅡ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
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
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国内外塑胶模具技术比较表
二、行业内重点企业现状
1、江阴模塑集团
始创于1984年,目前已成为一家以精密注塑、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建材和投资服务业为主业的多元化、外向型集团公司。
目前在汽车配套行业中,已形成大型模具设计制造、工程原料、塑件制造、油漆喷涂、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生产能力与规模在全国模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止2001年底,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16.2亿元人民币,自有资产超5亿元。
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13.68亿元、利税1.32亿元,人均创利近10万余元。
集团公司规划在2001年的基础上,每年的产值销售、利税都力争保持50%的递增速度,即到2005年完成计划销售50亿元,利税达5亿元。
汽车配套业是集团的主体产业,以上市公司“模塑科技”为主。
汽车配套产业现有总资产85104.96万元,2001年度完成销售25809万元,实现净利润5231万元,每股收益0.48元。
2001年该产业完成销售26457万元,实现净利润5978万元。
继续保持在主产品发展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2002年完成技改投入3.84亿元,新增注塑油漆喷涂生产线一条,计划到2005年实现年产100万套汽车外饰件能力、油漆保险杠60万套,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下属生产型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汽车产业的分公司全部通过VDA6.1质量体系认证,依托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进一步巩固国内最大汽车装饰件生产基地的地
位,扩大给轿车主机厂配套件的市场占有率,保持50%的目标。
多年来公司已积累了一批塑胶模具开发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大型模具研开方面,更是在国内独领风骚,并已与法国JAUD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模具制造大市场。
通过学习、引进、强化国内外高新技术,组织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拓建公司的研开中心,发挥公司塑料原材料和塑胶模具方面的技术优势,争取每年完成1-2个省级以上高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在2005年再发展出1-2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安徽铜陵市三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该集团下辖十个生产厂、两个中外合资企业、一个省级技术中心和四个专业研究所。
近两年来,该公司狠抓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使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接近国际水平,产量扩大了近10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产品并已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电子塑封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量增长4倍。
同时先后开发出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完成科研项目20多个,80%的新产品都已实现商品转化,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已占公司总产值的70%以上。
该公司已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浙江中天塑模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素有中国塑胶模具之乡的名城余姚,专业从事各类塑胶模具的设计、制造,是余姚塑胶模具行业的领头企业。
公司现有职工120人,模具工程技术人员60余名,固定资产原值1000余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年产模具产值超过2500万元。
公司拥有先进的进口模具加工中心及高档CAD/CAM/CAE软件(接口IGES/DXF文件),有机械加工设备25套,已实现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DNC控制。
在一流设备、先进管理和过硬技术的保障下,企业成功地设计、制造了许多先进模具、产品涵盖各个行业,是国内知名企业海尔、一汽、二汽、上海通用汽车的配套企业。
近年来,企业为国内最大的几个座椅生产厂家设计制造办公座椅、影剧院豪华座椅、体育场馆椅等一系列模具,成功地走上了从开发设计到模具制造一条龙的专业道路。
4.大连保税区大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模具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制造大、中型精密塑胶模具及塑料制品,以家电、汽车、通讯、电子仪表及民用产品为主。
公司注册资本2,800万元RMB,固定资产8,000万元RMB。
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
该公司现有员工19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6人,各类专业管理人员30人。
拥有主要生产设备87台,其中,数控加工中心机床7台,数控电加工机床8台,锁模力40T~1800T的进口及国产注塑机24台。
引进日本最先进的、全自动机械手操作的手机外壳塑料零件表面喷涂生产线1条。
彩电外壳生产表面喷涂线一条。
开成了从模具开发——注塑成型——表面涂装——产品装配一体化的生产能力。
模具设计及制造全部采用CAD/CAM(PRO/EDELCAM等)进行。
公司于2000年7月一次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东北地区模具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5.浙江省余姚世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原浙江塑胶模具制造中心、余姚塑料总厂模具分厂,始建于1954年专业从事各类塑胶模具的设计、制造,是余姚及浙东地区塑胶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现有职工250人,模具工程技术人员130余名,固定资产原值2000余
万元,厂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年产模具产值3000万元。
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制模生产设备,通过几年的技术改造,引进了日本、意大利、美国、台湾等地的制模关键设备10台(套),相应配备了国产先进设备,设备总数58台(套),已实现了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DNC控制。
在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管理和过硬技术的保障下,企业成功地设计、制造了许多先进模具、产品包括汽车、家电、日用品、仪器仪表、化工、建筑等行业。
九六年被国家科技委、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国家技监局授予CAD应用工程先进单位,国家CAD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