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解

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解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2019年1月1日前(个税改革前)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 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 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3项个人所得税事项取消审批实施后续管理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5号)相关规定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6年第62号代替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 知(财税〔2016〕10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 总局公告2016年第62号)
• 3.1981年,美国引入激励性股票期权的概念
二、我国:酝酿期-试点期-规范整顿期-成熟推广期-创新期-井喷期
• 1.最早股权激励实践: • 1984年企业股份制改造时推出内部职工股;1994年试行新的职工持股制度 • 1993年万科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
• 2.正式以书面形式提出采用股份期权:中发[1999]14号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03 章 节
Part
股权激励的形式
股权激励的形式
一、股票(权)期权:
• 1.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也可以放弃这种权利。 • 2.激励对象可以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
二、限制性股票:
• 1.事先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 2.只有当激励对象完成特定目标后,才可抛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2019年1月1日后(个税改革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 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二条“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政策”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 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 第35号公告)
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解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
目录
1 股权激励发展概况及相关法规 2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3 股权激励的形式 4 如何判定各类所得的性质 5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税 6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税 7 报备及申报管理 8 其他股权激励优惠政策
01 章 节
Part
股权激励发展概况及相关法规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 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 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试点的指导意见
上市公司股权激国资委 、财政部、人民 银行、商务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资委、财政部
国资委、财政部
国资委、财政部
中国证监会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2019年1月1日前(个税改革前)
财政部、总局先后下发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6]902号) 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5号) 关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 税[2009]40号)相关规定已被财税[2016]101号文代替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09]461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总局公告2011年第27 号)
中国证监会
适用范围 国有高新技术 企业 上市公司
公司制企业
国有控股境外 上市公司 国有控股境内 上市公司 国有控股上市 公司 上市公司
境内上市公司
02 章 节
Part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股权激励税务处理文件依据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非上市为充分调 动广大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但与上市 公司相比,非上市公司股权变现能力较弱,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不确定 性较大,有必要对股权激励的纳税时点,税负水平等进行调整予以扶持。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将股权激励分为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和不可享受 税收优惠的两大类,在规定严格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非上 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法规名称
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 激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 导意见
2013年12月28日 2006年1月27日 2006年9月30日 2008年10月21日 2014年6月20日 2016年7月13日
《公司法》修订,规定公司可以 回购股份作为公司职工奖励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 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股权激励发展概况及相关法规
一直以来,股权激励被作为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主要目的为挖掘人 才,引进人才,挽留人才。
一、西方国家
• 1.1950年,美国通过限制性股票期权的法案 • 1952年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拉开了序幕
• 2.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 随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在国际上掀起一场推行股权激励的风潮
• 3.首次提出“股权激励”概念 • 2005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 2016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开展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从2006年的44家,增长到2016 年的648家。
股权激励发展概况及相关法规
颁布时间 2002年11月18日
2005年8月23日
三、股票增值权:
• 1.公司授予公司员工在未来获得规定数量的收益的权利 • 2.被授权人在约定条件下行权,上市公司按照差价发放给被授权人现金
四、股权奖励:
企业无偿授予激励对象一定份额的股权或一定数量的股份。被激励对象不用支付价款
04 章 节
Part
如何判定各类所得的性质
如何判定各类所得的性质
员工因其受雇期间的表现或业绩,通过上述股权激励形式取得 的折扣或补贴,实质上是企业给员工发放的非现金或现金形式 的补贴或奖金,属于该个人因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在员工取得折扣或补贴时缴 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