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学新理念

数学教学新理念

数学教学新理念
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同时提出:“ 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1 、提倡“ 多样化” 算法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再进行合作交流。

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各种计算,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评价要有角度,要从学生思考角度来看,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且学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儿童认识水平。

对于各种方法,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如果…… 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在合作中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注重“ 数字化” 生成
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即注重“ 数字化” 生成。

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

“ 数字化” 生成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

又:理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与“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这两个概念时,学生的理解是模糊的,于是我这样设计:
X-8=16
解:X=16+8↓
X=24
你能理解“↓” 和“.” 这两个符号的意思吗?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既具体又轻松,自然区别“ 解方程” 与“ 方程的解” 。

3 、关注“ 大智慧” 发展
“ 大智慧” 就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有价值思维的发展。

有位老师让同学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说数字8 。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教室里有8 个小组,8 比9 小1 、比7 大1 ,8 加 2 是10 ,10 个鸡蛋吃掉 2 个还剩8 个, 4 加 4 等于8 、11 减3 等于8 、8 加上0 还是8…… 老师觉得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了,就准备结束讨论。

可有一位一直在认真思考的学生,这时才高
高举起手来。

见他那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老师就让他说。

他认真地说:“8 是16 的儿子!” 话音一落,同学一阵哄笑。

老师叫同学们不要笑,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理由。

他理直气壮地说:“ 因为8 是16 的一半,所以是16 的儿子。

” 老师又问:“ 那8 有儿子吗?” 他说:“8 的儿子是 4 ,4 的儿子是 2 ,2 的儿子是1 ,1 的儿子是0 !” 老师说:“ 太好了,你发现了16 的一个秘密。

但按照你这种想法,1 的儿子不是0 。

是什么你再想一想,老师以后再告诉大家。


虽然学生的想法不尽完善,但他的思考方式别出心裁,这位老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 大智慧” 的发展。

4 、倡导“ 发展性” 评价
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新课程倡导“ 发展性” 评价, 发展性评价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例如: 建立成长记录袋。

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

如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难忘的讨论、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及来自家长的讯息等。

更值得注意是:老师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标准,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由此,老师要善于“ 推迟判断” ,把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允许存入“ 问题银行”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允许他们重新“ 支取” ,重新解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 问题存取” 与“ 推迟判断” 能让他们看到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5 、加强“ 实践性” 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有效地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老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

1 、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世界。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极大限度地回归生活世界。

2 、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实践。

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着重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得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 利息》中设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收集“ 压岁钱” 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并积极引导他们探讨思考,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思考,它需要我们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

Α 、如果有一大笔钱, 你会怎么用?
我会以爸妈的名义把这笔钱投资到小姨的超市里, 这样爸妈在超市也有一份董权.
存入银行、买国债、炒股、捐给灾区、买电脑学知识、买书看、去旅行、投资小个体户、请别人吃东西。

独自一个人坐火车到某地做一个小调查, 和陌生人打交道, 并也可以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B 、我感到奇怪的是97 年年利息有5.67 %, 元旦前又变成2.7 %, 现在又变成了1 %点几了. 为什么国家繁荣了, 可利息却一年比一年少呢?
C 、利率为什么要下降? ①贷款少,存款多;
②9·11 事变美国经济受到影响;
③为了使大型国有企业得到保障。

D 、关于压岁钱的问题, 长辈们知道得比较多, 像我爸爸小时侯的压岁钱也就一、二元钱, 能够超过两元钱就不错了, 而我们现在的压岁钱有了成百上千, 这么算来, 我们的下一代就能成千上万, 甚至几十、几百万都有可能……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提出, 对于压岁钱的问题, 有机会再谈……
又:小学三年级在讨论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呢?有一个学生讲: 我们社区少一个邮筒, 建议增设一个邮筒。

老师眼睛一亮,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问: 为什么少了一个邮筒呢?( 增设邮筒的理由是什么?增设邮筒的条件是什么?)
讨论: 家长认为有这个需要吗?
邮递员怎么看呢?
邮政所长怎么看呢?
邮筒之间距离有多远?
增设邮筒有什么政策规定?
如果增设, 经费有没有困难?
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学生分组调查采访并把结果写成建议或报告。

第二天, 老师和同学们把意见整理, 形成了一篇《在某地增设一个邮筒的建议》…….
第三天, 当孩子们上学时, 看到穿着绿色新装的邮筒已经竖立在那里, 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关于邮筒的讨论研究中, 学生们不仅学习研究的方法, 而且学会了协作, 增强了社区主人意识。

课程改革的最终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教师。

我们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体会《数学课程标准》,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理念。

唯其如此,才是课程改革最有效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