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次北固山下》课件32张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次北固山下》课件32张教学课件
暗示时间过得飞快,写出了新旧交替的哲理。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家书要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 啊,劳烦你捎信回我的家乡洛阳吧。
面对此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欲借大雁传递家书, 抒写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借景抒情。(点出中心)
颔联和颈联是写江上景色,属于写景;尾联是 写思乡情怀,属于抒情。 因此,这首诗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思乡愁 绪。
写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抒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主题: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 怀和思乡之情。
4、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写得好吗?想一 想为什么呢?
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 以“白帆”这一小景与“两岸阔”这一大景互相映衬。 “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 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 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
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
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3、镇江的北固山在作者的笔下是格外的美丽,于是诗人乘舟 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通过诵读你认为写 景的诗句是哪几句呢?那么抒情的诗句又是什么呢?抒发了作 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首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诵读欣赏:
1.播放视频,听名 家泛读,感受语言之 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 字词注上拼音。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次北固山下
次“北次固”为山“停下泊,”意之意思。是
北固山今在江苏省镇江市以北,三
面临泊江舟,停形势宿险于要北,号固称山“下天下。第一江
山”。
王湾(693~751) 唐代诗人,洛阳人。开 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 成,共200卷,名为《群书 四部录》。《全唐诗》 存诗十首。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加宽阔,顺风 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此联主要写了船上所见,描写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潮岸风帆
平 阔正 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在年 底就春风拂面。
此联描写了眼前之景,点明时令:冬末春初。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歌体裁:
五言律诗
律诗,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 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 等等. 五言律诗:每个句子都有5个字,共8句 ,组成四 联,依次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 (即颔联和颈联)上下句要对仗,对仗即对偶。 四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押同一个韵。
听读《次北固山下》, 后划分朗读节奏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 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 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 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 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
主题思想
•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 旅行江中,即景生 情,抒发了作者的 思乡愁绪。
品味探究:
赤壁
折断的铁戟
锈蚀 杜牧 以前的时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东吴破曹时)
拿起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吴年国青的将
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 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 的生活真理。
杜 牧 赤 壁
作者生平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尤 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 《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 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有 《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 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 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自由朗读,要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旅途中停留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
王湾(唐)
旅途 客路青山外,北固山
行舟绿水前。长江
海潮涨得 与岸齐平
潮平两岸阔,
风顺而和风正一帆悬。挂
海日生残夜, 太阳从海
释题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 停泊在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 山下。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 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 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 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 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 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 诗是写乡愁的。
上升起。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江春入旧年。过去的一年。指旧年未 尽,春之气息已到,点
乡书何处达, 大雁每年秋
明节候已到初春。
天往南飞,
春天往北飞归雁洛阳边。
思考: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路途经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 的江水向前。
先写“客路”后写“行舟”,说明其人在 漂泊的旅途之中,那种羁旅之情已流露于 字里行间,与尾联中的“乡书”,“归雁” 遥相照应。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
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 何处?
①“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 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呢?(时序交替,触景生情) ②这两字炼字炼句极见功夫。 作者把“日”与“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 并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 意志和情思。(语言上炼字炼句) ③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