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海洋探测技术调查

国内外海洋探测技术调查

水汽探测实验
浅地层剖面仪
与多波束探测、海底地貌仪相似
已用于商业化
国内外对比暂无
电视抓斗
将机械抓斗与电视摄像、照明、传输、遥控装置结合起来,便于海底取样
我国自行研制
海底实验室或载人深潜器
能在4000多米的深海海床上呆上几个小时的潜水器
目前世界上有5台可用的载人深潜器:日本的“深海6500”号、美国的“阿尔文”号、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号及“密斯特”号。它们的最大深潜深度只有6500米。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试验中)
国内外对比暂无
海洋重力测量
海洋磁力测量(详见海底电磁探测技术)
海底热流测量法等
海底机器人探测技术
有缆水下遥控机器人
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操控完成海底探测,并传回了大量宝贵的实时探测图像和数据。
德国、加拿大较领先
无缆水下机器人
声纳系统
旁侧声纳(海底扫描声纳,或海底地貌仪)侧扫声纳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设计制造而成的一种对水下目标进行深测、定位、以图像形式显示并记录信号的探测海底地貌的仪器装置。
国内外对比暂无
测深技术
单波束回声测深仪
利用电磁、激光、遥感、声学原理,来测量海底深度
卫星遥感测深技术方面:我国起步晚,水平低
机械载激光测深技术
卫星遥感测深技术
电磁测深技术
多波束测深技术
海上原位测试技术
静电力触探实验
在调查区域在尽可能不改变海洋土原状态的前提下进行测试,以获得数据指标
国内外对比暂无
十字板剪切实验
国内外海底探测技术调查报告
150142011033_王保山_数学与应用数学11级
内容如下表(部分暂无数据;表格后附有图片):
仪器或技术
原理和主要用途
国内外对比
导航定位技术
无线电定位系统
通过相关仪器利用卫星、声学原理、无线电原理确定位置、导航
卫星导航方面:伽利略系统(欧盟、中国合作、最先进);GPS(美国,军民两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俄罗斯);北斗2号(中国)
我国较领先
海洋声学及海洋雷达浮标定位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伽利略系统
GP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2号卫星系统
水下声学定位系统
长基线定位系统
短基线定位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
组合式定位系统
地震勘探技术
利用地震波在海底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来研究在海底以下的地质构造,寻找油气田
美国较领先
海洋电磁探测技术
利用相关电磁探测仪器在海底采集海底自然电场数据,对海底大地构造与资源进行物理探测
我国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和海底电磁探测仪器
激光拉曼光谱仪海底甲烷探测技术
利用连接着一套深海激光拉曼光谱仪的铝合金探针将海底样品取上来,在实验室内进行甲烷含量测量
毕业于我校的张鑫博士采用原位探测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美国和加拿大较领先。还未应用于商业
海洋地球物理测量
海洋地震测量(详见地震勘探技术)
对海洋底部地球物理场性质的测量,应用物理学的测量手段,可调查海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
海底观系统
运用观测技术与通讯技术,对海海洋进行实时监测
欧美日韩领先
总结
从“863”计划算起,我国在海洋探测方面可以说起步晚,应用水平低;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海洋的重视不断加深,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多波束探测技术
利用多个波束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经计算机运算得到航迹两旁带状区域海底深度、海底地貌
目前国内尚无商用化的国产系统;
德国、美国、挪威、丹麦、英国较领先
海底摄像系统
运用摄像技术与通讯技术,对海底进行实时摄像、监测
国内外对比暂无
调查船
进行海洋调查的载体
我国的东方红2号、科学3号;
日本的地球号;格罗马·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