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构建和睦家庭》(1课时)〔省颁政治选修I(B)课程〕授课教师:谢梅莲指导教师:何菁林晓枫授课班级:省颁选修I(B)高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班授课时间:2012年3月21日上午第3节授课地点:高三(2)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知道破坏和睦家庭的行为并懂得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能力目标:提高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父母与孩子间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各人的责任,感受父母无私的爱和期望,为和睦家庭的构建注入积极因素。
【教研课题】内化责任意识的生本理念教学研究【重点和难点】1.重点: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义务2.难点: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境教学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家和万事兴》引导同学探讨“和”对于国家和家庭的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是由学生表演的情景剧《家里的那点事》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家庭存在的问题,并导入知识点一:父母对子女的义务。
二是进行三个问题探究,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并导入知识点二:子女对父母的义务。
三是剖析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事迹,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是总结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增强权利和义务意识,积极构建和睦家庭。
三、巩固新课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堂所悟、所感,以写信、发短信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的有关婚姻与家庭的法律知识,并努力为构建和睦家庭尽力。
课堂实录“构建和睦家庭”探究活力课堂背景《构建和睦家庭》是省颁政治选修I(B)课程《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五《家庭与婚姻》中的第一课。
本节教材内容知识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将法律常识内化为行动,在日常行为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学会用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增强赡养、扶助父母的意识,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构建和睦家庭。
第一环节听歌感悟“和”的重要性导入新课上课前开始播放音乐《家和万事兴》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刚才播放的这首歌大家熟悉吗?生:(“不熟悉”或者“没听到”)师:那没关系,大家看屏幕上的歌词“老百姓都认这个理”,这个“理”指的是什么?”生:“家和万事兴”师:这句话强调了那个字:生:“和”师:和对于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生:国家和谐社会就能安定稳定,老百姓就能享太平师:“和”对于我们的小家庭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生:家庭和睦,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多么幸福美满的一家。
师:可见,“和”重要吗?太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构建和睦家庭》。
(播放“上课课题”幻灯)第二环节情景感受,总结影响家庭和睦的因素师:下面请大家欣赏由我们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家里的那点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剧中的家长都有哪些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对家庭有什么影响?生:表演情景剧《家里的那点事》(表演结束生鼓掌)师:请同学们说说剧中的家长都有哪些行为?生:(有家庭暴力、不闻不问、侵犯隐私、虐待)教师板书师:这些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生:“会破坏和睦家庭,使父母与子女关系破裂”师:是啊,大家看到刚才小明摔门而去时那个样子,估计要和妈妈冷战好几天了,可见要构建和睦家庭,孩子要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应该要摒弃那些粗暴或不正确的行为,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那么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子女有什么样的义务呢?生:(主要的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师:什么是抚养、教育的义务呢?生:(生齐读书本概念)(播放“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幻灯)第三环节问题引发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师:抚养主要是物质和生活上的照料,教育主要是在生活和思想上给予指导。
可见刚才剧中小强的亲生父母将他遗弃了,这是只生不养,而养父母对其不闻不问、行为粗暴,小明的妈妈担心过渡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这些行为都没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都会破坏家庭的和睦。
我们学习了法律常识就要懂得用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就是情景剧中的小强或小明,你会怎么做?生1:“打110”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师:打“110”报警是一种什么办法?生:法律途径师:大家记不记得高一政治生活中讲到国家机构的时候,“110”属于那个部门直管的?生:(含糊不清)师:“110”是属于公安局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公安局又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可见,这位同学说的是寻求谁的帮助啊?生:政府的帮助。
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生2: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调解。
师:这是通过长辈对父母进行沟通、教育来解决。
还有吗?生3:还可以找居委会调解。
师:对了,居委会是我国居民自治组织,具有调解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功能,它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生4:找妇联解决师:妇联又是什么样的组织呢?它是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它进行调解。
生5:忍受师:忍受是不可取的,忍受只会让自己不断受伤害而且也会使父母错误的行为不断延续,所以,我们决不能一味的忍受。
生6:离家出走师:离家出走也是万万不能的,因为离家出走,你就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即使住到爷爷奶奶家,你还是要有回去的一天,住到同学家你给同学带了麻烦,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这都是不可取的,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生7:实在不行了,我们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走法律途径。
师:是的,同学们学习了法律知识,也要学会用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如果要走法律途径,一般可以先到司法救助机构咨询你的案件有没符合起诉的条件、效果如何,离我们这里最近的就是在广达路上司法局旁边有个司法援助中心,可以到那咨询。
师:总之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地行使权力和义务,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以及亲戚朋友、居委会、妇联等和父母调解进行解决;也可以找政府,还可以到法院起诉。
希望大家都能增强维权意识,学会用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是事情总是多变的,假设新的情况出现了。
(播放“假设二”幻灯)假设二:假定情景剧中的小强父母由于某种原因离婚了,小强判给了父亲,小强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直都没有支付生活费,18周岁那年考上了大学,爷爷奶奶无力支付大学学费,小强父母又拒绝支付,小强想通过法律途径讨要生活费和上大学的学费。
师:小强能不能讨到生活费和上大学的学费呢?生1:去法院告他们,索要上学费用?师:以索要学费起诉能成功吗?生2:年满18周岁属于成年人了,起诉学费胜算不大,但可以请求支付未成年之前的生活费,拿这笔生活费去上大学。
(播放《婚姻法》条例)师:可见同学们注意了材料中的条件,不错,懂得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这是走法律途径非常重要的一点,通过假设一的分析我们也知道可以先和父母调解,调解能成功那是最好,既解决问题又不伤和气。
实在调节不了,也不要委屈求全,还是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师:小强借助法律途径拿到了生活费,并且用这笔生活费完成了大学学业。
(播放“假设三”幻灯)假设三:小强借助法律途径拿到了生活费,并且用这笔生活费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他进了一家跨国公司,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是,小强的母亲由于把几处房产抵押做生意亏损了,生活没有着落,这时她想到了儿子小强,就找到小强,要求小强支付给她赡养费,小强想起小时候她对自己没尽过做母亲的义务,于是,他拒绝支付母亲赡养费。
师:小强能拒绝支付母亲赡养费吗?生1:能,因为她之前没尽到做母亲的义务,所以她也没有被赡养的权利生2:不能,因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小强想维护自己的被抚养权那可以通过我们之前介绍的诸多方法,但是不能以以损害父母依法享有的被赡养权受侵害为前提。
师:大家能弄懂这个问题吗?老师是这么理解他们两个人的观点的,首先,认为能的同学是从之前母亲没有尽抚养义务的角度认为她也没有被赡养的权利,他把母亲的抚养义务和被赡养的权利当做一个统一体来理解得。
其次,认为不能的同学是把父母被赡养的权利是和子女赡养的义务当做一个统一体来理解的,那道理哪一种是正确的理解呢?根据权利、义务既统一又具有相对性的原则来分析。
父母履行抚养的义务相对的是子女有要求被抚养的权利,父母要求被赡养的权利相对的是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播放“赡养”的幻灯)所以认为能的同学没有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是既统一又具有相对性的,如果按照认为能的同学的观点,那么,小强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护法权益,可能还会惹上新的官司,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权利与义务是既统一又相对的,所以小强不能拒绝支付母亲赡养费。
那么作为子女是不是每个月付点生活费给父母就算尽到了义务呢?生:师:法律上还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什么义务呢?(播放“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幻灯)第四环节情景感悟,促进情感升华师:寒暑假时学校团委会组织同学们深入社区到孤寡和空巢老人家里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去的时候那些老人们开心吗?生:开心师:据民政部统计,2011年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70%,预计2012年将达到80%以上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很少回家探望父母,父母独守“空巢”因此而产生了心理失调,出现焦虑、抑郁等现象。
这些严重的后果就是因为子女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没能常回家看看,所以将来我们千万别让我们的父母成为空巢一族,记得要常回家看看。
在我们身边有位年轻的姑娘,年轻到了几乎我们可以容忍她撒娇,可是在妈妈身边他的位置却极其重要,有人说,她是母亲的手,她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那片天,是母亲床前的那盏灯,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请大家看看师:播放《2011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视频师:这则视频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呢?生1:我最震撼的是她8岁居然能做那么多的事,我8岁父母还帮我穿衣,喂饭呢?我太佩服她的自理能力了!生2:让我最震撼的是她那么艰难却一直很乐观。
生3:让我最震撼的是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经常想得好好的,做起来坚持不了所以我要好好向他学习永不言弃,认定方向勇往直前。
生4:让我最震撼的是她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读书,生活和学习两不误。
生5:让我最震撼的是她的养父抛妻弃女的行为,太不负责任了……师:这个视频无疑是让人感动的,感动之余我们从父母与孩子间的权利和义务来看看其中的道理。
孟佩杰5岁那年,生父去世。
迫于生活压力,母亲无能力尽抚养义务,将她送人了,说明佩杰的生母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
刘芳英夫妇收养了小佩杰,给了她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当养母刘芳英生病了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
一年后,养父无法忍受艰难的生活离家出走。
养父也没能尽到抚养的义务。
而曾经受过养母抚养的8岁小佩杰毅然承担起了与她肩膀不相符合的重担,履行了子女对父母赡养和扶助的义务。
刚强的母亲瘫痪后脾气也越来越大,孟佩杰就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亲生气,平日里功课再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