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10)

17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10)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分值: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共46分。

1~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1~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已知真空中两点电荷Q与q的作用力为F,现使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并把它们之间的距离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A.F B.4F C.8F D.16F2.为了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小宇做了如下实验: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P1、P2、P3处,发现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小宇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增大而减小B.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增大而增大C.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随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D.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距离无关3.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A.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4.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B. 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C. 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D. P点的场强方向为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5.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固定的负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 点的合场强为零.现将另一正点电荷q由a点沿连线移到c点.在移动的过程中,点电荷q 的电势能变化的情况是()A.不断减小B.不断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7.图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线,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50 V,φb=-20 V,则a、b连线的中点c的电势φc应为()A.φc=-35 V B.φc>-35 VC.φc<-35 V D.无法判断9.将带电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3×10-5J的功,再将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的功,则关于A、B、C三点的电势φA、φB、φc,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φA>φC>φB B.φB>φA>φCC.φC>φA>φA D.φA>φB>φC10.如图,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

已知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板间距为d,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则关于电子在两板间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将板间距为d增大一倍,则电子到达Q板的速率保持不变B. 若将板间距为d增大一倍,则电子到达Q板的速率也增大一倍C. 若将两极板间电势差U增一倍,则电子到达Q板的时间保持不变D. 若将两极板间电势差U增一倍,则电子到达Q板的时间减为一半11.对于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电势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越大,在这两点的电场强度也越大B.两点间的电势差,数值上等于在这两点间移动单位正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C.两点间的电势差与在这两点间移动的电荷有关D.两点间的电势差与在这两点间移动的电荷无关12.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等的两点,但有电势相等的两点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D.初速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13.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14.如图所示,用长L=0.50 m的绝缘轻质细线,把一个质量m=1.0 g带电小球悬挂在均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平行金属板间的距离d=5.0 cm,两板间电压U=1.0×103V。

静止时,绝缘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小球偏离竖直线的距离a=1.0 cm。

取g=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0×104 V/mB.小球带的电荷量约为1.0×10-8 CC.若细线突然被剪断,小球在板间将做类平抛运动D .若细线突然被剪断,小球在板间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5.如图所示,两平行板相距10 cm ,板间有A 、B 两点相距 4 cm ,现将一带电量q =-3×10—4c 的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7.2×10—3J 的正功,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 V ;两金属板间电场强度大小E = V/m ,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 = V 。

16.A 、B 两带电小球,A 固定不动,B 的质量为m ,在库仑力作用下,B 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初始时,A 、B 间的距离为d ,B 的加速度为a ,经过一段时间后,B 的加速度变为a4,此时A 、B 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_.已知此时B 的速度为v ,则在此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一个带电量q =-3×10-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的A 点移到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6×10-4 J 的功,问:(1)点电荷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2)A 、B 两点的电势差多大?(3)若把一个带电量为q =1×10-6 C 的电荷由A 移到B ,则电场力对此电荷做功多大?18. (10分)如图所示,真空中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 =2.0 m 。

若将电荷量均为q =+2.0×10-6 C 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 、B 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C 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 (2)C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19.(12分)一根长为L 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 的带电量为q 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o 角,现突然将该电场方向变为向下且大小不变,不考虑因电场的改变而带来的其他影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5337sin 0=,5437cos 0=),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求小球经过最低点时丝线的拉力.m20.(14分)如图所示,虚线MN左侧有一场强为E1=E的匀强电场,在两条平行的虚线MN 和PQ之间存在着宽为L、电场强度为E2=2E的匀强电场,在虚线PQ右侧相距为L处有一与电场E2平行的屏。

现将一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无初速度地放入电场E1中的A 点,最后电子打在右侧的屏上,AO连线与屏垂直,垂足为O,求:(1)电子从释放到打到屏上所用的时间;(2)电子刚射出电场E2时的速度方向与AO连线夹角θ的正切值tan θ;(3)电子打到屏上的点P′到点O的距离y。

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答案16. 2d mv 2/217 (1)电荷克服电场力做6×10-4 J 的功,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增加6×10-4 J ;(2)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W AB q =-6×10-4-3×10-6V =200 V (3)电场力做功:W ′AB =qUAB =1×10-6×200 J =2×10-4 J.18解析 (1)根据库仑定律,A 、B 两点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k q 2L 2① 代入数据得:F =9.0×10-3 N②(2)A 、B 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 E 1=k q L2③A 、B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 E =2E 1cos 30°④代入数据得E =7.8×103 N/C 方向沿y 轴正方向 19(1) 小球静止在电场中受力如图:显然小球带正电, 由平衡条件得:qE mg =037tan ---------2分故=E q m g43 -------------2分(2) 电场方向变成向下后,小球开始摆动做圆周运动,重力、电场力对小球做正功。

由动能定理:)37cos 1()(2102-+=l qE mg mv ---------4分由圆周运动知识,在最低点时,Eql v mqE mg T F 2)(=+-=向 -------------2分 由③,④得:=T mg2049 -------------2分20解析 (1)电子在电场E 1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1,时间为t 1,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a 1=eE 1m =eE mL 2=12a 1t 21 v 1=a 1t 1 t 2=2L v 1运动的总时间为t =t 1+t 2=3mL eE(2)设电子射出电场E 2时沿平行电场线方向的速度为v y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 a 2=eE 2m =2eE mt 3=L v 1v y =a 2t 3 tan θ=v yv 1解得:tan θ=2(3)如图,设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距离为y 1,离开电场后沿平行电场方向偏移距离为y 2y 1=12a 2t 23tan θ=y 2L解得y =y 1+y 2=3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