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
规模型的有:代码行、数据量、人厌,时等l常见的面向功能的有:功
能模块、特征点、对象点、任务肇元、标准构件等。 3.1.3度量工具(T001) 企业常用的度量技术和工具,如挣值法、偏差分析、控制图、散
万方数据
5
IT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冯群力 西马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22 中国科技纵横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2011(8)
1、量化管理的现状
随着IT项目的快速发展,当前在IT项目管理过程中实行量化管 理正当百家争鸣、方兴未艾。其中较为成熟经典的理论为六西格玛 (6 c))管理体系。六西格玛量化管理是一项以数据为根本,追求近 乎完美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其中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的中文译
昔统计学中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用来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在连
当今,很多国内外的11企业选择采用CMM、CMM喊其它模型
来建立企业的IT项目过程规范,以此来提升IT项目管理的能力:精 确控制产品的范围,保证产品的按时交付,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提 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将IT项目管理过程规范的一 个重要目的就是使管理过程可视化、可量化。虽然许多企业在将识别 出的量化管理方法应用于IT项目管理过程时,但仍然发现了不少问 题。最为常见的有:量化工作的可行性不强。 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总结出了在量化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五个 方面.即量化五要素。并从量化管理五要素中对量化管理方法进行了 分析.建议了_些n企业采用的量化程的度量,才能描述、评价、提高产 品与过程”。所以,要度量,就要明确度量的对象t要度量对象,就要 明确标识度量对象的计量单位t要产生度量结果,就要明确度量方法 (度量技术和数据收集方法)t要评价度量对象,就要明确对比的基 准,通过与基准的比对得出对度量对象的评价-产生了对比误差,就 要有改进方案,就有对改进方案的再评价,从而产生了改进指数。其 中度量对象(Object)、计量单位(unit)、度量工具(T001)、对比基准 (Baseline),改进指数(Improvement)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盯项目量 化五要素。 3.1.1度量对象(object) 企业在识别度量对象时往往是根据所选取的模型或标准中提 出的相关要求去做的,例如:产品项目估算范围和实际范围、时间进 度、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质量要求和质量度量、测试与验收合格率 和同行评审的覆盖率等等。还有些企业量化了识别出的各IT项目管 理过程,建立了各个过程的改进度量对象。当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 的需求识别出更多的的度量对象。 3.1.2计量单位(Unit) 不同的企业对与同一个对量对象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也不尽相 同。简单来分,有面向规模型、面向功能型的度量。例如常见的面向
Engineering
2、IT项目管理中的量化管理领域
根据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涉及到需要量化管理的领域 非常多,从项目前管理和项目中管理以及项目后管理来分,可以分为 估算和度量两大类。估算,顾名思义是以实际统计调查历史资料为 基础,根据项目间的联系及其项目发展规律,间接地估算和预计相关 项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发展前景。度量。则是依据已定的标准来衡量当 前的项目指标与标准之间的差异。 在rr项目管理中,有以下几个领域需要应用估算技术: (1)项目的范围估算 (2)项目的时间估算 (3)项目的成本估算 (4)项目的质量估算 (5)项目的风险估算 (6)项目的采购估算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zh201108004.aspx
科技论坛
冯群力 西马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l()00'2 摘要: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出版的PMBOK(第三版)项目管理理论中并未过多的提及项目管理的量化管理,而量化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基 础性的工作.尤其是在当今的11项目管理中,如果采用了高质量的量化管理,则IT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就会变得“可视化”和“可量化”,从而实现项目 管理的可提高性。笔者在亲身经历的项目实践中归纳总结出在IT项目管理时需要注意的量化管理的领域,以及进行量化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效果,由此 来说明n项1/I管理中使用量化管理的重-tt-性,并列举和分享了一些如何应用量化管理方法进行11项目的管理的经验。 关键字:Ⅱ项目管理量化管理CMM五要素
指导下,由软件开发团体和软件工程学院及Carnegie Mellon大学共同 开发的。后来被广泛的引用到IT领域,特别是IT软件领域。CMM的 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原则对软件开发项目 过程量化监控和研究.以使其达到项目目标。 CMM的本质是在定义、实现、度量、控制和改善进程中的各个 发展阶段,并通过五个不断更新进化的层次来评定项目的历史过程 与现状。五个层次等级为: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 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其中初始级是最低级的 组织,是一个混沌的过程,基本上没有管理制度,表现为过程混乱无 序、几乎没有定义,依靠的是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可重复级层中建立 了基本的项目行为管理、设计管理、费用管理等,但出自于相似项目 的经验。已定义级是比较标准一致的项目过程,已经将软件管理和 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同时整合成该项目的标准过程,整个项目都是 用该标准过程,已管理级是可预测的过程,其特点是对每个项目都 设定质量和生产目标,收集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合成产品质 量有定量的理解和控制,优化级是能持续改善的过程,目标是项目 的连续改进。在该层次存在过程的量化反馈和新的思想、技术的促 进和不断改进。IT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在总体上必然属于这五个 层次中的某一个层次。在框架的不同层次中,CMM需要解决带有不 同层次特征的项目问题。 综上所述在管理电特别是IT项目管理中引入量化管理已是大势 所趋。
Institute)正式发布软件cMMI等,都进一步更新了量化管理体系。 CMM起初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 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它原来是在美国国防部的
4
万方数据
科技论坛
在IT项目的启动和规划阶段需要进行项目估算.而项目执行和 收尾阶段的跟踪监督则离不开度量。优秀的IT项目管理主要针对 项目各要素进行跟踪、度量和改进,通过度量出来的数字分析就可 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有譬t-x寸性地解决方 案。 在IT项目管理中,通常需要度量的项目要素包括; (1)项目进度的度量 (2)项目质量度的量 (3)项目资源的度量 (4)项目干系人生产率的度量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准确度量,及时找出执行情况和计划的偏 差,对项目加以干预和更正。 3、IT项目量化管理的改进和建议 点图、统计抽样等。项目中用于估算的技术有经典的估算方法如德尔 菲(Delphi)法和类比法。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 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 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 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 管理技术。作为估算的结果,德尔菲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 靠。 类比法则适合估算一些与历史项目有真相似的领域、相似的环 境和相似复杂的项目,通过新项目与历史项目的比较得到估算数据。 但是类比法估算结果的会有个瓶颈,就是类比法德精确度取决于历 史项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1.4对比基准(Baseline) 现实中很多企业建立了对比基准。但也有不少企业忽略了对 比基准的建立。有的建立了适当的对比基准.有的只是“拍脑袋”基 准。 3.1.5改进指数(Improvement) 企业在实际对比和度量过程中,产生了对于基准的偏差,并实 施了改进计划。然而改进计划的成功与否,需要再次测量,归纳总结 赶紧指数以度量改进计划的有效性。 3.2项目量化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面对量化五要素的描述和说明我们不难看到,若企业对 识另lJ出的所有度量对象都要在项目中去收集、去度量、去分析,无疑 需要分配不少的资源,相关投入时间与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其实在 企业识别出的大量的需要度量的对象中所真正关注的、而且识别出 来能确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过程改进的重要对象往往只有百分之 二十,即符合经典的“80/20原则”:即百分之八十的量化结果的价值 是来来源于百分之二十的度量对象的收集与分析工作,而其余百分 2JVl-的量化工作只产生了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如果企业没有目的没 有筛选的去进行量化度量。无疑给企业的量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 的浪费。 我们将这种原则具体应用到IT项目量化管理工作中,结合量化 的五要素,并根据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笔者建议在企业遵循—下 步骤改进量化管理工作: (1)明确项目管理中的量化工作, (2)延伸至项目规划和执行B寸’具体细化量化工作内容。 (3)通过项目执行的实际试用,及时纠正度量对象、计量单 位、度量工具、对比基准和改进指数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以保证 量化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4)随着项目的进展、项目管理需求、能力成熟度的提高,通过 对项目中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项目量化管理方法、提高 量化管理的效率。 对于如何识别“80/20”.我们可以采用常用的“敏感性分析.龙 卷风图”和“帕累托图”,笔者在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4、结语 IT项目管理是个不断完善的知识领域,引入量化管理,强化量 化管理.可以使rr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中,用a表示质量特性测量值在总体上对目标 值的差异程度。几个单位西格玛值是表示质量品质的计量尺度。六 西格玛理论有别于其它的质量管理方法就是是依据严格的数据采集 和统计分析,找出误差的根源,并寻求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一般情 况下实施六西格玛包括五个阶段。包括定义阶段(Define),测量阶 段(Measure),分析阶段(Analyze),改进阶段(Improve),控制极 端(Contr01)。五个过程阶段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而是相互有机 的关联在一起。这些过程可以得出六西格玛理论是一种基于数据的 管理方法,强调用数字说话,而不是凭经验和直觉办事。需求是其基 础。经过量化,从而以客观的数据反映现状,引起关注而加以跟进。 后来CMM的出现,即能力成熟度模型,英文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为我们带来更加详细的量化管理的工具盒方法论。以及随 后来同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