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文明施工标准 (2)1.1 现场围挡 (2)1.2 封闭管理 (3)1.3 材料堆放 (9)1.4 生活设施 (13)1.5 安全警示牌及安全标语 (15)1.6 现场消防 (16)1.7 工完场清及成品保护 (19)2 安全管理标准 (20)2.1 三宝四口五临边 (20)2.2 脚手架及卸料平台 (28)2.3 安全用电 (50)2.4 施工机具 (62)2.5 机械设备 (70)1文明施工标准1.1现场围挡1.1.1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
1.1.2围挡高度≥2.0m。
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挡稳固、整齐、美观。
围挡应考虑可重复利用,可使用角钢与镀锌铁皮制成或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不得使用石棉瓦或其它危害健康的材料。
市区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市主城区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设置围挡,其高度不得低于2.5m。
工地围档1.1.3围挡的宣传策划由营销管理部统一制定要求或设计。
1.1.4项目现场各施工单位应分别设置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m。
1.1.5施工作业区、材料堆放区与生活办公区间应相互分开。
隔离措施应采用铁栅栏,高度不得低于1.8m,各区应有明显的标志牌,由生活区进入施工作业区的出入口要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1.2封闭管理1.2.1施工主入口临时大门(1)施工现场大门采用有门柱式的双开大门,规格:门宽≥5000mm,高度≥2000mm,门扇等分,其中一扇设800mm宽人行小门。
(2)材质:大门采用金属角钢做框,做除锈处理,双面包镀锌铁皮。
(3)颜色:大门底色采用白色。
(4)文字组合及其它:门上标志出万科LOGO。
(5)门柱截面积建议采用500mm×500mm,高度2500mm,其中柱帽高200mm。
(6)施工大门口设置施工道路指引牌1.2.2“五牌一图”和安全生产指示牌(1)施工现场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标示。
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其容要齐全,完整规。
现场要有安全标语或宣传栏、黑板报等。
(2)标牌尺寸:标牌应设置为长方形,最小尺寸为1800mm×900mm,可选用钢管和角钢支撑,或镶嵌于墙体。
(3)标牌的材质:项目面板采用有机板,框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
五牌一图(4)安全生产指示牌1.2.3宣传栏、评比栏、曝光栏容包括:危险源告示、平安卡办理、工资发放、班组考核、实测实量数据、劳务合同办理公示、通知宣传、优秀做法照片展览、违章照片展览。
1.2.4门卫室出入口处应有专职门卫人员及门卫管理制度,切实起到门卫作用。
(1)禁止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外来参观学习、联系业务人员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同意,并在门卫室登记后方准入(无证件者拒绝接待);(3)车辆出入,必须经过门卫人员检查,运送货物车辆必须出示运货单,方可通行;(4)车辆载物、行人携带物品出现场时必须自觉接受门卫人员检查,凭出门条放行,出门条由项目经理部审批;(5)现场主要出入大门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未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的出入口,无人值班时出入口要锁闭,值班门卫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和登记以及交接岗手续,妥善保管好出门条。
1.2.5洗车槽施工现场应设冲洗车辆的自动洗车设施,确保出场车辆不得污染市政路面。
污水经过滤后排出。
1.2.6硬地化工地的地面,应采用混凝土地面或其他硬化地面的措施,使现场地面平整坚实。
具有积水可能(如搅拌机作业)的作业区域,应作水泥地面和有良好的排水措施,现场道路应保持畅通。
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道路上不得堆放建筑材料或其它杂物。
工地的施工道路、作业场地(钢筋、木制作和砼搅拌站)应满足以下要求:(1)施工行车道路标准应铺设150mm厚以上的C20混凝土路面(20mm厚钢板或预制成品砼板);有条件的项目优先考虑提前进行小区道路施工,完成路基作为施工行车道路。
(2)雨水较多的地区的施工人员通道应铺设50mm厚以上的碎石(或卵石、石渣、砂子等材料)路面。
(3)生产加工场地及堆场的地面应铺设100mm厚以上的碎石(或卵石、石渣、砂子等材料)地面。
(4)所有硬地面应高于场地100mm以上或硬地边设置良好的排水沟。
(5)对于任何闲置4个月以上的裸露空地应作植草覆盖或设置围墙隔离。
(6)在主要施工道路边加设活动铁围栏或活动铁板分隔施工围与施工道路。
未能设置活动围栏的,可设宽约20mm 黄线明确车辆与行人分流。
在显眼地方贴车速告示,并限制时速不应超过15公里。
硬地化1.2.7排水设施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持畅通排水。
工程施工的废水、泥浆应经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集水池统一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河道、路面。
(1)施工单位用于现场防治水污染的设施,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与其它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2)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3)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排水沟、集水坑、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所有的生活和施工污水、雨水必须经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
排入河流的水源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以防水中漂浮物流入河流,污染河水。
且应按政府的要求,办理排水许可证。
施工现场的沉淀池及隔油池可参考以下做法:(4)施工单位应对污水控制、排放做出相应的年度监测计划,计划应明确:监测的地点和频次、检测方式。
(5)经沉淀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应尽量循环再用于减低工地尘埃的措施上或作冲洗厕所之用。
(6)保护地下水环境。
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污染。
(7)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等措施。
(8)场地积水须定期清理;外围应设有有效的防漏设施,如沟渠、沙包及密封的围板,来防止工地污水流出工地外。
(9)为防止泥土和雨水混和后流入排水道,或流回基坑(槽),工人于下雨或离开工地前,必须以防水布覆盖泥土,尤其是当泥土须要暂存时。
基坑(槽)的开挖及回填应尽量分小段进行,尽量避免在排水道附近暂存泥土,建造中的沙井应遮盖好以防止淤泥流入而产生阻塞。
1.2.8场区绿化工地应尽量做到绿化,彰显“绿色施工”理念。
对工地闲置超过4个月的裸露的黄土应进行绿化,以防治水土流失和扬尘。
绿化1.3材料堆放1.3.1施工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材料堆码要整齐,摆放有序,并挂置定型标牌(标牌尺寸200mm×300mm,标牌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和产地等);标牌挂置要牢固,方向一致,高度相同。
施工总平面图1.3.2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除现场集中存放处外,班组使用的零散的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存放。
所用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挂责任人及相关安全使用须知。
库房位置应远离火源,不得置于高压线下,库照明应选用防爆灯具,库外摆放灭火筒,并贴危险品使用许可证及禁止吸烟的标示。
氧气瓶、乙炔瓶分开放置1.3.3钢材堆放应分批分规格平稳堆于有承托的地面上,减少与地面接触和受潮。
短期不使用的应有防雨措施。
钢管堆放区型材堆放区成品钢筋堆放区钢筋原材堆放区1.3.4木材堆放必须用木枋或钢管架体承托,避免受潮或倾斜。
露天存放且短期不使用的应有防雨措施。
1.3.5大模板存放:大模板存放必须确保安全,堆放形式、堆放高度等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标准执行,以防发生坍塌事故。
大模板存放1.3.6定型模板存放1.3.7定型钢模板存放1.3.8水泥、白灰等粉状材料要分期分批存放于干爽的室仓库。
仓库要有足够木枋承托,再用夹板或适当的物料铺面,堆放高度<2m或根据材料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 (以最低者为准) 。
结构胶及油漆等一般外面包有保护胶纸,存放时应保留保护胶纸原板。
粉状材料堆放区桶装材料堆放区1.3.9管材存放应分类存放,堆放高度<2m或根据管材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 (以最低者为准),两边沿管材底部头、中、尾处应放置木楔,防止管材倾泻。
管材及其配件堆放区1.3.10脚手架及其它支承架存放要分类平堆,并用方木垫好,高度<2m或根据该用品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 (以最低者为准)。
脚手架材料堆放区1.3.11瓷砖必须分批、分规格、色号并保留原有的保护胶纸存放在室仓库,堆放高度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仓库要有充足照明并保持干爽。
磁砖堆放区1.3.12门窗锁、门窗铰链、拉手、龙头等五金配件容易受潮、生锈且价值较高,必须存放于干爽、安全、牢固的室仓库,仓库应有可靠的防盗措施并派专人看管。
小五金堆放区1.3.13坐厕、浴缸、面盆等洁具应分类存放于安全、牢固的室仓库。
洁具堆放区1.3.14砌块堆放1.4生活设施1.4.1办公生活区(1)生活区与施工作业区必须严格分开,不能混用生活区与施工作业区必须严格分开,不能混用。
(2)办公生活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要求稳固、安全、整洁,并满足消防要求,禁止使用竹棚、石棉瓦、油毡搭建。
应采用工厂化的多层移动房(或集装箱),生活区场地必须全部硬地化或绿化。
(3)在建工程不应兼作施工人员住宿场所,设置的职工生活区应与作业区隔离,宿舍应具备良好的防潮、通风、采光等性能,定期更换新的防火设备。
(4)宿舍的标准应符合各地要求,当地方要求不明时,建议按照如下做法:宿舍高度不得低于2.4m,室地面要做硬化处理,宿舍后墙不得搭建在围墙上。
宿舍应设置2m×0.8m规格的单人床或上下双层床,两床之间通道宽度应保持在1.2m以上。
每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12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严禁在职工宿舍打通铺。
(5)按设计架设用电线路,严禁私拉乱接,严禁使用电炉和明火烧煮食物。
(6)工地必须供应达到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并设有保温容器,定点设置,茶具要消毒,严禁作业人员喝生水。
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7)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
(8)施工作业区吸烟须设立专用吸烟室,并挂置标牌。
室应设置烟缸、灭火器和休息用桌椅,并由专人负责清扫保洁。
吸烟室应有防火、通风措施。
办公区生活区宿舍部现场应有除“四害”措施(定期消杀)施工现场应设置吸烟处与茶水间1.4.2食堂工地食堂规模与工程建设规模及用餐人数相适应;工地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所在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安排食堂炊事人员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