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态污染物控制[1]

气态污染物控制[1]


气态污染物控制[1]
2、分类:气体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 吸收。
①物理吸收:溶解的气体不与溶剂中的 某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②化学吸收:溶解的气体与溶剂中的某 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气体平衡压降低。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3、吸收过程的相平衡 (1)气液相平衡
a.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a、吸收液的选择应从下类因素考虑: ①增大对有害组分的吸收,减少吸收液的用量; ②减少吸收液的损失,使其蒸汽压尽量降低; ③粘度小,比热不大,不起泡; ④尽可能无毒、难燃、化学稳定性好; ⑤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易再生可重复使用; ⑥有利于有害组分的回收利用; ⑦尽可能不采用腐蚀性介质,以延长设备寿命。
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 广泛地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例如:SO2、H2S、HF、NOx等。 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吸附净化
使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 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 体表面上,达到气体混合物分离的目的。
效率高,能回收有用组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 制。
磺燃烧的富含 SO2的尾气
始 度3进%的气尾SO气2 浓

含有约为初
始浓度进0气.3%S的O2
尾气

预除尘 和水分
段间冷却 的四层催
化床
填充 床吸 收塔
第二级 催化床
填充 床吸 收塔
PPT文档演模板
单级吸收工艺 二级吸收工艺
SO2单级和二级净化工艺的流程图 催化反应:420~550℃
气态污染物控制[1]
xi----摩尔分数
Ci---平衡浓度
Hi……i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系数,mol/(m3·Pa)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c、传质吸收过程的判断
相平衡过程是质量传递的动态平衡过程。 若气相中溶质组分浓度y高于气相平衡时的 气相组分平衡浓度,即y>yi*则传质过程为吸 收过程;反之,y<yi*则传质过程为解吸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五 、可燃气体组分的燃烧 1、混合气体的燃烧条件 ①混合气体的燃烧 燃烧的条件:⑴含有O2和可燃组分,且在一定的浓度 范围内;⑵具有明火,达到某一点着火点后,产生的热量 可以继续引燃周围的混合气体。 ②爆炸极限范围 与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含尘量、流动情况等有关, 因此并非一个定值,是一个范围。
气态污染物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气态污染物控制[1]
一、气态污染物 有害的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使大气
在成分、气味、颜色和性质等方面发生变 化,危害到生物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存。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 气态污染物控制
气态污染物控制的方法和设备主要有两大类:
➢ 分离法:是利用污染物与废气中其它组分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使 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如:
b.亨利定律:
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 相间的相平衡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b.亨利定律: 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 相间的相平衡关系。 Pi*=Ei·xi 或 Pi*=Hi-1·Ci 或Ci=HiPi*
Pi ----组分分压 Pa Ei ----组分的亨利系数,Pa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应用实例
• 硫氧化合物的污染控制工程 • 室内气态污染物控制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对于易溶气体 总阻力=气膜阻力-------气膜控制
对于难溶气体 总阻力=液膜阻力-------液膜控制
对于中性气体 总阻力要考虑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4、吸收液 在吸收操作中,选择合适的吸收液非常重要。
催化净化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VOCs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Pt (Pd,过渡金属,稀土)/Al2O3 等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催化净化工艺
NOx Combustor
NH3 filter
Mixer
Reactor
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催化净化工艺
• 车用催化转化器
接触冷凝
表面冷凝
PPT文档演模板
膜分离法
使气体混合物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透过特定薄膜,因不同气体具有 不同的透过速度,从而使气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达到分离的效果。
过程简单,控制方便,操作弹性大,能在常温下工作。 目前已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氨气中回收氢、天然气体净化、空气中 氧的富集、以及CO2的去除与回收等。
气态污染物控制[1]
②吸附等温式 常用的有: a、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Longmuir) 用于恒温下,均一表面上的单层可逆吸
附。
q0—吸附剂表面吸满单层时的吸附量g /g a—常数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写倒数关系:
说明1/q与1/Ce呈直线关系,即可求出q0、a
PPT文档演模板
面气膜达到吸附剂表面。 Ⅱ微孔扩散(内扩散)--吸附物在吸附
剂微孔中扩散,直到扩散到孔深处的吸附剂 表面。
Ⅲ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吸附。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四、气—固催化反应 1、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某些物质, 可以极大的提高反应速度。在大气污染控 制中,反应物均为气体,所得产品也是气 体,而所作用的催化剂多为固体,反应属 于气—固多相催化反应。
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石油、食品、轻工及高纯气体的制备 等部门。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冷凝净化
冷凝法是利用气态污染物在不同温度及压力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 压,在降低温度和加大压力下,某些污染物凝结出来,以达到净化或 回收的目的。
特别适用于处理废气度在10000ppm以上的有机溶剂蒸汽,常作 为吸附、燃烧等净化高浓度废气的前处理 。
主要的处理方法:吸收法;过滤法。
电子束照射法
可用于脱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稀释法就是采用烟囱排放污染物,通过大气的输送和扩散作用降 低其“着地浓度”,使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烟囱排放本身并不减少排入大气污染物的量,但它能使污染物从局 部地区转移到大得多的范围内扩散,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使地面污染 物浓度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催化转化
使气态污染物通过催化剂床层,经历催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或 易于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物质。
如:可以用催化氧化法将SO2转化为SO3以回收硫酸; SO2和NOx 均可以用催化还原法净化。
净化效率较高,在净化过程中可直接将主气流中的有害物转化为无 害物,避免了二次污染;但催化剂价格高,操作要求高,难以回收有 用物质。
吸收
吸附
冷凝
膜分离
➢ 转化法:是使废气中污染物发生某些化学反应,把污染物转化 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如:
催化转化
燃烧法
生物处理法 电子束法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PPT文档演模板
吸收净化
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 与吸收剂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 过程。
一部分; ②强选择性; ③高沸点的组分易被吸附; ④便于再生; ⑤价格低廉,易得; ⑥化学稳定性好。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4、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适用范围 ①对于低浓度气体,净化效率比吸收法
高,处理量不宜过大; ②净化有机溶剂蒸汽,效率较高; ③当处理量小时,吸附法较灵活方便。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b、弗兰德利希 指数函数型经验公式 q=k·Ce1/n 或 XT=k·p1/n k—弗兰德利希常数 n>1的常数 将上式两边取对数 lgq=lgk+(1/n)lgCe 或 lgXT=lgk+(1/n)lgp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则由实验数据可得:lgk与lgCe呈线性关 系,斜率为1/n,截距为lgk。
物理吸附—易再生。因为可逆,高温既 可脱出吸附质;
化学吸附—难再生。即提供吸附能,又 提供反应热。
③吸附装置及流程
吸附和再生进行的场所,主要有:固定 床、流动床、沸腾床。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3、吸附剂: 广而言之,所有固体表面都具有吸附作用,但实际上合乎工业要
求的吸附剂必须具有: ①巨大的内表面积,多孔性物质,其外表面只占总表面积的极小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③吸附速率 a、定义: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或单位体积 的吸附层),在单位时间内所吸附的物质量。
吸附速率决定了需要净化的混合气体和 吸附剂的接触时间;吸附速率取决于吸附剂 对吸附质的吸附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b、吸附过程: Ⅰ气膜扩散(外扩散)--吸附物通过表
燃烧法
利用氧化燃烧或高温分解的原理把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可回收燃烧后产物或燃烧过程中的热量。
直接燃烧
热力燃烧
催化燃烧
文档演模板
气态污染物控制[1]
生物处理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