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 &-&・
第 &( 卷" 第 & 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年 # 月
其二, 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为以人为本活动的 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建立在对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进行科学认识以及人的全面发 !" “ 以人为本” 思想内涵的规定性 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以及人 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 因而正确理解以人为 的全面发展理论, 要求人的社会活动必须以人为本。 本的内涵是前提。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解, 关键是对 这是因为, 世界是属于人类的, “ 社会本身即处于社 [ %] “ 人” 和 “ 本” 含义的把握。其中, 对 “ 人” 的把握, 是 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对该思想主体范畴的把握, 而对 “ 本” 的把握, 则是对 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 & ] 该思想本质规定性的把握。 总和” 。人是世界的根本和历史的主体, 世界是能 “ 以人为本” 中的 “ 人” 有三重内涵: “ 现实的个 够被人所认识和改造的, 人是历史的主体。同时因为 人” — — —是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 “ 人民” — — —是群 人类需求的无止境性, 决定了人改造世界是永恒的。 体的, 而不是部分的; “ 人类” — — —是类存的, 而不是 加之人类改造世界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 所以 单纯个人。以人为本思想中的 “ 本” , 是根据、 终极本 人是目的, 是价值。马克思说过: “ ‘ 价值’ 这个普遍 质之义。从本体论意义上讲, “ 本” 指人是现实世界 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关系中产 [ ’] 的根据和终极本质, 即现实世界之 “ 本” — — —人是事 生的。 人类在改造世界和实现人的目的过程中, ” 物的根本, 不再处于边缘位置。它体现了实践论中的 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 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要素; 从历史观的角度讲, “ 本” 指人是历史的根 是 “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 [ (] 据和终极本质, 即历史之 “ 本” — — —人是活动的主体, 的人, 。他要求人的活动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不再对物单向依赖。它体现了认识论中人的主体性 及其能力全面发展; 要求人的社会特性和人的个性自 原则; 从价值论的角度讲, “ 本” 指人是价值的根据和 由发展, 而 “ 不仅在思维中, 而且以全面的感觉在对 终极本质, 即价值之 “ 本” — — —人是社会的目的, 不再 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 最终达到 “ 全面地发展自己的 [ )] 是单纯的手段。它体现了价值论中的人文关怀。总 一切能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育 之, “ 本” 强调人是目的, 人是关键, 一切为了人, 一切 人, 而育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且学生 依靠人。 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所 在本体论上, 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以,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 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 认为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为本。 的本源、 本体、 核心; 在价值论上,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 其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目标和 值取向, 要求尊重人, 解放人, 为了人; 在思想意识上, 现实状况, 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要求以人的价值为尺度对 为本。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 作为 [ !] 。 客观事物和人本身进行主观把握 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更 要育人。而在育人的众多途径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其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这是过程和结果的 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不断对大学生 统一, 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以人 进行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 为本的思想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时代要求 重点,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己任, 所决定的。 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进 其一, 人类社会的实践性, 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 行素质教育。这些目标和内容都与人有关, 都与人的 必须以人为本。人类历史是实践的历史, “ 社会生活 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 都是为了人。所以, 高校学生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理论导致的神秘主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 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 教育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以满足新时期高校和学生 [ #] “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 自身发展的需要。 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 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 $" “ 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 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 人始终是 各种活动的主体, 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人类活动 的长效机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因而必须发 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为中心。作为高校, 就 挥人的主体性, 体现人的目的性。只有这样, 才能实 是以学生为中心,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 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目的和价值。 质、 人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结合历史与现 ・ &%! ・
!"#$% / &’()%*)+,,)*"- *.) /&%0 )11)2* (%,*(*"*(&% $3&"* (+)&/&0(2$/ / -&/(*(2$/ 4&’5 1&’ *.) ,*"+)%*, (% .(0.)’ ,2.&&/
01 23)45
( 67589:7 ’;;<3= >;;3?9,@3:A<:B CD=E<F 1:3G9=H37A,@3:A<:B !"!### ,IJ3:<)
最高目标, 赋予 “ 以人为本” 以科学的内涵, 从而使人 本主义升华到 “ 以人为本” 的科学理论高度。
于继武: “ 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实, 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把 发人的主动性、 积极性,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其二, 以 满足和引导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出 人为本的人, 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有物质需 发点,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把尊重人格、 关心人、 要, 也有精神需要。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满足人 理解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把提高人的素 的物质需要, 又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 任何人如果 质、 实现人的价值、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思想政治 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 [ ’] 。同时, 思想政 教育的目标。当然, 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以学生生活现实为基础, 需要高等学校的各个部门、 各个环节和社会的各个方 治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 以满足学生的利益与需求为出发点, 增强时代性, 强 面共同努力。 !" #$ 树立 “ 以人为本” 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调针对性; 其三, 以人为本的人, 是类的人和具体的人 以人为本,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 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满足单个人的 讲, 就是要在教育观念上人本化, 充分发挥人 ( 包括 需要, 而且还要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 要帮助学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主体性作用, 以学生为本, 切 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 以人为本” 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更新教育观念, 重 !" !$ 创新 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巨大, 甚至 视主体双方的互动, 凸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要 首先, 要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学习、 生活和思想状况, 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 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 了解和尊重学生, 其 形态观,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建立在科学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要充分挖掘人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自我认识、 自我 之上; 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将政治教育和人的 次, 评价、 自我改造。要从人的需要出发, 激发人的兴趣, 综合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 %$ 确立 “ 以人为本” 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融通人的情感, 满足人的需要, 强化和完善自我教育 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关键在于 意识; 再次, 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拓展思想政治 对以人为本规定性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 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营造以 工作, 因此, 教育目标首先要符合受教育者作为人的 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 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 本质特征— — —社会性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增 育的制度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 强阵地意识, 努力扩大社会覆盖面, 贴近社会、 为了社 时间和质量。 会是其工作的重要目标; 其次, 制定教育体系, 应从人 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入手, 以满足人的自然 参考文献: $ 李淮春, 王$ 霁, 杨$ 耕"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 (] " 北京: 中国 性和社会性, 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既要满足学 [ # ] 人民大学出版社, #’’)" 生的需要, 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又能满足 [%] $ 韩庆祥" “ 以人为本” 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实践 [ *] " 河北学刊, 社会的发展需要; 再次, 教育目标的确定, 应有利于促 %++! (&) : )," 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 [ &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发展, 关键是人的精神培育, 所以, 开发人生智慧理应 出版社,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所谓开发人生智慧, [ ! ] 出版社, #’-," 就是要帮助学生培育强大的可以支配生命的精神力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量。这种精神力量以高尚的人格为内核, 以崇高的生 出版社, #’’-" 命境界作为追求目标, 具有真、 善、 美特征的心理世 [)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界。应当指出, 人是有差别的, 因此, 确立思想政治教 出版社,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育目标要注意区分层次, 尊重人的个性和成长规律, [, ] 出版社, #’,’" 因人制宜地开展工作。不仅要对群体有认识, 而且应 [.] $ 马克思" 马克思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 " 北京: 人民出版 对个体有认识。 社, #’,’" !" &$ 丰富 “ 以人为本” 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 卷) [ (] " 北京: 人民 其一, 以人为本是依靠人、 为了人, 也就是说, 人 出版社, #’)+" ( 编辑: 兰和群) 是价值主体与实践主体的统一。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 要结合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