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实验化学1.某兴趣小组以废铁屑制得硫酸亚铁铵后,按下列流程制备二水合草酸亚铁(FeC 2O 4•2H 2O),进一步制备高纯度还原铁粉。
已知:FeC 2O 4•2H 2O 难溶于水,150℃开始失结晶水;H 2C 2O 4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请回答:(1) 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②,H 2C 2O 4稍过量主要是为了抑制Fe 2+水解B .步骤③,采用热水洗涤可提高除杂效果C .步骤③,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H 4)2SO 4和H 2C 2O 4D .步骤③,如果在常压下快速干燥,温度可选择略高于100℃(2) 如图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步骤③中的抽滤和洗涤。
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开抽气泵→a→b→d→ →c→关抽气泵。
a .转移固液混合物;b .关活塞A ;c .开活塞A ;d .确认抽干;e .加洗涤剂洗涤。
(3) 称取一定量的FeC 2O 4•2H 2O 试样,用硫酸溶解,采用由表中数据推测试样中最主要的杂质是 。
(4) 实现步骤④必须用到的两种仪器是 (供选仪器:a .烧杯;b .坩埚;c .蒸馏烧瓶;d .高温炉;e .表面皿;f .锥形瓶);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为实现步骤⑤,不宜用炭粉还原Fe 2O 3,理由是 。
2.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 2O 3、AlCl 3•6H 2O 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 。
(2) 步骤Ⅲ,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 .坩埚洗净后,无需擦干,即可加入Al(OH)3灼烧 B .为了得到纯Al 2O 3,需灼烧至恒重 C .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需预热坩埚钳 D .坩埚取下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 E .为确保称量准确,灼烧后应趁热称重(3) 步骤Ⅳ,选出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 。
①迅速降至室温 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③配制90℃的明矾饱和溶液 ④自然冷却至室温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 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4) 由溶液A 制备AlCl 3•6H 2O 的装置如图:①通入HCl 的作用是抑制AlCl 3水解和 。
②步骤Ⅴ,抽滤时,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的理由是 ;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 。
③步骤Ⅵ,为得到纯净的AlCl 3•6H 2O ,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 。
3.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常将其制备成NaClO2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
过氧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化氢法制备NaClO已知: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ClO2熔点-59℃、沸点11℃;H2O2沸点150℃请回答:(1) 仪器A的作用是;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写出两种)(2) 空气流速过快或过慢,均降低NaClO2产率,试解释其原因;。
(3) Clˉ存在时会催化ClO2的生成。
反应开始时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盐酸,ClO2的生成速率大大提高,并产生微量氯气。
该过程可能经两步反应完成,将其补充完整: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 H2O2+Cl2=2Clˉ+O2+2H+(4) H2O2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通过图2所示装置将少量30% 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应增加一个设备。
该设备的作用是,馏出物是。
(5) 抽滤法分离NaClO2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滤纸被腐蚀,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进行抽滤B.先转移溶液至漏斗,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C.洗涤沉淀时,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D.抽滤完毕,断开水泵与吸滤瓶间的橡皮管后,关闭水龙头4.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含铁的铜屑为原料制备Cu(NO3)2•3H2O晶体,并进一步探究用SOCl2制备少量无水Cu(NO3)2。
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Cu(NO3)2•3H2O Cu(NO3)2•Cu(OH)2 CuO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请回答:(1) 第②步调pH适合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 第③步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其中蒸发浓缩的具体操作是。
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
(3) 第④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第④步,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及控温装置省略,如图1)有一处不合理,请提出改进方案并说明理由。
装置改进后,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时,需打开活塞 (填“a”、‘‘b”或“a和b”)。
(5)为测定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可用分光光度法。
已知:4NH3•H2O + Cu2+ = Cu(NH3)42+ + 4H2O;Cu(NH3)42+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Cu2+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现测得Cu (NH3)42+ 的吸光度A与Cu2+ 标准溶液浓度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准确称取0.3150 g无水Cu(NO3)2,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 mL,加过量NH3•H2O,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620,则无水Cu(NO3)2产品的纯度是(以质量分数表示)。
5.某同学将铁铝合金样品溶解后取样25.00 mL,分离并测定Fe3+的浓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已知:乙醚[(C2H5)2O]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麻醉性的有机化合物,沸点为34.5℃,微溶于水。
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Fe3+与HCl、乙醚形成化合物[(C 2H5)2OH][FeCl4]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化合物解离。
请回答:(1) 操作A的名称是。
(2) 经操作A后,为判断Fe3+是否有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
(3) 蒸馏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4) 滴定前,加入的适量溶液B是。
A.H2SO3—H3PO4 B.H2SO4—H3PO4C.HNO3—H3PO4 D.HI—H3PO4(5) 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6.00 mL。
根据该实验数据,试样X中c(Fe3+)为。
(6) 上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提高该滴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稀释被测试样 B.减少被测试样取量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降低滴定剂浓度6.纳米CdSe(硒化镉)可用作光学材料。
在一定条件下,由Na2SO3和Se(硒,与S为同族元素)反应生成Na2SeSO3(硒代硫酸钠);再由CdCl2形成的配合物与Na2SeSO3反应制得CdSe纳米颗粒。
流程图如下:注:①CdCl2能与配位剂L形成配合物[Cd(L)n]Cl2[Cd(L)n]Cl2=[Cd(L)n]2++2Clˉ;[Cd(L)n]2+Cd2++nL②纳米颗粒通常指平均粒径为1~100 nm的粒子请回答:(1) 图1加热回流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进水口为 (填1或2)(2) ①分离CdSe纳米颗粒不宜采用抽滤的方法,理由是。
②有关抽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应比漏斗内径略小,且能盖住所有小孔B.图2抽滤装置中只有一处错误,即漏斗颈口斜面没有对着吸滤瓶的支管口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D.抽滤完毕后,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以防倒吸(3) 研究表明,CdSe的生成分两步:①SeSO32ˉ在碱性条件下生成HSeˉ;②HSeˉ与Cd2+反应生成CdSe。
完成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eSO32ˉ +=HSeˉ +。
写出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CdSe纳米颗粒的大小影响其发光性质。
某研究小组在一定配位剂浓度下,探究了避光加热步骤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如图3所示;同时探究了某温度下配位剂浓度对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发光性质的CdSe纳米颗粒B.在图3所示的两种温度下,只有60℃反应条件下可得到2.7 nm的CdSe纳米颗粒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要得到较大的CdSe纳米颗粒,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D.若要在60℃得到3.0 nm的CdSe纳米颗粒,可尝试降低配位剂浓度的方法7.某研究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Na2CO3)和氯化铵(NH4Cl)。
已知盐的热分解温度:NH4HCO3 36℃;NaHCO3 270℃;NH4Cl 340℃;Na2CO3>850℃请回答:(1) 从NaCl溶液到沉淀1的过程中,需蒸发浓缩。
在加入固体NH4HCO3之前进行蒸发浓缩优于在加入NH4HCO3固体之后,其原因是。
(2) 为提高NH4Cl产品的产率和纯度,需在滤液1中加入氨水,理由是;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
(3) 测定NH4Cl产品的纯度时,可采用的方法:在NH4Cl溶液中加入甲醛使之生成游离酸,[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标定)进行滴定。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滴定误差,滴定管、锥形瓶均须用待装液润洗B.标准NaOH溶液可以装入带有耐腐蚀旋塞的玻璃滴定管中C.开始滴定前,不需擦去滴定管尖悬挂的液滴D.三次平行测定时,每次需将滴定管中的液面调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附近位置②若用来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使用前未烘至恒重,则测得NH4Cl产品的含量比实际含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用铁屑为原料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 K3[Fe(C2O4)3] }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①Fe(s)+H2SO4=FeSO4+H2↑②FeSO4+H2C2O4+2H2O = FeC2O4•2H2O↓+H2SO4③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已知: K3[Fe(C2O4)3]•3H2O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1) 在反应①得到的 FeSO4溶液中,需加入少量 H2SO4酸化,目的是。
(2) 为从反应③后的溶液得到 K3[Fe(C2O4)3]晶体,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请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Fe(C2O4)3]•3H2O 晶体,请再设计另外(3) 为从反应③后的溶液中得到 K一种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的实验操作)。
(4) 过滤K3[Fe(C2O4)3]•3H2O晶体有关的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