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2
第一节 构成形象
二、形象的元素
形象的组成元素即视觉的元素,即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
形状:指形象的内外轮廓的边缘状和特征。立体形象会因距离、角度
的不同,is在th平e面w上o形rld成’s不同的形状。
大小:指形象的量变。平面形象的大小,表明立体形象间的距离和远 近。
3rd 色彩:指形象的明暗及不同的色相,是人类视觉对光波的反射感受。
9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3、复点 三点以上就可以称为复点。点的靠近与并列,形成线的感觉。三个不 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就可以成为面,三点,成三角形。四点,成四边形。 相同或相似点的数目越多,点越聚集就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空间间隔越小 ,面的感觉性质越强,复点是形象产生的基础。如满天的星斗,就被人们 想象出各种形象。
肌理:指形象内在实质的外在表现,在平面上表现为色块和各种细碎 的纹理。
三、形象的空间
largest economy
形象的变化可以表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观者所处的位置。形象的平面
与立体,既可以表明自身的运动,也可以表明观者的移动。平面上的空间
是人把对客观生活中所存在的空间感受通过形象转化到平面上,可以形成
2.设计中心的突显:同样是由于点的方向性的缺乏,在以点为主的平面 设计中容易出现设计中心的模糊。因此,在此类设计中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设 计中心的突出。我们可以采取增大点的面积增加设计中心点的密集量、削弱 周围环境中点的数量等等来达到突出设计中心的目的。
3.视错觉的利用与规避:在前面一节中讲过点的视错觉,我们设计过程 应该注意发现和利用视错觉的优势,规避视错觉产生的不良效果。
11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
四、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以点为主的平面设计中我们既要看到点的灵活性又要注意点的不稳定 性尽量利用由点的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产生丰富的聚散效果。在设计过 程中有如下问题应该特别注意:
1.画面效果的平衡:由于点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多个点的集聚也可以产 生一定量的图面重力的改变,所以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距离与点的面积的相 互调整来达到画面效果的平衡。
5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3、点的相对性 点的相对性,对于点与线、点与面的区分没有具体的标准,只依赖于
与其他造型因素相对比后产生的结果。一般的描述中点是非常小的面积, 但准确地讲,点是以人的有效视觉范围为准,与视觉有效距离相比l: l500\1000 范围内的物体就可以被我们认知为点。
点的形成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环境不但指图面环境,还与观 察者的有效观察环境有关。
22
10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三、点的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感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点所处的位置, 随着其色彩、明度和环境条件等等变化,便会产生远近、大小等变化的错 觉。
(1)一般明亮的暖色会接近眼睛,而有前进和膨胀的感觉。 (2)同一大小的点,由于周围点大小的不同,就使中间两个点也产生有 不同大小的错觉。左右两图中间的圆点是等大的,由于图左周围的点大产 生对比作用,而感觉中间的点小,相反,图右中间的点则感觉大。 (3)在一个两直线的夹角中,同一大小的两个点,由于其位置不同,距 角尖端的远近不同,便产生靠近角尖之点有大的感觉。 (4)同一大小的两点,由于空间对比关系的作用,紧贴外框之点,较离 外框远之点感觉大,而且具有面的感觉。其原理主要是周围空间对比所产 生的错觉。
> 第二章
平面构成造型要素
1
第一节 构成形象
凡是在平面上留有痕迹都可以称之为平面的形象 ,包括借平面来表现某一特殊距离与角度的立体形象 。无论材料是否能在平面上形成触觉,它仍属于视觉 形象。
w一o、rld形’s象的分类
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 二、形象的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三、形象的空间
largest economy
8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2、两点 由于两点间的张力能引导视宝移动,形成视觉流程。依据小一大、近 —远的顾序,从小到大、如实到虚,视线在两点间移动。面对具有相等力 度的两点时,我们的视线角会在两点之间游移,无法驻足,出现线的感觉 。两个圆点相连,就可以有方向性。两点之中的距离越近,越利于视线的 移动。距离过大,则难以产生吸引力。
4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2、点的形状 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点的真实性与点的几何学定义之间的差
别。生活中的点是看得见、摸得看的实体,是具有面积可能性的,从而, 点也就具有面积的成分。
点的形状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但最基本的形状是圆点、方点、角点及 不规则的点形。
平面设计中的点,越小的点,点的感觉越强,其存在的感觉越弱;越 大的点则越有面的感觉,同时点的感觉显得弱。从点与形的关系来看,以 圆点最为有利,即便形状较大,在不少情况下仍然会认为是点的感觉。
同样大小、同样亮度及等距离排列的点,给人节奏感。依大小序列作 渐变排列的点,给人以韵律感。依点的大小、间隔的疏密作渐变排列的点 ,给人以方向感和三维空间感。
7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1、单点 由于它的刺激性而产生视觉的吸引力,也称为注意力。单点的位置性
很重要。 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可以占据全部视觉空间。 偏上,有下落感、不稳定感,形成视觉的流程。 偏下,画面会有比较安定的感觉,但也易有被人忽略的弊端。 偏右上,会有视线欲飞出画面的感觉。 偏右下,会有落出画面的感觉。 单的方点、角点可以具有方向性,而圆点没有。 点在画面王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比较适合吸引观察力和注意力。
12
13
14
15
16
பைடு நூலகம்7
18
19
20
第二节 基本要素--线
一、线的定义 1、几何学上的定义
在几何学的定义中,线是点移动的轨迹,线是面相 交的交界,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只有位置和长度而不具备 宽度与厚度。
21
第二节 基本要素--面 一、几何学上的定义 按照几何学中的定义,面是线移动 后的轨迹,线的移动方向必须与线构成 一定的角度。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 ; 面没有厚度。
视觉上强劲有力的、面积不大的点,成为内部充实、轮廓明确而锐利 的点。视觉上柔弱轻谈的点,成为空间的延伸、情感的代言人。
6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二、点的特点与性质
点有凝聚视线的作用,当空间中只有一个点的时候,所有的视线点将 聚焦于此,特别是孤立的发光点很容易将人的视线转移过去。
应用在平面上的点指明了位置的特点,而无长度、宽度、厚度,点在 视线的作用中具有求心的紧张性。当画面只有一个点时,我们的视线就集 中在这个点上。而当画面有两个大小相等的点时,我们的视线就在两点间 移动。当两个大小不相等的点时,我们的视线就从一个点开始移动,最终 会停留在另一个点上。当有三个以上的点时,我们的视线就会在三点之间 运动,同时出现面的感觉。
平面空间、立体空间、矛盾空间、幻想空间、多视点空间等等空闻关系。
3
第二节 平面形象的基本要素--点
一、点的定义
点是构成中最基本形态。对于点的描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切形 态的开始,它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并具有矢量化的特性。 1、几何学对点的定义
点是无面积的,在平面上只起提示形象所处于具体位置的作用。 点,移动了位置,视觉也就随之移动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