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模拟题1一、填空题1、 如果电路图的结点数为3,支路数为5,则树枝数为 (2 ),连枝数为(3 ),独立回路数为(3 ) o2、 对于一个无源一端口,可以用一个电阻支路等效;对于一个含源一端口,可以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 源串联的支路等效,或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 源)并联的支路等效。
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幅值).(角频率)、(初相和电压却是(有效值)。
二. 选择题2、如果图2・1中u>0, i>0,则元件实际(B )功率。
A 、发出;B 、吸收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A ) oA 、电压超前电流90度;B 电压滞后电流90度 4、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则① 为(B )3、 电感元件的VCR 用相量形式表示为〃 =jcoLi 则其电压角),而工程中使用的交流电气设备, 名牌标出的电流1、图2J 中,u. i 的参考方向是(A )A.关联;B.非关联A、线电压与线电流的夹角;B、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三.简答题1、什么是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它们之间有啥关系?答:电路外加激励为零,仅由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作用下产生的响应, 称为零输入响应:电路初始状态为零,仅由外加电源作用下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全响应是指非零状态的线性电路,由初始状态和外加电源作用下产生的响应。
全响应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简述树的定义及作用。
答:一个连通图G的树T包含G的全部结点和部分支路,而树T本身是连通的H 不包含回路。
即不存在任何闭合回路,但所有的节点仍相互连通,这样的图形叫树。
一个图的回路数很多,如何确定它的一组独立回路不太容易,利用树有助于寻找一个图的独立回路组,从而得到独立的KVL方程组。
计算题1 •电路如图1,求开关S打开和闭合时的il 和i2o解答:当s打开时,ii=O KVL: i+i2=10V KCL: i2=2i+i;解得:i=2.5A,i2=7.5A 当S闭合时,i2=0 i=IOA, ii=3i=30A 10V ()122.电路如图2,试用结点法或回路法求U, h ,I 》© 解:将0作为参考节点,1节点的电压方程为rr A IL 6 4U i(—+— +—) = ― + ―6 3 23 233 /2 = ^ = 0A2U\ 2 h = - = -A63解得Ui=4V : U=Ui=4V2Q 甲+O 4V3.电路如图3, 大功率Pm ax , 2) Pmax o 解答:将电阻R 断开,求解左边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 端口开路电压为:求: 1)R 取何值时获得最 R 获得的最大功率Uoc=2*10+10=30V独立源置零(电压源短路、 Ro=10+15=25Q所以:当R= Ro=25Q 时,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为10Q 150 可以获得最大功率,P max = =9W+ 10<)2A4•电路如图6,各电流 表的读数(有效值) 分别为Ai : 2A 、Az : 10A 、A J : 12A,求 电流j 和L 。
/4 =/2+/3 =2Z90(,AI = Jl 「+(1;_1丿2 = J22+(12_]O)2 = 2y[2A7 = 7I + /4 =2V2Z45°A《电路》模拟题2、填空题1、如果电路图的结点数为5,支路数为4,则树枝数为 (4),连枝数为(0),独立回路数为(0 )。
2、 对于一个无源一端口,可以用一个(电阻)支路 等效;对于一个含源一端口,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和一个(电阻)串联的支路等效,或用一个电导和一 个电流源并联的支路等效。
3、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幅值或(振幅)、角频率和(初相角),其相量与(振幅)和(初相角)两要 素有关。
W :并联电路做相量图,从电压入手,如图所示图6「12二、选择题1、图2・1中,u 、i 的参考方向是(BA 、关联;B 、非关联2、如果图2・1中u>0, i>0贝J 元件实际(BA 、发出;B 、吸收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B ) oA 、电压超前电流90度;B 电压滞后电流90度 4、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屈仏COS0 ,则e 为(B )A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夹角;B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三、简答题1、简述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全响应的基本步骤。
解答:f(0+)、©0)、时间常数T 计算步骤:1)画出换路前(匸0・)的等效电路(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求出电容电 压uc (0-)或电感电流1L (O-)M(2) 根据换路定律uc(0+)=uc(0-), i L (0+)=iL (0-),画出换路瞬间(t=0+)时 的等效电路(电容用电压源或短路代替;电感用电流源或开路代替), 求出响应电流或电压的初始值i(0+)或u(0+),即f(0+)o 菖 (3) 画出「8时的稳态等效电路(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 路),求出稳态下响应电流或电压的稳态值i (8)或11(8),即f(oo)。
M ⑷求出电路的时间常数s 尸RC 或L/R •其中R 值是换路后断开储能元 件C 或L.由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求得的等效 内阻。
M t ⑸根据所求得的三要素,代入式f(t) = f (8)+ [f(0J - f (8)]「; 即可紂响应电流或电圧的动态过程表达式3、 电容元件的VCR 用相量形式表示为/= , 则其电压图2・1)功率。
2、简要说明单连枝回路的确定方法。
单连支回路一一基本回路具有独占的一条连枝色, 即基本回路具有别的回路所没有的一条支路。
在选定 树后,如果我们每次只接上一条连枝,这样就可以形 成一条闭合回路,这回路是一条连枝和其他有关的树 枝组成的独立的回路。
四、计算题1 •电路如图1,求开关S 打开和闭合时的il 和,2。
解答:当s 打开时,il=OKVL : i*l+i2*i=10V KCL : i2=2i+i;解得:i=2.5A,i2=7.5A 当S 闭合时,i2=0 i=10A, ii=3i=3OA2.电路如图2, 用结点法或回路法求訂2,解:将0作为参考节点, rr A 1 L 9 4〃1(- + — + —)= 一 + —6 3 2 3 21节点的电压方程为解得U.=5V ; U=li —9-Ui3Ui-42① f Y IZD —⑪ 厶+u 一vt一93Q2n+4V图1-IJr(/= —= 2/5 = 8Z45°VY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等于二端网络消耗的 有功功率,即发出的有功功率为32W 。
3•电路如图5,各电流表的读数(有效值) 分别为Ai : 2A> A2: 12A. A3: 10A,求 电流/和L 。
解:并联电路做相量图,从电压入手,如图所示/4 = /2+/3 = 2Z-90°A1 = Jlj+(I ;-I 丿2 = Q+(12-10)2 = 2 屈Z = Z, + Z 4 = 2V2Z-45°44・电路如图6,已知/V = 4Z45°A 求电流/c 和电源 发出的有功功率P 。
解:r=r-;4 “1— +丄=0.5S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jlc=——= 2Z13^VP = 〃/cos0 = 8*4 = 32WIc 2QTj4j4G《电路》模拟题3一、填空题1、如果电路图的结点数为3,支路数为6,则树枝数为(2 ),连枝数为(4),独立回路数为(4 )。
2、对于星型连接的对称三相电源,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线电压等于对应相电压的(巧倍),相位(滞后)30度。
3、正弦量的三要素是(幅值)、(角频率)、和初相角,其相量与(幅值)和(初相角)两要素有关。
二、选择题1、图2・1中,u、i的参考方向是(B ——―°—U +A、关联;B、非关联图2-12、如果图2・1中u>0, i>0,则元件实际(B )功率。
A、发出;B、吸收3、感性负载的VCR用相量形式表示为l) = zi ,则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A )oA、电压超前电流;B电压滞后电流4、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 = 3U p I p cos(jp ,则e 为(A )A、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B、线电压与线电流的夹角三、简答题1、动态元件的独立初值与非独立初值有何区别?简述其计算步骤。
解答:独立初始值就是那些只能根据换路前一瞬间的值、换路时外加激励以及电路的结构和参数求出的初始值,它包括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
非独立初始值需根据独立初始值以及电路结构和参数决定的初始值。
电路中除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以外任何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都为非独立初始值。
计算步骤:1)画出换路前(匸0・)的等效电路(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求出电容电压uC (0-)或电感电流iL(O-)⑵ 根据换路定律uC(O+)=uC(O-), iL(O+)=iL(O-),画出换路瞬间(t=0+)时的等效电路(电容用电压源或短路代替;电感用电流源或开路代替),求出响应电流或电压的初始值i(0+咸u(0+),即f(0+)。
・(3)画出「8时的稳态等效电路(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求出稳态下响应电流或电压的稳态值i(oo)或u(oo),即f(oo)。
(4)求出电路的时间常数・尸RC或L/R,H中R值是换路后断开储能元件C或L, 由储能元件两端看进去,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求得的等效内诅。
.⑸根据所求得的三要素,代入式f(t) =f(8)+ [f(0J-f(8)]e ■即可得响应电流或电压的动态过程表达式2、简要说明如何确定一组独立回路。
解答:在选定树后,如果我们每次只接上一条连枝,这样就可以形成一条闭合回路,这回路是一条连枝和其他有关的树枝组成的独立的回路。
U!计算题1•电路如图1,求开关S打开和闭合时的几和认解答:当S打开时,ii=oKVL: i*l+i2*l=10VKCL: i2=6i+i;解得:i=1.25A42=8.75A当S闭合时,L=0i=10A, ii=7i=70A2•电路如图2,用结点法或回路法求UJ1J2, Z3o 解:将o作为参考节点,1节点的电压方程为"1 1 9 3 1( — + — + 1) =— + —6 3 3 1解得Ui=4V;U=Ui=4Vr 9-Ui 5 .I\ = -------- = — A3 3t/i-312 =------- = 1A16 3(0)3・电路如图3,求:1) 取何值时获得最大功率Pnwc, 2) R获得的最大功率Pmax o解答:将电阻R断开,求解左边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端口开路电压为:Uoc=l*10+5=15V独立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为Ro=10+15=25Q所以:当R二Ro=25。
时,可以获得最大字率,Pmax = ^- = 2.25W4Ro+5V ()1OQ4・对称三相电路如图4,已知U A = 22QZ00 V Z = 20Z45°Q ,求i A及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解:・・・厂U AB =U A-U B =22(X/3Z3O°iAB = U^=22Oy3Z3O»=11V?z_^Z 2OZ450I A =A/3I AB Z-30()=33Z-45(,P = 3UpI P cos^p= 3x220x33xcos【3『一(一15°)]=10890/2 = 1539846W简述叠加定理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