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课程名称: 管理学原理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首先我们要区分社会义务、社会反映和社会责任的区别。

社会义务反映了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指一家公司由于承担着履行特定经济和法律责任的义务而从事的社会活动。

社会响应指公司为应对某种普遍的社会需要而从事的社会活动。

社会责任则是指一个组织在其法律和经济义务之外愿意去做正确的事情并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行事的意向。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组织会去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它认为自己在伦理道德上有责任这样做。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所以要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即使劳动成本降低了,企业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反而还会降低。

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是对企业、国民还是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呢? 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不难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有以下三个情况:
一、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企业利润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所以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

对于有的企业来说: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发展,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发展。

而这就导致了有的企业产生了投机取巧的念头,他们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不顾一切压低产品成本。

前几年三鹿集团奶粉事件正是体现有的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管其社会责任感的现象。

从三鹿集团对自身产品毒奶粉归因和其行业出于自身利益的对其罪行庇护,我们对国家免检产品的三鹿产生了高度的怀疑。

长久以来三鹿给人以负责的态度,其产品也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可是这次三鹿应对毒奶粉事件的举动却将三鹿集团乃至整个奶制品行业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不
是说出来的,其在危机事件中更是得到至关重要的检验。

企业面对危机事件的行动更容易让广大消费者对其作出具有决定性的接受或否定的评判。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该企业的道德,体现了它对待生命、对待公众的态度。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就决定企业的生命是否能够得以长久延续。

由此可以看出,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而忽略社会责任的企业虽然能赚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但是其实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社会责任高的企业经济效益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的组织作用之需要。

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定是诚信的企业。

他们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赢得顾客对企业的信赖,在顾客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善待社会服务社会,在从事公益活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在社会中的声望,创造了一种企业的品牌效应,对于产品的推销和优秀员工的招聘会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

但是有的企业虽然信誉极好,但是企业实际上的发展是没有盈利的,甚至难于维持基本的生计。

就好像诺基亚公司一样,虽然他们他们为顾客着想,提供优质服务,优质产品,让消费者满意,在中国发生各种灾难时能够站出来伸出援手,在消费者拥有极好的信誉,但是由于产品竞争力下降,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不会购买他们企业的产品。

所以如何在保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维持住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也能而且必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协调发展。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企业的领导力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企业
的公信度明显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重新思考商业模式,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中国移动开发农村市场的例子证明,企业能够在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几年前,中国移动决定开发农村电信市场时,遭到投行分析师一致反对,理由是农村地区手机用户少,而且网络建设成本高。

但分析师们的劝阻并未止住移动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

而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农村电信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农村市场不仅给中国移动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实现社会效益,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政府刺激内需的决策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会。

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家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损害它的经济利益。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会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而为企业获取长期利润准备了条件。

从表面上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遵守伦理规范可能带来成本,有悖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基本目标。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遵守伦理规范并不排斥企业追求正当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应尽量去从事既有较高的道德价值又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