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91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掌握国内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理解老年服务相关伦理议题,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标1: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相关基础知识,如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及工作方向;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递送模式等。
目标2:理解老年服务相关伦理议题,如衰弱中的生命尊严,死亡尊严等。
目标3:了解社区及机构背景里的老年社会工作角色。
目标4: 掌握老年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三大板块:知识篇、伦理篇与实务篇。
按照从理论到
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这三大板块逐渐展开,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知识篇部分涵盖了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常识、中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递送模式,核心目标与工作框架,老年友好环境促进等内容,这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在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行业发展前沿以及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要点。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在教学手段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还将采用重点文献选读与分享、实地观察与分享、问题导向式讨论等方式。
伦理篇部分主要围绕生死议题,包括死亡焦虑、生命觉醒、生命尊严和死亡尊严四大主题。
这部分的重点是协助学生识别及理解死亡焦虑在晚年生活中的多重面貌,了解死亡焦虑中的成长契机,理解独立丧失后的生命尊严,以及临终及死亡过程中的尊严。
教学难点是如何在保护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接触并促进反思死亡这样的沉重话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这部分主要借助影像的方式,通过电影片段进行主题式的讨论。
实务篇包括院舍及社区照顾背景下的老年社会工作介绍,以及具体的个案辅导及小组工作方法。
这部分侧重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教学手段包括邀请实务嘉宾进入课堂进行分享,将学生带入实务基地观察学习,并尝试设计服务方案,亲自参与实践。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为本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高度重视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以及与实践的结合;在教授实务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伦理为纬,帮助学生构筑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未来的实务进阶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之知识基础篇
第一节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理论
2.全球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3.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及难点:人口转变理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百年发展趋势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人口转变理论的核心内容,了解并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口老龄化,了解全球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带来的养老服务挑战。
复习思考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及趋势是什么?带来的养老服务挑战有哪些?
第二节中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
1.2000~2005 老年福利政策要点解读
2.2006~2010 老年福利政策要点解读
3.2010~2015 老年福利政策要点解读
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阶段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路与要点,中国老年福利体制类型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不同阶段老年福利政策的要点及其社会背景,理解中国老龄福利体制的基本类型,了解老年福利政策的最新进展,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居家养老服务等。
复习思考题:1. 从谁供给,谁买单,谁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老年福利体制的基本类型。
2. 英国社区照顾政策的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第三节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1.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
2.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脉络
3.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瓶颈
教学重点及难点:老年社会工作的嵌入式发展,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瓶颈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理解中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结构性困境
复习思考题:1. 社会工作如何嵌入中国本土养老服务系统?2. 社会工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是什么?
第四节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递送模式
1.体制内-内生式
2.体制内-契约式
3.体制外-内生式
4.体制外-契约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当前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四种递送模式,政府购买模式的源起、特点、瓶颈等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当前中国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四种递送模式;理解岗位制、项目制、凭单制等特点;掌握不同递送模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复习思考题:分析岗位制购买与项目制购买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第五节老年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与工作框架
1.老年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
2.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及工作方向
3.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马德里政治宣言》与《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2002)的要点;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脉络。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老年社会工作核心目标、工作原则及方向;理解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脉络;掌握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复习思考题:积极老龄化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第六节老年友好城市的概念与评估
1.老年友好城市的概念
2.老年友好城市的评估
教学重点及难点:老年友好城市的概念,老年友好城市评估指标的设计要点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老年友好城市的概念;掌握老年友好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和《衡量城市关爱老人的程度:核心指标使用指南》,选择北京的一个区,进行老年友好城市的综合性评估。
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之生死伦理篇
第一节死亡焦虑
教学重点及难点:死亡焦虑的概念;死亡焦虑在晚年生活中的多重面貌;死亡焦虑如何影响老人的社会互动与生活方式;死亡焦虑的应对方式。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死亡焦虑的概念;识别死亡焦虑在晚年生活中的多重面貌;理解死亡焦虑如何影响老人的社会互动与生活方式;了解死亡焦虑的应对方式。
复习思考题:死亡恐惧,恐惧的到底是什么?如何克服死亡恐惧?
第二节生命觉醒
教学重点及难点:死亡、孤独、自由与责任、生命意义等四大存在性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追求意义的意志及人类的精神性维度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四大存在性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理解全人模型的第四个维度,即,精神性维度或灵性维度
复习思考题:1. 如何理解“解决死亡问题之钥匙,能打开生命之门”?2. 如何协助老人激发生命活力,重塑生命意义?构思特困老年人生活重建的服务框架。
第三节生命尊严
教学重点及难点:独立丧失后的生命尊严;生活辅助机构(养老机构)内社会工作服务需反思的核心生命伦理议题;SOC理论;同一性过程理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独立丧失后的生命尊严;理解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中如何保护及提升老人最基本的尊严
复习思考题:运用SOC理论,尝试设计服务方案,为面临丧失性危机的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第四节死亡尊严
教学重点及难点:临终及死亡过程中的尊严;安宁舒缓治疗与临终关怀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临终及死亡过程中的尊严;了解安宁舒缓治疗与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复习思考题:如何理解阿图葛文德所说的“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第三章老年社会工作之实务实践篇
第一节院舍老年服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院舍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社工在院舍老年服务中的角色与工作内容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院舍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了解社工在院舍老年服务中的角色与工作内容
第二节老年社区照顾
教学重点及难点:英国老年社区照顾政策的发展;国内老年社区照顾的发展历程;整合照料;个案管理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国内外老年社区照顾的发展历程;理解整合照料的概念;掌握个案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老年个案辅导及小组工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多角度老人临床评估与个案管理;缅怀治疗与人生回顾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多角度老人临床评估与个案管理;掌握运用缅怀治疗与人生回顾方法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参与、实务设计与操作。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2.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 老年社会工作.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阿图·葛文德.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 | 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J]. 2012.
5.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11):78-78.
6.民政部发布行业标准.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016
执笔人:徐静教研室主任: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