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主题班会(三四年级用)
学习跆拳道精神之明道德,重修养,知廉耻
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 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 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四 (2)班主题班会 ----2012年12月17日
关于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 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 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
请同学们画一幅你家过 冬至的图画!
谢谢观赏
潮汕冬至吃甜丸
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 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 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 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 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 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 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 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 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 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 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 一个贪心的人,把田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 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 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 “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 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 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 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 三伏”的说法。
各
地
冬
至
的
饮 福建:“冬至暝”搓丸
食 习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潮汕冬至吃甜丸
俗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
一首儿歌。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
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 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 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 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 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 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 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 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 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 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 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 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 的独特意义。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 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 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 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 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 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 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