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旅游论文

民俗旅游论文

兴宁的客家民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 09机械师彭添华 2009095144040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要说到全国各地比较有特色又能充分展现民俗特质的旅游景点肯定少不了兴宁的客家民居。

兴宁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粤东地区最大盆地),毗邻江西省。

全市人中绝大部分为客家人,有部分少数民族,当地民居、民俗和方言都极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

兴宁素有“客家名城”、“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中国足球之乡”等数十个美誉。

兴宁的客家民居,主要分为北山南水两大风格。

兴宁的北边主要是山区,它的建筑以四角楼为主,村子成长方形,二层结构;因为地理关系,村子都傍山而建,一般也有水塘,旧是客家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没有鱼塘的话,要吃鱼就困难了。

据老人介绍,四角楼在修建的时候,花费极为惊人,特别是用于建墙和泥的浆水,用的全是糯米浆!由此建成的墙壁,极为坚固,一般铁钉都难
于钉进。

如兴宁特色古民居何子渊故居等。

四角楼的建造依山傍水、建筑规模宏大。

青山、绿水、小桥与老宅炊烟,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画卷。

四角楼建筑设计独特,布局合理,结构完整,有普通客家民居的共同点,又与普通的客家民居迥然不同,可谓是客家民居建筑上的一大杰作。

四角楼,浓缩了客家建筑的特点,更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南边近似水乡,以围龙屋为主,主体结构是围龙屋,屋前有个禾坪,主要是用于晒谷等农事及红白喜事,禾坪前是口水塘,用于养鱼、洗衣和防火,夏天的时候,它就成了孩子们嬉水的乐园。

大多数村子的前边都有一条用于农田灌溉的小河,小河里有鱼有虾。

屋后有属于私人所有的茂密的竹林,竹林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鸟,与人们和平相处。

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只能采取家族群居,建筑对外封闭、内部敞开的居住地,这就是客家围龙屋。

兴宁市的客家围龙屋规模较大,造型独特,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一大奇观。

兴宁围龙屋有大有小,一般是三栋两横一围屋,正中一大门,两旁一小门。

大的也有多横层、多围层的,其小门也跟着层数增多而增多。

如叶塘黄雀湖黄屋、宁新东兴围攻(九厅十八井)均为三层围龙,合水官塘下黄屋有四层围龙,宁新花螺墩长兴围罗屋计有六层,据知是兴宁市内围数最多最典型的围龙屋。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

大门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