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必须能以安全、舒适和对生态环境无害的交通方式并为所有出行者提供准时、机动和直达便捷的服务。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科学地评价现状和未来城市交通环境的质量, 为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和道路交通建设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它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 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城市生态环境是人工生态环境。

为维护城市生态循环的正常平稳运行, 需要对该环境投入超量的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

因此,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非自给自足” 的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由城市及其郊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三部分构成。

2 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航空水运交通( 航空水运文中略) 组成。

而城市道路交通包括: 公共汽车、货车、客车、摩托车、自行车及行人。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两部分。

3 城市交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3. 1 城市交通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城市交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近20年来, 城市公共交通总量增长了一倍以上。

由此引发了机动车和公交道路的快速增长。

众所周知, 城市交通系统, 尤其是城市公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同时, 该地区的自然植被以及物种的生存环境也遭到破坏。

2) 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大户。

由于城市交通仍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 因此将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或天然气) 。

例如,目前北京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50 万辆,按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消耗200万t〜300万t燃料油。

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 而上述能源的90 %需要由外地输入。

3) 城市交通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 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

大气环境的恶化严重威协着人类的健康。

公路扬尘也是公路两侧附近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因素之一。

4)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地污染着城市的声环境。

尤其是交通干道两侧污染更为严重。

据调查, 有些大城市的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80 dB 。

5) 城市公路路面的硬表面化加重了城市市区的水土流失。

公路的硬表面化虽然防止了土壤的冲刷流失, 但却加重了水资源的流失, 致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补给, 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地面下沉、泉水河流干涸、特色旅游景观遭到破坏。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危害。

3. 2 城市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
1) 为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了保证。

城市交通系统承担了物质资源、信息的转运。

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 节省了运输时间。

2) 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发达的城市交通有利于干线沿线房地产及物业开发, 促进当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同时, 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3) 影响地区物业开发。

交通干线周边地区声环境的恶化也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物业开发。

经研究分析, 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 ,周边的土地价格就会下降0. 8 %〜1.26 % ,
平均为0. 9 % 左右。

4) 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制约经济发展。

由于城市经济规模迅速的扩大, 城市交通圈内外物资及人员交流迅速增长。

若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将产生交通拥挤, 机动车运行时间延长, 城市交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前, 我国城市人口在
200 万以上的城市有11 座, 人均道路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 4 。

当前, 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 将明显地制约经济发展。

4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如何评价道路交通发展, 如何审定规划方案, 这归根到底就是人们关于道路交通发展的价值观念问题, 即人们对于理想道路交通发展与出行环境的追求。

因此,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树立全面的需求观、正确的目的观和科学的资源观。

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基本构想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入手, 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

主要包括评价原则、要素、指标对象、程序、内容及评价方法等。

5. 1 评价原则
1) 积极性原则;2) 定性定量结合原则;3) 公正性原则;4) 因地制宜原则;5) 公众参与原则。

5. 2 评价要素环境影响评价不应仅研究狭义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 而应把社会、
文化、生态、市民等作为统一范畴。

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

根据前述分析, 主要评价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三部分。

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绿化、水质、大气污染、噪声、振动等。

城市交通对社会环境影响包括社区传统、中心区活力、社会公平、地区发展等。

5. 3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选取
5. 3. 1 自然生态环境
1) 空气质量。

主要通过车辆排放超标率、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污染分担率、污染物排放浓度、车辆净化装置安装率等方面来反映。

2) 噪声。

在交通噪声的测试过程中, 可以用累积分布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来表示城市噪
声:
累积分布声级包括L 10 , L 50 , L 90 。

等效连续声级Leq 是声级能量的平均值, 我国采用Leq 作为噪声评价标准。

噪声污染指数L np 是在等效连续声级的基础上, 加上一项表示烦恼度增加的噪声起伏值。

L np = Leq + d , d = ( L 10 - L 50) 。

交通噪声指数TNI 使用本底噪声加上噪声起伏修正值表示, 适用于繁忙交通噪声的描述。

TNI = L 90 + 4 d - 30 。

3) 生态环境影响。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城市交通对城市绿地有较大的影响。

可通过下列指标来衡量上述影响:干道绿化率= 已绿化主次干道长度/ 城市主次干道总长,道路造成绿化指标的变化率, 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人均绿地指标等。

5. 3. 2 经济生态系统城市交通对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时间、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等。

可以定性评价, 也可以量化评价,还可以面向评价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各方面的影响程度。

5. 3. 3 社会生态系统城市交通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包括社会环境、人文背景、
传统价值等。

可以定性评价,也可以量化评价, 还可以面向评价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各方面的影响程度。

如公众出行与居住环境影响衡量指标包括: 临街居民居住满意度、出行满意度、健康影响度、公共交通安全度。

5. 4 评价程序与内容结合上述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价值观、评价准则、对象、范畴等。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程序如下:
1) 城市交通行为概述。

城市交通政策、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等有关交通行为的时限、内容、范围等方面的简述。

2)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的诸方面进行调查及必要的分析。

3)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

通过对城市交通环境现状的了解及分析, 把握未来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 选取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 并注明各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度, 从而决定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

4)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可定量分析, 也可以定性分析或两者相结合。

根据城市交通行为, 如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路线走向、长度、路宽、车道数等重要设计参数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划分、城市性质等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及分析。

5) 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治理对策。

提出合理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验证其效果, 估算其费用。

6) 方案的评价与选取。

总结城市交通行为的环境影响,并在相应的环境影响治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最后以城市交通行为环境影响分析为基础。

立足于高起点, 纵观全局地对城市交通行为方案进行选取。

5. 5 城市交通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城市交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包括定性方法( 专家调查法和民意测评法) 和定量方法(价值分析法、单纯矩阵法、层次分析
法) 。

目前,对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就方法本身而言研究比较成熟, 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6 结语
目前, 我国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规范和实施细则。

因此, 针对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方法、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治理对策等, 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