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十一从盐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实验十一从盐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实验十一 从“盐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实验目的】
1. 了解以“盐泥”为原料,制取七水合硫酸镁的原理和方法。

2. 初步了解七水合硫酸镁的性质和用途。

3. 进一步熟练用酸溶解原料、除杂、蒸发、结晶、过滤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七水合硫酸镁是一种无色、无嗅、有苦咸味、易风化的晶体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医药上俗称“泻盐”。

七水合硫酸镁在超过48℃的干燥空气中,会失去一个结晶水,成为六水合硫酸镁;温度再升至200℃以上,会失去全部结晶水,成为无水硫酸镁。

七水合硫酸镁在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可用于制革、肥料、化妆品和防水材料等。

本实验使用“盐泥”作原料制取七水合硫酸镁。

“盐泥”是一种化工废弃物,含约40%的33CaCO MgCO •,以它制取七水合硫酸镁既可有效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环境、经济效益。

用“盐泥”制备七水合硫酸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酸解
盐泥用硫酸溶解,其主要反应如下
O H 2CO CaSO MgSO SO H 2CaCO MgCO 22444233+↑+↓+=+⋅
铁等杂质也会随反应一同溶解。

为使酸解完全,加入硫酸的量应加以控制,使反应后浆液的pH 值为1左右。

此时,碳酸镁转化为硫酸镁溶于溶液中、碳酸钙则转化为硫酸钙沉淀,留在残渣中。

由于硫酸钙的溶解度较大,所以仍有少量的钙离子残存于溶液中。

2. 除杂
在盐泥的酸解浆液中,主要杂质为+3Fe 、+2Fe 、+2Ca 等离子,本实验采用加入氧化剂(2
2O H 或3KClO )、调节浆液pH 值和煮沸浆液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质。

首先用氧化剂将+2Fe 氧化为+3Fe
O H 2Fe 2H 2O H Fe 223222+=+++++
或 +-++++++=++K Cl O H 3Fe 6H 6KClO Fe 62332
然后,在pH ≈ 1的浆液中加入少量盐泥,调节pH 值至接近6,使+
3Fe 发生水解 +++↓=+H 3)OH (Fe O H 3Fe 323
由反应式可见,随水解的进行浆液的酸度会不断增大,所以必须不断地添加盐泥,同时用力搅拌,以维持浆液的pH 值,使水解反应进行完全,将杂质铁完全除去。

浆料中+2Ca 在-24SO 存在下,可形成4CaSO 沉淀,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将
浆液煮沸,趁热过滤,可同时除去+2Ca
、+3Fe 。

母液经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七
水合硫酸镁产品。

【仪器和药品】
仪器:烧杯(50mL ,100mL ),玻棒,布氏漏斗(20mm ,60mm ),抽滤瓶(10mL ,125mL ),蒸发皿(50mm ),加热装置,小试管(10mm×75mm )。

药品:盐泥,42SO H (3.0mol·L -1),22O H (3.0mol·L -1),KSCN (1.0mol·L -1),HCl (2.0mol·L -1),
NaOH (2.0mol·
L -1),2BaCl (1.0mol·L -1),镁试剂(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溶液,4224O C )NH ((0.5mol·L -1),pH 试纸。

【实验步骤】
1. 酸解
称取干燥“盐泥”5.0g 于100mL 烧杯中,加入30mL 水,缓慢滴加5.0mL3.0mol·L -142SO H 溶液,不断搅拌。

由于反应激烈放出大量2CO 气体,所以滴加硫酸的速度要慢,以免使浆料冒出,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在反应进行到基本无气泡产生时,继续加热煮沸20min 使反应进行完全,得酸解浆液。

检验浆液的酸度,这时应为pH≈1。

2. 氧化除杂
将酸解浆液适当加热,在不断搅拌下慢慢补加“盐泥”(以减量法计量),调节浆液的pH 值接近6,然后加热煮沸至无气泡冒出为止(所用盐泥与前合计,以便计算产量。

由于加热过程蒸发失水,需适当补加,使浆液总体积维持在50mL 左右)。

再加入3%22O H 约3mL ,继续加热煮沸5min 促使水解完全。

趁热减压过滤,再用5mL 沸水洗涤滤渣,收集滤液和洗水于蒸发皿中,检查溶液中+3Fe 是否除净(取滤液0.5mL ,用2滴3.0mol·L -1硫酸酸化,加入1滴1.0mol·L -1KSCN ,如溶液近无色,说明+3Fe 已洗净)。

若未除净,需再次除铁。

(如何操作?)
3. 浓缩、结晶
将收集到蒸发皿中的滤液置于蒸气浴中(或酒精灯上),加热浓缩至表面明显出现晶膜为止(注意加热时火力不应太大,以防止溶液暴沸而溅出)。

取下蒸发皿,室温下冷却结晶,然后减压抽滤,称量,计算产率。

4. 产品的定性鉴定
取产品的一半量,溶于2mL 蒸馏水中,所得溶液进行产品的定性鉴定。

(1) 硫酸根离子
取2滴产品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2滴2.0mol·L -1HCl 和1滴1.0mol·L -12BaCl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2) 镁离子
取2滴产品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2滴2.0mol·L -1NaOH 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1滴镁试剂(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如有蓝色沉淀产生,表示有+2Mg
存在。

(3) 钙离子
取2滴产品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1滴0.5mol·L -14224O C )NH (溶液,观察有无42O CaC 沉淀生成。

(4) 铁离子
取2滴产品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2滴0.1mol·L -1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产品的组成。

【注释】在盐泥中,33CaCO MgCO •占总量的40%;在33CaCO MgCO •中,3MgCO 约占45%(但不同来源的盐泥其组分不同,理论产量应以实用盐泥计)。

【思考题】
1. 从“盐泥”中提取七水合硫酸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 本实验的主要工艺条件是什么?它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可用什么方法把主要杂质铁和钙除去?
3. 酸解、浓缩、蒸发时应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100(%)⨯=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产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