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8寸 三阴交
【病候】
【原文】
《 灵 枢 · 经 脉 》 : 是 动 则 病 : 腰 痛 不 可 以 俯 仰 , 丈 夫 頽 疝 ( 1 ) , 妇 人 少 腹 肿(2),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3), 狐疝,遣溺、闭癃。 【注释】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 下坠。 (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 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 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本经腧穴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 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 (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 募)、期门(肝募)。 足厥阴肝经腧穴共14穴,左右28穴。 重点穴位7个
1、大敦*(LR1)井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足趾本节外侧,距 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1)疝气,遗尿。 (2)月经不调,经闭,崩漏,阴挺 (3)癫痫。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 刺出血;可灸。
足三阴主治比较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主治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脾胃病 肝病
肾病、肺病、咽喉病
前阴病, 妇科病
足厥阴络脉
【循行】
《 灵 枢 · 经 脉 》 : 足 厥 阴 之 别 , 名 曰 蠡 沟 。 去 内 踝 ( 1 ) 五 寸 , 别 走 少 阳 ; 其别者,循经(2)上睾,结于茎(3)。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 2 ) 循 经 — — 原 作 循 胫 , 据 《 甲 乙 》 《 脉 经 》 改 。 (3)茎——指阴茎。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伍
肆
叁
贰
壹
习小本经经
内
题 作
结
经 腧
别 经
脉 络
容
业
穴筋脉
病案分析
患者王某某,男,22岁。 主诉:阴部潮湿、瘙痒半年余。 患者半年前出现阴部潮湿、瘙痒,进行性加重,伴情志不舒,焦虑,舌 红,苔黄,脉弦数。
思考:何病?取何经何穴治疗?
足厥阴经脉
【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 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 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 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1),
【注释】跗上:此经别于足背部分出。
正统本《甲乙经》“跗”作膝,如是,则 经别的部位上移。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 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足厥阴经筋
【循行】
《 灵 枢 · 经 筋 》 : 足 厥 阴 之 筋 , 起 于 大 指 ( 趾 ) 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 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 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 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注释】 (1)上——《甲乙》无。 (2)筋——《甲乙》作经。
2、行间*(LR2)荥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足背侧,当第一、 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1)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 肓,口喎。 (2)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 下。 (3)胁痛,疝气,小便不利,中风。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 出现小肠疝气,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 了血色。
【归纳】
①腰痛 胸胁满痛 呃逆 ②遗尿 小便不利 ③疝气 少腹肿
【主治概要】
肝胆病:胁痛,黄疸,目赤肿痛; 妇科病、前阴病:崩漏,月经不调,带下,淋证,遗尿,癃闭,疝气; 外经病:下肢痿痹,巅顶痛。
【原文】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注释】 (1)颃颡——同吭嗓.此指喉头和鼻咽部。 喉咙则指下连气管部分。
【语译】
1 . 足 厥 阴 肝 经 : 从 大 趾 背 毫 毛 部 开 始 ( 大 敦 ) , 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 (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 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 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 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阴 器;
【归纳】
走向:从足走腹到胸 位置:头—侧腹—下肢内侧中缘 属性:阴经 联系脏器:属肝、络胆,胃、肺、眼、咽喉。 属络关系:属肝络胆 起止穴:大敦—期门 交接关系:上接足少阳胆经,下交手太阴肺 经。
足三阴经循行比较
1.从足走胸 2.下肢内侧 3.交会于三阴交穴 4.8寸以下:厥阴—太阴—少阴
8寸以上:太阴—厥阴—少阴
【语译】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 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 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 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 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 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 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 阴器挺长不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 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 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 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 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足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 (1),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2 . 再 上 行 抵 达 小 腹 ( 急 脉 ; 会 冲 门 、 府 舍 、 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 于胆(章门、期门); 3.再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 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 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 于头顶。 4.其支脉,从目系下循面颊,环绕唇内; 5.另一支脉,从肝部分出,穿过横膈,注于 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