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回家》【教学目标及评价设计】1、掌握切分节奏、能正确演唱休止符、能够听辨旋律,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评价:通过感受、模仿,对比、师生接龙让学生掌握歌曲节奏;用用轻柔、绵长的声音演唱;用旋律线,手势音高、比比谁的耳朵灵等方法唱准歌曲;通过充分地听,各种形式地唱:齐唱,男女唱,接龙唱等形式来达成这一目标。
通过“传话筒”的游戏检测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
2、认识力度、速度记号,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四种小动物的形象跟随音乐有表情地律动。
并在对比、交流、模仿中创编歌曲。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评价:通过“听音乐,猜动物”学会从力度、速度方面欣赏音乐。
通过为小动物选择音乐记号,学会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通过“传话筒”的游戏检测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
3、学会从力度、速度出发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评价:通过欣赏、能根据乐曲特点判断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切分节奏、休止符2.能通过不同力度、速度,形象的动作来表达歌曲意境,并能与他人合作,创编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双响筒、话筒、钢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了吗?今天是动物城举办一年一度运动会的日子,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前来参加,你们听听他们都是谁?生交流师评价:真棒呀 | 真棒. |【设计理念:本课的音乐知识-切分节奏,被巧妙地结合在老师的表扬节奏中,让学生对这一节奏有个初步的感受,降低了音乐知识的理解难度。
】2. 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的角度欣赏、感受音乐特点。
师:说说你是怎么听出来的?预设:速度比较慢,很像乌龟(你是从速度方面感受到速度很慢,就象乌龟在慢慢的爬)师用节奏表扬:真棒呀 | 真棒. |很沉重,就像大象(你是从力度方面感受到很重,也叫很强,就像大象迈着沉稳的步子走来了。
)师用节奏表扬:真棒呀 | 真棒. |像活泼的小鸟在飞,(你是从歌曲的速度感受到速度很快,像小鸟倏地一下飞上了树梢)师用节奏表扬:真棒呀 | 真棒. |像可爱的小兔子在蹦蹦跳(你是从节奏特点出发,感受到小兔子蹦蹦跳跳)师用节奏表扬:真棒呀 | 真棒. |像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那小鸟跳的很轻还是很重)(那你是从力度上感受到小鸟轻巧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师用节奏表扬:真棒呀 | 真棒. |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感受能力真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力都不同,最主要,你们能根据音乐的力度、速度出发来欣赏音乐。
师用节奏评价【设计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能够关注身边的音乐。
本课的歌曲不难,但力度的处理是本课的重点,尤其是音乐记号的运用尤为重要。
那怎样把枯燥的音乐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歌曲中?通过创设“听音乐,猜动物”的情境,用具有鲜明对比的一快一慢、一强一弱、一高一低两条旋律让学生感受到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欣赏音乐,把力度、和速度在歌曲中的表现渗透给了孩子。
】二、感受歌曲1.初听师:仔细聆听,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小动物?2、再听师:他们要去干什么?(回家)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动物回家》。
3、3听师:你们听听小动物们都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回家呢?(你能模仿出歌曲中的节奏么)师评价:真棒呀 | 真棒. |三.节奏练习1、师生接龙读歌词①我们来合作一下,我来问、你来答,按照节奏来读一读小动物是怎样回家的。
(注意速度)(使用双响筒)【设计理念:切分节奏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采用师生接龙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并为接下来的交换打下基础。
】②认识休止符师:你们知道小花猫为什么走路能静悄悄吗?因为他有一位好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听听他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出示课件)③用手势提醒休止符2、交换接龙3、教授切分节奏①小动物的名字有点难是吧,这种节奏就是切分节奏。
老师这节课就是用这种节奏来表扬你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师生强弱对比读③你能用切分节奏读一读咱们这首歌曲中小动物名字吗?4.师生接龙朗读歌词纠正节奏师:小乌龟爬的太慢了,所以他很着急啊,所以把家拖得特别长,才能读出小乌龟这种急切的心情。
孩子们,我们再来试试吧,相信这次你们一定能读得非常正确。
(师用节奏表扬)【设计理念:在“情境+活动”的教学形式中,教学内容被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好比给它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孩子们被它吸引,会主动亲近它,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学习歌曲1、张口莫唱同学们读的这么好,相信唱得也能很棒,不过咱们这次在心里偷偷的随着音乐一起唱,但嘴里不出声,看谁的口型对的最好2、比比谁的耳朵灵——听辨旋律①师:联欢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去,你们能帮他们找到他们各自回家的路么?(课件)请你认真看仔细听②分句教唱、加上手势音高(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设计理念:这两个乐句的演唱,音准方面是难点,如何让学生唱准这两个乐句?我们经过试验认为用手势音高来帮助解决,学生掌握的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
】3、轻声演唱歌词跟随着老师的琴,我们轻轻地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来唱一唱(第一次就唱得这么好尤其是休止符,唱得特别好)(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加上了动作)4、师生接龙(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加上了动作)我们来合作一下,老师提问你们回答,并用动作把小动物表现出来好吗。
5、完整演唱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敢不敢挑战一下,演唱整首歌曲。
五、处理歌曲1、小组讨论,为小动物选择恰当的力度、速度记号师:瞧,它们又路过记号花园: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喜欢的小花,快速选选看!2、小组交流3、力度、速度处理乌龟是慢吞吞地爬——慢速小花猫走路静悄悄的——p小鸭子走路不慌不忙,——中速小鹿一跳一跳的——▼师:咱们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加入动作来唱一唱。
看那组唱的最棒4、完整表现歌曲请起立,注意你的站姿,小男孩小八字步,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小女孩小丁字步,调头挺胸、看谁的小脸笑得最甜谁的声音一定最美。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力度这一知识的延伸。
我设计了“为小动物选则音乐记号”。
本课中的四种小动物各有特点小鹿一蹦一跳、小鸭子摇摇摆摆、小乌龟慢吞吞、小花猫静悄悄,孩子就会从动物的特点出发,来选择不同的音乐记号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传话筒游戏小演唱家们,你们准备好了么,咱们的传话筒游戏开始了【设计理念:为了鼓励孩子积极的表现自己,我设计了传话筒的游戏既能检查每个孩子歌曲演唱的情况,同时让一些后进生和比较害羞的孩子有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喜欢音乐。
并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六、拓展1)二声部轮唱1、师配合原唱示范二声部轮唱。
师:这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此起彼伏地唱起了动听的歌。
2、找规律师:你能找到他们和好朋友是怎样配合的吗?3、体会轮唱在师的指挥下,生与原唱合作,感受轮唱。
4、小组合作二声部轮唱【设计理念: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以上孩子能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在本节课我给本课增加了难度,通过小动物和好朋友们此起彼伏的合作,让孩子初步感受轮唱这一演唱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2)创编歌词1、生根据小动物走路的力度速度特点自由创编。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回到了家。
其他小动物也想加入,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争当小小词作家。
2、加上动作表演【设计理念:这首歌曲音乐形象鲜明,让孩子根据动物走路的力度速度,寻找适当的小动物。
】3.欣赏:《巴巴爸爸过圣诞》动画师:大自然是以为神奇的魔法师,有时候能变出许多美好的东西,有时候也有沙尘暴龙卷风,树木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要多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对德育拓展运用的升华,旨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七、总结师:同学们的音乐感受能力可真强,音乐的世界还有很多的秘密等待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个个都能成为小音乐家,好了孩子们,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慢慢走出教室吧!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实施的教学措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模仿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
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力强。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他们节奏感较强,强熟悉四二拍子,了解强弱规律;能认识乐谱中的每个音符,但音准能力较弱;能辨歌曲中简单旋律,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能够用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做到不喊唱。
但活泼好动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本课让要本着“玩中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本课我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迷人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肢体动作的表现,让学生在不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表演歌曲、唱美歌曲、、创作歌曲、开小小音乐会等形式,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展示孩子们的风采。
效果分析小学音乐效果分析表通过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乐。
首先本课的三个目标基本达成:1、通过感受、模仿,对比、师生接龙让学生掌握歌曲节奏;用用轻柔、绵长的声音演唱;用旋律线,手势音高、比比谁的耳朵灵等方法唱准歌曲;通过充分地听,各种形式地唱:齐唱,男女唱,接龙唱等形式来达成目标一。
2、通过“听音乐,猜动物”学会从力度、速度方面欣赏音乐。
通过为小动物选择音乐记号,学会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并在对比、交流、模仿中创编歌曲来完成目标二。
3、通过欣赏,为这段乐曲选择正确的音乐形象,培养的学生的欣赏能力完成目标三。
其次,学生的演唱演奏效果。
由于是第一课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学生的美好的声音没有被完全带动出来。
在演奏这一环节效果还不错,但只停留在部分好学生的层面,没有关注部分后进生的需求。
再次,从教师教学效果来看,整堂课中,教师教态自然,语言富有亲和力,与学生的互动很轻松自然。
课堂环节设计的很合理,层层渗透,紧扣学生。
学习歌曲方式灵活多样,提出的问题都很有实效性,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应用也很科学适当,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作用。
教材分析《小动物回家》是山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一首作品。
本单元的主题是音乐中的动物,所选取的教学内容都是动物形象鲜明的歌曲或乐曲。
学生通过唱歌、歌表演欣赏等音乐活动,感受不同音乐作品所描绘不同的音乐形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动物回家》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
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描写了四种小动物回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