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年终工作总结【篇一:审计局工作年度报告】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免疫功能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盐城市审计局吴先国(2012年2月10日)一、围绕中心,依法履职,2011年全市审计工作成效显著理、保障和服务民生、制约权力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全市共审计和调查531个单位,累计查出违规资金9.5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9.11亿元;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19件,涉案人员25人,涉及金额1234万元。
同时,全市审计机关提交审计专题报告、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1485篇,被各级领导批示采用783篇次,较好地服务了党委、政府决策,审计的威慑性、预警性和建设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加强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把推动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加强专项审计和专题调查力度,并在各项审计工作中关注政策执行情况。
一是关注财税、金融政策和财政安全。
实施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普通高中债务调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和多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
市审计局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对淮安市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审计,有序组织我市各县(市、区)的交叉审计。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获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务员集体嘉奖”,被表彰为全省现场实施先进单位,赢得市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是关注沿海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政策执行。
全市审计机关跟踪审计临海高等级公路、中小学校舍安全、对口支援新疆资金及建设情况。
在临海高等级公路审计中,市审计局组织沿海县(市、区)局统一实施、同步推进,全程监督项目资金、招标、拆迁、建设等方面情况,在促进节约资金、推进工期、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立足政策层面提出配套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等建议。
省审计厅将该项目评为一等奖,并在盐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的做法。
市审计局对沿海规划编制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分析,围绕完善沿海发展规划、发挥资金效益提出建议。
三是关注土地征用和拆迁政策。
对市区部分征地拆迁项目和资金进行了审计和调查,揭示了市区现行的土地征用及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在配套、制度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抓好整改。
(二)加强财政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效益。
全市审计机关按照“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局“一盘棋”,把各类审计纳入财政“同级审”,推进和完善财政审计大格局。
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更加注重从整体、全局角度监督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和执行,推动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摸清了非税资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社保基金和市政府统筹资金等55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情况,反映了财政收入未及时入库、人为调剂等问题。
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加大了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审计力度,关注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的差异,关注预算安排到位率和支出进度,促进完善部门综合预算。
市审计局重点检查了15个部门的“小金库”和“三公经费”问题,促进了全口径预算编制和预决算公开等工作。
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关注税收征收、解缴入库、基金征收和罚没管理情况,促进地税部门开展了房地产行业税收专项检查。
(三)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改善民生。
全市审计机关坚持民本审计理念,关注民生利益,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市审计专项资金总额235.73亿元,查出违规改变资金用途、未纳入专户管理以及资金滞留闲置等问题金额18.71亿元。
市审计局针对房屋征收、拆迁和房价走高诱发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对市区老小区及易淹工程和部分拆迁安置房、保障房等民生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对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进行审计,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首次对市直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交纳15年以来的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反映了资金增值分配不合理、维修资金使用未惠及广大业主等情况。
针对近年来物价上涨、群众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全面“体检”市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解困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与群众基本生活休戚相关的专项基金,并对市物价局、粮食局、住房保障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审计,延伸关注民生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和行政执法情况, 查处并纠正了侵害群众利益事项30多件。
(四)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促进规范工程管理。
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提高绩效、维护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一是促进节约财政投资。
全市共审结298个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投资额73.28亿元,核减投资额7.36亿元,审计后挽回损失8780万元。
市规划展示馆改扩建工程项目核减率达31.5%。
二是强化关键环节审- 1 -计。
加强对规划、招投标、变更签证以及隐蔽工程等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监督。
市审计局在某国资开发的住宅小区审计中,仅审核铝合金门窗标底价一项,就为政府挽回损失3482万元。
三是加强工程领域专项治理。
自2009年以来,全市连续三年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共对619个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了审计和调查,总投资额208.77亿元,发现233个项目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占项目总数的37.6%;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0.95亿元,占总额的10%;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461条,被采纳426条,促进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76项;受理并查实举报1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人,移送司法机关34人。
四是推行工程审计问责。
市审计局对投资项目中的监理、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和一审单位的失职和不作为进行问责,核减相关款项,进行诫勉谈话,依据职能审核扣减服务费用,有力地规范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
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拓展内容,创新方法,深化成果,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
初步形成了对重点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每三到四年轮审一遍的良性循环机制。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情况首次进入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两办”规定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和《盐城市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工作操作规程》。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展。
全市共对10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6371万元,其中领导干部主管责任3821万元、直接责任2550万元。
审计内容上,将领导干部“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三公经费”列入审计评价范围。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进一步深化。
努力做到成果最大化,在传统审计报告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审计要情和建议性报告,向联席会议提交综合报告,多渠道、全方位、高层次转化审计成果。
在东台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经济责任审计中,立足以点促面,围绕全市各县(市、区)如何在改善机制、加强管理、完善监督和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依法科学履行经济责任服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面对审计工作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压力,面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新任务新挑战,全市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质量建设、绩效审计、队伍建设“三个提高年”活动为抓手,保障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同时,彰显了盐城审计工作的鲜明特点: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来认识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
坚持寓服务于监督,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全市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1070条,被采纳967条,推动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6份、制定整改措施95项,切实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是稳步推进审计转型升级。
把绩效审计和信息化作为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通过绩效审计,全市审计机关促进增收节支5.42亿元,查出非金额计量问题112个,提出绩效审计建议483条,被采纳428条,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审计项目都体现绩效因素”的要求,有两个绩效审计项目在全省评比中获奖。
推进审计信息化,审计现场实施和审计管理两个系统得到深入运用,在信息系统审计、联网审计等方面有了进展。
三是注重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以开展“审计质量建设提高年”为契机,完善制度,创新方法,控制质量。
推进审理、复审、督查等制度建设,推行审计组与课题组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交叉审计、联动审计,全市审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审计决定落实率100%,审计建议采纳率98%。
江苏银宝集团审计项目被评为审计署表彰项目和省优秀项目,在全省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评比中,我市有16个项目获奖。
四是不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创新创优,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工作创新,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机关管理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
市审计局在省厅综合考核中受到通报表扬,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工作创新创优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继续创建并保持省文明行业、市文明行业标兵。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2011年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审计工作的领导水平和组织程度还需提高,特别是科学发展、创新创优和统筹组织力度有待强化。
二是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还需提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和绩效审计工作有待加强。
三是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能力水平还需提高,特别是专业结构、知识层次和素质能力有待强化。
四是执行力还需提高,特别是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和制度、纪律的遵守执行力度有待加大。
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完成2012年审计工作任务- 2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
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意义重大。
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全市审计机关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各项审计工作。
2012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秉持科学审计理念,全力服务国家治理,依法开展审计监督,敢于探索、善于创新、勇于争优,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卫士”。
2012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扣主题主线,突出又好又快,强化监督,优化服务,着力促进政策执行、提高财政绩效、增进民生幸福、规范权力运行,着力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着力促进体制机制制度的完善,围绕“六项重点任务”,加强“五大建设”,在“深化、规范、提高”上下功夫,切实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