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初探
(一)立项依据
1.项目的立项依据
1.1研究意义
有数据显示,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物流环节过多。
其中,“最后一公里”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指客户通过电子商务途径购物后,购买的物品被配送到配送点后,从一个分拣中心,通过一定的运输工具,将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实现门到门的服务。
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并不是真正的一公里,是指从物流分拣中心到客户手中这一段距离,通过运输工具,将货物送至客户手中的过程。
由于属于短距离,俗话称之为一公里配送。
这一短距离配送,是整个物流环节的末端环节,也是惟一一个直接和客户面对面接触的环节,意义重大。
2.目前的研究现状
2.1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国际借鉴
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的解决,国际上有很多做法,常规的做法是先
做零售,当网点布局到一定程度后,再借力网点做快递业务。
在日本,便利店的快递收发功能已非常成熟,人们习惯于到距离家或者公
司最近的便利店收发物件,顺便购买一些日用品,7-11便利店已经成为了日
本快递的存取站点。
在美国,国际快递巨头UPS和联邦快递同样涉足零售业务,主要采取的是
并购模式。
2001年UPS并购了Mail Boxes Etc.(后更名为The UPS Store)数千家门店,2004年FedEx收购了连锁便利店Kinkos(后更名为
FedEx Office),这些门店除了出售日用品外,都同时经营文档处理、打印
复印、照片冲印以及快递等业务。
在德国,主要靠技术手段进行自动化取货,居民小区附近有专门的取货机,可以按照所给的密码自行取件。
2.2、国内配送的现状
网络购物的飞速发展与物流配送的滞后已经严重不匹配后者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每逢年节家电网购卖场京东商城的投诉量总是直线上升而多数投诉都指定同一个方向——送货太慢。
和京东一样当当、卓越也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些专业经营网购的卖场大多采取将货物快递外包出去的做法指定一家快递公司为其经营业务。
遇到大量货品集中付送的时候物流便难免堵塞。
圆通快递2006年5月成为淘宝电子商务配送服务商中的第一家民营快递。
当时圆通为淘宝递送的快件和包裹每天有2000票如今已达每天28万票业务量增长了140倍。
与此同时圆通从当初的1100个网点发展到现在的将近2400
个网点增长了1倍多。
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40亿件,
同比增长52%。
而光“双十一”当天,“三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接收快递量均突破了2000万件,同比增长100%以上。
从此组数据当中我
们可以看到一边是以成百倍的速度上升的业务量一边是物流系统最多数倍
的增长额度两者之间的差额导致网购的递送需求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状况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且在节假日等购物旺盛的季节更加突出。
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的方面。
1.配送服务质量不高。
配送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货物配送的时效性差,即投递员不能在约定的时间窗口将货物送达到客户手中;二是送达的货物被损坏;三是投递员的服务态度差。
其次,为了降低配送成本,目前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硬件都比较差,主要采用电动三轮车作为配送工具。
而三轮车的车厢体积一般较小,投递员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尽量将配送的包裹一次装完。
挤压、超载等问题很严重,既不规范,也不安全。
在天气恶劣时,问题更加突出,包裹的安全性也没法保障。
2.配送信息的可追溯性差。
目前,国内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一般采用人海战术,信息化程度较低。
例如,很多物流公司至今仍然采用多联式单据进行各种功能区块的交接;包裹也只在各区域分拨中心被进行扫描和登记,快递员一般没有扫描终端,货物何时到达客户和客户是否签收等信息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客户、电商或物流公司对配送件进行跟踪。
有时只有用户投诉了才发现该投递的物品没有投递或投递错,甚至丢失了。
可以看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的问题将更加严峻,甚至会阻碍国内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环境下四种逆向物流模式研究倪明图书情报工作第18期2009.9
[2]好又多百货商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初探钟子健现代服务业
[3]物流服务响应速度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分析蔡龙浩科技资讯
[4]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文龙光、余博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第21期作者简介郭道猛1982.8男湖北武汉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专职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情报学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5]赵向阳《顺丰开店“最后一公里”攻坚》《中国经营报》2011年12月
[6]中国网络电视台《世界首创——京东商城地铁自提正式开通》2012年01月24日
[7]《北京首现社区快递收发室:等快递或变成取快递》新华网2011年12月29日
[8]李阳阳《设立24小时公共智能包裹站解决快递难题》星岛环球
网2012年4月14日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内容:
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目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来看,解决“最后一公里”
的收派难题,靠快递公司单方面去做是不可能的。
近年来,包括快递在内的邮政行业也开始尝试与零售业合作,充分利用物业、超市、便利店等的便利条件,拓展服务领域,解决“最后一公里”收派难题。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分析其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目标:
面对快递困局,有针对性分析问题,得出较为合理的建议,通过调查,形成合理方案。
2.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是时间上,快递员和收货人时间不匹配,这就使得快递员很难和收件人约定一个确切的时间,造成双方时间的浪费。
2.是管理上,许多地方规定快递员不准进入。
很多小区、学校等地常将快递员拒之门外,这些地方一般也不提供代收服务,避免出现货物损坏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是距离上,很多自提点和代收点距收件人较远。
城市小区因为不让快递员进入,代收点一般也只能在小区附近的店铺,距离上自然不便。
而农村地区的自提点距离就更远了,能够实现送货到家的村镇更是屈指可数。
4.是利益上,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保证各方现有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快递员和收件人之间的无缝连接。
现有的利益格局由快递公司、快递员和客户三方组成。
后两者显然不愿直接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买单。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3.1解决思路及方案
1.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虽能很好的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但要组建一个地域覆盖面广的物流公司真正的实现网上快速响应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和大量配送网点的建设作为一般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是无此实力的。
实际上全球许多成功的商贸企业都是自营物流亚马逊80是个物流公司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也是全球最大物流公司。
但就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现状自营物流是不现实的。
2.第三方物流联盟
此种模式是多数国内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的物流配送模式。
但此种模式如上分析无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另外利益分配也是困扰联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务、速度、费用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点。
3、第三方小区物流联盟
基于以上两种物流模式的针对性和弊端提出了第三方小区物流联盟模式。
该模式基于中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保留第三方物流模式但省去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快递加盟方式是将小区物业纳入自营或共建配送网点。
a.小区物业可以从包裹的代收代发获取快递公司的管理费其次小区物业几乎不需太多投入便可实现包裹的转存和转发消费者也可以非常容易的通过小区的信息平台获得包裹信息并收取。
b .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成本,传统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将包裹送的高度分散的客户手中,通过将小区物业纳入联盟当中可以将高度分散的客户一定程度的整合到小区转发中心,提高了配送的规模优势和效率,有效的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
c .大件商品直达小区提高了服务质量,以往大件商品需要客户自取,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性。
通过建立小区转发中心使得大件商品直达小区成为了可能。
d .服务响应速度有效提高,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可以有效做到物流的“配”和“送”,从而提高服务响应速度。
3.2可行性分析:
现代小区和村庄大都拥有较为完善的管理部门,即使部分小区、村庄设施不够完善,也可通过连锁便利店、智能快递柜等设施补充,具有较大可行性。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将小区物业作为快递主体,连锁便利店和智能快递柜辅助,已达到全面快速布局的效果,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1. 先期资料的搜集、阅读和评论。
2. 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 总结、论文撰写和成果验收。
预期研究成果:
提出较为详尽,有数据支撑的实施方案。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