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各类题型答题技巧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但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却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尤其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大考在即,此刻想“逐渐积累”已经是不可能了,但答题技巧却可以给你一条捷径,让你快速提分,决胜高考!话不多说,快来看看小星按高考题型为大家整理的各种题型答题技巧吧。
一、语言文字运用011.字音辨析题(1)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2)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3)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022.字形辨析题(1)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2)生僻字一般不会错;【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03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044. 熟语(成语)辨析题(1)逐字解释熟语(成语),运用熟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熟语(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3)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注意】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
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055. 病句辨析题(1)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2)辨析病句的步骤通常是:①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②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③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3)判断病句的标志: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见到以下词语或句式,需特别注意:①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②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③有……组成:有……,由……组成④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⑤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⑥以……即可:以……为宜,……即可⑦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⑧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⑨由于……下:由于……,在……下⑩经过……下:经过……,在……下11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2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3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1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15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16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066.标点符号题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的使用,逐一辨析排除。
07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1)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的思路保持连贯,尤其要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2)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二、科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注重整体阅读,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
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
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
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
细微处要搞清楚。
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第二,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第三,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第四,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第五,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认真读完全文,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的内容,然后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结构的句子,并用笔画出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011.概念词语理解题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画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022.句子理解题(1)首先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2)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然后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3)最后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033.信息筛选题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对选项进行筛选。
原文内容要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要与题干能构成因果关系。
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044.要点概括题(1)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2)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4)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间存在矛盾内容,二者必有一错。
055.推断想象题找出推断的根据。
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
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的区别。
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注意】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做其余三道选择题。
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要排除表述绝对的选项)。
有时可以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三、文言文阅读纵观历年高考文言文,不难发现,文言文的选段主要源自以下书籍:“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孟子》、《韩非子》、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世说新语》、《梦溪笔谈》、《聊斋志异》等。
同学们如果有余力,平时可以多翻翻这些古籍的译本,里面的一些小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也算是一种阅读积累。
但到考场上,不管这段文言文你有没有看过,针对考试,你都需要知道一些应答技巧。
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
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做题时,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
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
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011.文言实词题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
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
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022.古今异义题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033.文言虚词题先回忆所学课文中该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段的整体意思和上下句的意思,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的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从而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044.信息筛选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以考虑。
055.性格表现题先找不能表现出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要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
066.内容归纳题找出选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记得要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经常只存在于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或者无中生有等。
077.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也要注意联系全文。
【注意】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有一些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属于通假或者词性活用。
四、古诗文阅读011.文言文翻译题(1)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
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
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填的必须填上,不论自己答对还是答错。
(2)其次,文言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不要意译。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等情况。
022.诗歌鉴赏题(1)整体把握。
①首先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②然后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③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④诗题、描述、议论、抒情的目的要一致。
(2)常用技巧和主旨作用分析。
①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②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③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④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⑤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⑥作用和意义有: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⑦古诗鉴赏表述的常用句式有: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点,表现(突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万能答题公式。
①特定形象解读类=指出形象+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应包括三个要点:a.阅读诗歌,根据题目所指定的范围,找出相关的诗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