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比较与分析
【摘要】 总结了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各种解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一种适用性强,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新解法—新两阶段的解题思想和步骤,并通过初等行变换对单纯形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关键词: 新两阶段法;换基迭代; 单纯形法; 初等行变换
1.问题的提出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一般表示形式为:
112211112211211222221122
12,max(min)(,)(,)(,),,0n n
n n n n m m mn n m
n z c x c x c x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x x x =++++++≤=≥⎧⎪+++≤=≥⎪⎪⎨
⎪+++≤=≥⎪≥⎪
⎩
由于有的线性规划问题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有的求“最小值”;约束条件中数量约束部分有的为“等式”约束,有的为“不等式”约束,故在解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时,除图解法外,通常先规定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然后给出标准形式的解法。
在此我们规定,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标准形式为:
112211112211
21122222
1122
12,max ,,0n n
n n n n m m mn n m
n z c x c x c x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x x x =++++++=⎧⎪+++=⎪⎪
⎨
⎪+++=⎪≥⎪
⎩
且:0(1,2,
)i
b i m ≥=
2.新两阶段法
以往,根据标准形式的不同形式的不同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解法。
常用方法有:单纯形方法,大M 法,两阶段法及对偶单纯形方法等等。
在吕为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种新解法》【1】
一文中,给出了适用性强,便于理解和记忆
的新解法——新两阶段法,下面我们结合例题介绍其解题方法和步骤: 例1: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123
123123
13max 428228212..230(1,2,3)
j z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j =-+-++≥⎧⎪-+≤⎪⎨
-=-⎪⎪≥=⎩
1. 标准化
新两阶段法标准化时必须引入m 个松弛变量,若某约束条件在原始问题中为等式约束,引入松弛变量的系数为0.因而标准形中共有n+m 个决策变量。
例1标准化为:
123
12341235136max 428228
212..2030(1,2,,6)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j =-+-++-=⎧⎪-++=⎪⎨
-++=⎪⎪≥=⎩ 显然标准形中无现成单位阵作初始可行基,可以采用大M 法或两阶段法先找出第一个单位阵作可行基,而用新两阶段法相对简单一些。
2. 列表
表1:
其中第一行为标准形式目标函数中各决策变量系数的相反数和常数,最后一行为虚拟检验数行,即是松弛变量系数不等于1的各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系数不等于1的各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系数的相反数之和。
表2
:
若表1得到的虚拟检验数行所有元素均为0,说明松弛变量系数恰为单位阵,可取其作初始可行基;若有非0元素,需进行换基迭代;若无负虚拟检验数,且不全为0,说明该线性规划问题无可行解。
取表1虚拟检验数行最小者-3<0,根据单纯形法选取主元,换基迭代的表2, 表3:
继续迭代得表3,因其虚拟检验数均为0,即出现单位阵作为可行基,去掉最后一行,继续换基迭代,得表4。
表4:
表4所有检验数均大于等于0,所以为最优单纯性表,即例1的最优解为:
1235,11,13x x x ===
最优值为:
max 11z =
3.对单纯形法的改进
通常我们用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往往计算过程复杂易出错,于是我们通过对系数增广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来对单纯行法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讲述这个改进方法: 例2:求解
123
1234123513min 3211423..210(1,2,,5)
i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i =-++-++=⎧⎪-++-=⎪⎨
-+=⎪⎪≥=⎩ 首先,对系数增广矩阵做保持可行性的初等行变换:
121101132010103001212412013010011010011201001201001201001⎡-⎤⎡-⎤⎡-⎤
⎢⎥⎢⎥⎢⎥--→-→-⎢⎥⎢⎥⎢⎥⎢⎥⎢⎥⎢⎥---⎣⎦⎣⎦⎣⎦
然后,安排初始单纯形表如下:
于是,得到最优解*
(4,1,9,0,0)T x
=及最优值*2z =-
而该例用书上的大M 法进行了3次迭代才得到最优解;用两阶段法进行了2次迭代才完成了第一阶段,然后进入了第二阶段,又进行了1次迭代才求得最优解。
4.各解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常,根据标准形式的不同形式的不同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解法。
教材中给出的方法有:图解法,单纯形方法,大M 法,两阶段法及对偶单纯形方法等等。
每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现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i.
图解法:
优点:简单直观,有助于了解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基本原理 缺点:当变量数多于三个以上时无法求解
ii.
单纯形法:
优点:解法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1.只适用于标准形约束方程组系数矩阵A 中含有现成的m 阶单位子阵为初始可行
基的情况, 2.计算步骤繁杂;
iii.
对偶单纯形法:
优点:解法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只适用于一小部分无现成单位阵的情况;
iv.
大M 法
优点:适用于所有的线性规划模型,
缺点:1.需引用人工变量,使计算量大幅度增加,
2.使用大M 法时事先无法确定M 究竟多大才能保证人工变量出基,手算时工作量大
3.上机计算时,选取过分大的M 会使计算产生困难或误差;
v.
两阶段法
优点:适用于所有的线性规划模型,
缺点:当第一阶段完成进入第二阶段时,需重新计算检验数才行,使计算量和计算难度
增加。
vi.
新两阶段法 优点:
1. 通用性强,适用于所以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
2. 克服了大M 法中M 无法确定,决策变量增加,检验数难于计算等弱点。
3. 两个阶段所用的换基迭代及判优的方法前后一致,连贯性强,便于理解,记忆和计
算。
4.方法简单统一,适用于计算机编程。
缺点:计算过程还是比较繁杂,计算效率不是很高。
vii.单纯形法的改进方法
优点:
1.在于寻求初始可行基时,思路清晰,不需要引用人工变量,方法简明。
2.借助于线性代数的初等行变换。
在进行主元选取时,通过改进入基变量的选取准
则明显提高了单纯行法的计算效率。
缺点:不易寻找对系数增广矩阵做保持可行性的初等行变换
5.参考文献
【1】吕为,赵佳因,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种新解法,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1)
【2】申卯兴,许进,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的直接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30):【3】申卯兴,宁振民,郝彩丽,线性规划单纯形法的改进与教学,中国企业运筹学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4.26
【4】李阳,熊令纯等,求解线性规划的一种单纯形矩阵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43(17)
【5】《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