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复垦方案评审编制要求(国土资源部)

土地复垦方案评审编制要求(国土资源部)


概念分析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根据某种利用方式的特定要求, 根据某种利用方式的特定要求, 确定最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 确定最适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研究土地对某一现状用途或预定 用途的适宜程度, 用途的适宜程度,是指某块土地 针对这类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 针对这类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 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 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做 出等级的评定 。
动态投资
在静态投资的基础上测算 说明相关费率的选取标准 制定动态投资阶段提取计划
保障措施
资金保障
来源、提取方式、 来源、提取方式、使用计划和方式
土地复垦监测
破坏情况、复垦目标、复垦标准、 破坏况、复垦目标、复垦标准、复垦措施
公众参与
对复垦目标、标准等认可; 对复垦目标、标准等认可;权属人意见和影像资料
关键内容要求
土地破坏情况 复垦目标 复垦方式 复垦投资
包括具体投资的测算和投资保障 已破坏土地分析:应当说明项目 包括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和复垦标 已破坏土地分析: 、工程设计和 包括土地复垦措施、 包括土地复垦措施 措施。 措施。 区内目前已经破坏、 。其中工程设计 准两部分。 区内目前已经破坏、废弃的土地情 准两部分。 工程量测算三部分。 工程量测算三部分 和工程量测算是在复垦措施的基础 况,包括破坏类型、破坏程度、面 包括破坏类型、破坏程度、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应当在工程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明确评价范 上进行的。 上进行的。 积、已复垦土地面积及复垦后利用 量测算的基础上, 量测算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定额标 评价单元、评价因子、 围、评价单元、评价因子、评价方 类型、 类型、以及未复垦的破坏土地面积 , 土地复垦措施应当体现针对性, 土地复垦措施应当体现针对性 准进行编制,要求依据充分, 准进行编制,要求依据充分,过程 评价过程、 法、评价过程、各评价单元复垦后 及破坏类型。 及破坏类型。 落实到具体地块。 落实到具体地块 地类及面积。此外, 首先按照土地破 地类及面积。此外,对评价范围内 完整,结果足额。并进行动态投资 完整,结果足额。。 坏类型、 坏类型、程度和复垦后的利用方向 不能复垦的土地, :是对尚未发生 拟破坏土地预测: 不能复垦的土地,应当进行充分论 拟破坏土地预测 测算。 测算。 划分单元,然后对每个单元提出复 划分单元, 的破坏情况进行事先预期。 的破坏情况进行事先预期。应当提 证。 投资保障要求复垦责任人对复垦 垦措施。要求复垦措施经济可行, 垦措施。要求复垦措施经济可行, 出明确的预测方法、相关参数、 出明确的预测方法、相关参数、完 复垦标准: 、计提、使用和管理等 复垦标准:应当覆盖全面 。结合项 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投资的来源、 投资的来源 计提、 整过程, 整过程,最终结论应当包括土地破 目区实际情况 ;符合复垦义务人的 进行明确说明。 进行明确说明。 工程设计和工程量测算, 工程设计和工程量测算, 坏类型、面积、程度和时序。 与土地 坏类型、面积、程度和时序。不同 经济承受能力 。 复垦措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开采方式的预测又有很大差别。 开采方式的预测又有很大差别。。
复垦措施适宜性分析
复垦措施 工程设计 + 面积 工程量测算
复垦措施
土地破坏类型 土地破坏程度 复垦措施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 项目区实际情况
复垦措施
复垦措施分类 露天开采 工程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区 内蒙古草原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丘陵区 井工开采 尾矿库 配套设施 道路工程 灌排工程 土壤改良 生物化学措施 植物品种选择 管护 平原区 西北沙化、 西北沙化、荒漠化
确定破坏土地复垦后的利用方向, 确定破坏土地复垦后的利用方向, 即复垦模式的过程, 即复垦模式的过程,从而为矿区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使 矿区用地结构更为合理, 矿区用地结构更为合理,甚至优 于破坏前的土地利用状态。 于破坏前的土地利用状态。
因地制宜原则与农用地优先 主导因素的原则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一般过程 实际造成破坏的范围。 实际造成破坏的范围。即根 综合分析原则 据土地分析和预测进行, 据土地分析和预测进行,大 动态性和持续发展 露天采矿:采区边坡、 露天采矿:采区边坡、采区 于或小于项目区 。可能存 (1)评价原则 ) 类比分析及后评价原则 平台、 平台 采坑底部、 在污染的, 、采坑底部、 在污染的,还应将污染影响 排土场边 坡、 (2)评价对象及范围 ) 区包含在内。 排土场平台、临时储土 区包含在内。 排土场平台、 场、迹地;如果有选矿工艺, 迹地;如果有选矿工艺, 自然因素 (3)评价单元还应有尾矿库平台、边坡、 ) 还应有尾矿库平台、边坡、 人为干扰因素 (4)评价因子滩面等 社会经济因素 ) 井工开采:将土地利用现状、 井工开采:将土地利用现状、 政策因素 土地破坏类型和程度等结合 起来划分评价单元
土地复垦方案 评审要点及深度
主要关注点
土地破坏的面积、类型、时序是否真实; 土地破坏的面积、类型、时序是否真实; 复垦后地类及复垦标准是否合理; 复垦后地类及复垦标准是否合理; 复垦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复垦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复垦投资是否测算充足,是否有保障。 复垦投资是否测算充足,是否有保障。
基本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 土壤及植被情况 开采工艺和生产工艺流程
土地破坏分析与预测
已破坏土地分析 土地破坏 拟破坏土地预测 井工开采 露天采矿
已破坏土地分析
对象: 对象:
针对项目区内已经存在的破坏土地,在实 针对项目区内已经存在的破坏土地, 地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已破坏土地情况。 地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已破坏土地情况。
拟破坏土地预测
对象: 对象: 生产建设活动现在尚未造成破坏的土 地。 目的: 目的: 通过预测生产建设活动破坏土地的情 实行预先干预、 况,实行预先干预、事先明确复垦责任 和义务。 和义务。
拟破坏土地预测
要求结果: 要求结果:
拟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 拟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 拟破坏土地利用现状及面积; 拟破坏土地利用现状及面积; 预测依据、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 预测依据、预测方法和预测参数; 拟破坏土地类型、程度及面积; 拟破坏土地类型、程度及面积; 土地破坏时序预测。 土地破坏时序预测。
已破坏土地分析
要求结果: 要求结果:
(1)已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及程度; )已破坏土地的破坏类型及程度; (2)各种破坏类型的土地面积及汇总; )各种破坏类型的土地面积及汇总; (3)已破坏土地的复垦现状,主要包括复垦的面积、时间、 )已破坏土地的复垦现状,主要包括复垦的面积、时间、 复垦主要措施及实施效果等。 复垦主要措施及实施效果等。 (4)将项目区内已破坏、未复垦的土地纳入土地复垦方案 )将项目区内已破坏、 复垦范围。 复垦范围。
拟破坏土地预测(井工沉陷开采)
要求: 要求:
(1)根据开采工艺,按照“近细远粗”的要 根据开采工艺,按照“近细远粗”
求,分别对首采区(盘区)或首采工作面进行、复 分别对首采区(盘区)或首采工作面进行、 垦方案剩余服务年限内、 垦方案剩余服务年限内、矿区开采年限内的土地破 坏进行预测。 坏进行预测。 ),分煤层进 (2)预测应当按照采区(或盘区),分煤层进 )预测应当按照采区(或盘区), 行。
(3)各单元对其复垦后地类的限制性因素。 )各单元对其复垦后地类的限制性因素。
复垦标准
按照不同破坏类型分别提出复垦为不同地类的复垦 标准 复垦标准应与项目区的自然现状情况、拟采取的复 复垦标准应与项目区的自然现状情况、 垦措施等相联系 复垦标准应当量化,具有可考察性; 复垦标准应当量化,具有可考察性;同时复垦标准 应当经济可行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一般过程 (5)评价方法 : ) 复垦结果应当明确: 复垦结果应当明确
(2)复垦后的地类及面积; )复垦后的地类及面积; (3)复垦工作的时序安排; )复垦工作的时序安排;
极限条件法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指数法
仍应当以自然评价为 指数法和极限条件法 (1)能复垦的破坏土地范围、面积及分布; ) (6)能复垦的破坏土地范围、面积及分布; , )评价结果及分析 基础,在此基础上, 基础,在此基础上 结合 再用社会经济因素和 简易评价法 政策调整因素进行调 整。
服务年限
采矿类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的服务年限应当与采矿 许可证批准年限保持一致。其中, 许可证批准年限保持一致。其中,对于开采年限超 过30年的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应当以 年为标准, 年的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 年为标准, 年的项目的土地复垦方案 应当以30年为标准 考虑采区(盘区)或工作面的完整性, 考虑采区(盘区)或工作面的完整性,合理确定复 垦方案的服务年限,可以略高于或低于 年 垦方案的服务年限,可以略高于或低于30年。 建设项目以复垦工作实际需要的时间作为服务年限。 建设项目以复垦工作实际需要的时间作为服务年限。
拟破坏土地预测(井工开采沉陷)
预测结果分析: 预测结果分析: 各阶段开采土地沉陷等值线图 全采区开采土地沉陷等值线图 不同沉陷深度的土地面积 裂缝可能发育的区域 沉陷稳定的时间预测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方案中起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土地复垦适宜性评 价,将“破坏”与“复垦”联系起来,进而 破坏” 复垦”联系起来, 形成有机的整体。 形成有机的整体。
复垦投资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 土地复垦费 使用、保障方式 使用、 渠 源
土地复垦工程量测算 + 相关定额标准 动态投资 静态投资
静态投资
依据工程量进行测算 相关定额标准应当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费用构成应当合理, 费用构成应当合理,已列入主体工程的费用应当排 除 包括管护的相关费用 费用测算结果应当满足复垦需求
评审要求
整体要求
对土地复垦方案性质、 对土地复垦方案性质、架构和合理性 的把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