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
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一、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6月1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
然而,在2001年的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一位年仅12岁的孩子,却被艾滋病吞噬了幼小的生命,他就是恩科西(板书:恩科西)。
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就是这个孩子却被人称为“艾滋病小斗士”,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5课——艾滋病小斗士。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主要从艾滋病的可怕这一方面说)老师搜集了一组关于艾滋病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认读生字。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愿意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2、描红。
大家都会读了,这很好,如果再会写就更好了。
下面,请同学打开书进行描红后,再比一比,你今天的字有进步吗?3、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
三、合作探究,交流体验。
1、教师:对这位小斗士的离去,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安南和曼德拉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板书:勇敢顽强榜样2、教师:为什么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
适时出示幻灯片4、师:小恩科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留给人们的却是永恒的。
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一举一动都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你想不想聆听一下这最勇敢的声音呢?那么,就让老师带领你一同走进现在远在天国的小恩科西的声音,去接受这精神的洗礼吧。
(恩科西视频) 对于他的去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齐读南非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齐读同学们,让我们铭记这勇敢的声音——齐读让我们记住这个勇敢的孩子——恩科西今天,勇敢的恩科西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时刻响在人们的耳边,留在人们心中。
世界开始行动了,联合国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这一天,红丝带将会飘扬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
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伤残和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3、师:第一次读完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老师就想到了一首诗,现在我把它送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
(播放课件)五、当堂检测像小恩科西一样顽强与命运抗争的人还有很多,我还知道六、布置作业,下课。
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意外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当意外不期而至时,只要我们的信念永存,我们就有闯过去的可能。
今天的作业就是(课件)1、用《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朋友听。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感动着、思考着,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种笑对人生的态度。
让我们在歌声《隐形的翅膀》中结束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旅程吧。
播放歌曲……板书设计: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勇敢顽强榜样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美仑美奂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本课,一要让掌握课中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解词语,了解鼎湖山白天泉声和夜晚泉声的特点。
二要教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本课重点训练项目是朗读。
三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揭题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
谁会用它来组词?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
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2、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
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
3、写题4、齐读课题5、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
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6、检查预习:预习了课文,你觉得鼎湖山的泉声怎样?课文哪几节写了泉声?二、自学课文,思考问题我们只是预习了课文,就感觉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如果我们用心细读课文,一定会对这泉声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们来读课文描写泉声的第二节和第四节,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的方式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三、讲读第二节(一)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作者白天听泉。
他听到了怎样的泉声?1、(找句子)点出:淙淙指读2、(找句子)点出:不绝于耳理解词意读词读句3、(找句子)点出:清纯悦耳指读齐读句子4、(找句子)点出:欢快活泼齐读句子(二)教师小结:在轻纱似的薄雾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错流泻,时隐时现。
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在每一位游客的耳边、心头回荡。
能把这一节读好吗?四、讲读第四节到了晚上,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看第四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泉声呢?1、媒体点出:小溪、涧水、无数道细流、飞瀑急流2、请你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听听这是哪一种泉声?(播放媒体)3、作者主要写的就是这四种泉水的声音。
齐读这段话。
4、夜是那么的寂静,作者身处山中,耳边传来丰富多彩、不绝于耳的泉声,他不但在用心聆听,更在细细品味。
下面老师给大家放一段画面,请大家和作者一样细细品味。
注意:我们不但要用眼看,还要用心听,更要用心品味。
一会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
(播放媒体,师配乐朗读)5、学生谈体会。
6、师相机播放乐器声,同时媒体出现: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7、读好这些词。
8、引说:这轻柔的声音其实是——小溪的声音;这清脆的声音其实是——涧水的声音;这厚重回响的声音其实是——无数道细流的声音;这雄浑磅礴的声音其实是——飞瀑急流的声音。
9、鼎湖山的泉声真像音乐一样妙不可言啊!这就是作者用心聆听、品味的结果。
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觉放到文字中,通过读来表现。
11、指读。
12、分角色读。
13、师通过提问总结“这小提琴是谁拉响的?这琵琶是谁弹响的?这大提琴是谁拨响的?这铜管齐鸣是谁奏响的?(大自然)14、引读:更令人称奇的是,还有一些泉声——五、总结。
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声如歌、如诗,多姿多彩,不绝于耳。
美吗?妙吗?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它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它。
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
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
六、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 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 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 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 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 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 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4 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 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三、分段朗读课文自渎—指名读四、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读一读。
2 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 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1 抄词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 读词语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细读第一段:1 指名读,理解“杰作”。
2 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 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1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 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 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 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
板书。
5 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6 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1 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2 填空。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 齐读1——4自然段。
2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