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频发射机设计要点

调频发射机设计要点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调频发射机设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3-2014-1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2 姓名:金凯杰学号: 2011120714调频发射机的设计1 引言随着科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频发射机也在快速发展,并且在用,它用于演讲、教学、玩具、防盗监控等诸多领域。

在生活中人们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可以把需要传播出的信息发射出去,接收者可以通过特制的接收机接受信息,最普通的模式是: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广播,收听者通过收音机即可接收到电台广播。

本设计为一简单功能的调频发射机,通过该发射机可以把声音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发射出去,该信号频率可调,通过普通收音机接收,只要频率适合时即可收到发射器发送出的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扬声器转换出声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和非线性电子线路的进一步理解。

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设计目的电路设计反映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扎实的电子线路理论是成功设计电路的基础。

所以其要求是:⑴功能和性能指标分析:对题目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整理出系统和具体电路设计所需的更具体、更详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性指标数据,以求得设计的原始数据。

⑵选择元器件: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选择合理的元件参数,且应降低成本,减少器件品种,减少元器件的功耗和体积。

⑶画出总体电路图初稿并审图,将错误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仿真顺利完成。

⑷仿真:通过仿真,检查各元器件的性能、参数、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和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⑸画出总体电路图,要求按相关规定,布局合理,图面清晰,便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为印制电路板,并组装、调试和维修时做好准备。

3 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要求3.1课题选择本次课程设计选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 符合教学大纲要求;⑵ 题目应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照顾《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各章节内容; ⑶ 具有一定实用性。

3.2 通信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电子电路种类很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不同情况而异。

这里给出通信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以供参考,设计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⑴ 总体实现方案的选择:由课题要求实现的电路功能及性能指标,决定最终实现电路的构成。

应当针对关系到电路全局的问题,开动脑筋,多提些不同的方案深入分析比较;不要盲目热衷于数字化方案;既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还要考虑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和体积等实际问题。

⑵ 单元电路的设计:根据课题要求实现的电路性能指标,确定总体实现方案中各单元电路的形式。

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与前后级电路的关系。

⑶ 电路参数的计算:根据所选单元电路的形式,对组成电路的各元器件的值进行计算。

⑷ 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计算出的参数值外,还要遵从节约电路成本,元器件购买方便,以及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实现的原则。

⑸ 仿真与实验:检查各元器件的性能参数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和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⑹ 电路图的绘制: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注意信号流向,图形符号要标准,连接线应为直线,交叉和折弯要最少。

以上各步骤之间不是绝对独立的,往往需要交叉进行,尤其是有时受到元器件选择的限制,常会推翻最初的设计方案,从头来做。

所以,在进行电路设计之初,要先把可能限制电路实现的因素考虑好,再着手设计,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完成电路设计之后,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例如 Protel )进行电路仿真,做初步调整,然后到实验室装调电路,在调试中分析和解决常见的电路故障。

3.3 调频发射机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发射功率W 80m P A ≥,负载电阻Ω=75L R ,工作中心频率MHz f 5.60=,最大频偏kHz f m 75=∆,总效率%50>A η。

4幅发射机整体认识调频发射系统由调频振荡器、缓冲隔离器、倍频器、高频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如果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以满足发射机载波频率的要求,就可以省去倍频级。

图1 直接调频发射机组成框图①调频振荡器本课题主要研究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如果课题要求的载波频率不高,则可以采用LC调频振荡器。

②缓冲隔离器将调频振荡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后级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振荡波形的影响。

缓冲隔离级通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③末级功放要使负责天线上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射功率,而且整机效率较高,应选择丙类功率放大器。

但末级功放的功率增益不能太高,否则电路性能不稳定。

因此要根据发射机各部分的作用,适当地分配功率增益。

5 调幅发射的各模块介绍及电路图5.1调频振荡器振荡电路主要是产生频率稳定且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波信号。

由于是所产生的是固定的中心频率,因而采用频率稳定度较高的克拉拨振荡电路来作振荡级。

其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图1 LC振荡电路振荡电路仿真图如下:图2 振荡电路仿真图频率如下:图3 振荡频率5.2变容二极管调频所谓调频,就是把要传送的信息(例如语言、音乐)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高频振荡信号)的瞬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设调制信号:()tVtΩ=ΩΩcosυ,载波振荡电压为:()tAtaooωcos=根据定义,调频时载波的瞬时频率()t ω随()t Ωυ成线性变化,即()tt V K t o f o Ω∆+=Ω+=Ωcos cos ωωωω则调频波的数字表达式如下: ()⎪⎪⎭⎫⎝⎛ΩΩ+=Ωt V K t A t a f o o f sin cos ω 或()()t m t A t a f o o f Ω+=sin cos ω式中:Ω=∆V K f ω是调频波瞬时频率的最大偏移,简称频偏,它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比例常数K f 亦称调制灵敏度,代表单位调制电压所产生的频偏。

式中:F f V K m f f ∆=Ω∆=Ω=Ωω称为调频指数,是调频瞬时相位的最大偏移,它的大小反映了调制深度。

由上公式可见,调频波是一等幅的疏密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

如何产生调频信号。

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其原理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电路变容二极管Cj 通过耦合电容C 1并接在LC 回路的两端,形成振荡回路总容的一部分。

因而,振荡回路的总电容C 为:j N C C C += 振荡频率为:)(2121j N C C L LCf +==ππ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为:()()()高频振荡,可忽略调制电压直流反偏O Q R V V υυ++=Ω变容二极管利用PN 结的结电容制成,在反偏电压作用下呈现一定的结电容(势垒电容),而且这个结电容能灵敏地随着反偏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关系曲线称jC ~R υ曲线,如图5。

图5jC ~R υ曲线由图5可见:未加调制电压时,直流反偏QV 所对应的结电容为Ωj C 。

当调制信号为正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升高,即反偏增加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j C减小;当调制信号为负半周时,变容二极管负极电位降低,即反偏减小时,j C增大,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当调制电压较小时,近似为工作在j C ~R υ曲线的线性段,j C调制电压线性变化,当调制电压较大时,曲线的非线性不可忽略,它将给调频带来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我们再回到图4,并设调制电压很小,工作在Cj ~V R 曲线的线性段,暂不考虑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作用。

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t V V Q Q R Ω+=cos υ由图4可见: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随υR 变化。

即: t C C C m jQ j Ω-=cos可得出此时振荡回路的总电容为t C C C C C C m jQ N j N Ω-+=+='cos由此可得出振荡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t C C C C C C m j jQ N Ω-=∆=+-'=∆cos由式可见:它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式中m C的是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幅值。

我们知道:当回路电容有微量变化C ∆时,振荡频率也会产生f ∆的变化,其关系如下:C C f f ∆•≈∆210…式中,是0f 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0C 是调制信号为零时的回路总电容,显然jQ N o C C C +=由公式可计算出中心频率0f :)(210jQ N C C L f +=π将代入式,可得:t f t C C f t f m Ω∆=Ω=∆cos cos )/(21)(00频偏: m C C f f )/(2100=∆振荡频率:()()tf f t f f t f o o Ω∆+=∆+=cos由此可见:振荡频率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了调频。

其频偏f ∆与回路的中心频率f 0成正比,与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值Cm 成正比,与回路的总电容C 0成反比。

图6 二极管调频电路图7 二极管调频电路仿真图5.3缓冲隔离器该电路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

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工作状态的变化(如谐振阻抗)会影响振荡级的频率稳定度,或波形失真或输出电压减小。

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

缓冲隔离级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8所示。

图8 缓冲级原理电路图9 缓冲级原理电路仿真图调节射极电阻2E R ,可以改变射极跟随器输入阻抗。

如果忽略晶体管基极电阻b`b r 的影响,则射极输入器的输入电阻 L BR R R ''=β/i 输出电阻,式中,0r 很小,所以可将射极输出器电路等效为一个恒压源。

电压放大倍数0210/)(r R R R E E += Lm Lm v R g R g A '+'=1 一般情况下,Lm R g '>>1,所以射极输出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1的特点。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应位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一般取2CC CEQ VV =,CQ I =(3-10)mA.若取CEQ V =6V,CQ I =4mA ,则Ω==+k I V R R CQCE E E 5.121取Ω=k R E 11电阻,Ω=k R E 12电位器。

5.4末级功放5.4.1谐振放大级电路由于对该级有一定增益要求,考虑到中心频率固定,因此可采用以LC 并联回路作负载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

对该级管子的要求是()(35)2BR CEO CC f f V V γ≥-≥至于谐振回路的计算,一般先根据0f 计算出LC 的乘积值,然后选择合适的 C 再求出L 、C 根据本课题的频率可取100pF —200pF 。

谐振放大级电路部分如图10所示图10 谐振放大级电路5.4.2 功放输出级电路设计中采用共发射极电路,为了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和较高的集电极功率,同时使其工作在丙类状态,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