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案例精选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案例精选

中国银行贸易融资案例精选
案例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F公司为一家世界500强在华成立的合资企业,主要经营化工产品。

该公司的原材料从境外采购,生产成品在境内销售,境外采购与境内销售环节均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

F公司近年来业务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虽然在中国银行已有高额综合授信,但因业务处于高速
发展阶段,开证需求常突破其授信额度;二是手头拥有大量因境内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但出于对控制财务成本的考虑,又不希望通过缴纳保证金的方式在银行办理开证或押汇业务。

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F公司向中国银行寻求解决方案。

经研究,中国银行向F公司推介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品,并为F公司设计解决方案如下:第一,接受F公司已承付的国内信用证项下应收账款作为质押,为其办理国际信用证开证业务,用于从境外采购原材料;第二,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到期日正常收回,按照事先约定将款项入保证金账户,在国际信用证对外付款日当天从保证金账户直接对外支付。

借助中国银行通易达”产品的支持,F公司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使用有收款保证的合格应收账款质押,既有效解决了F公司授信额度不足的问题,又帮助F公司盘活了应收账款,降低了资金成本。

案例2:福费廷融资
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A公司拟向中东某国B公司出口机械设备。

该种设备的市场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激
烈,A公司面临以下情况:一是B公司资金紧张,但在其国内融资成本很高,希望A公司给予远期付款便利,期限1年。

A公司正处于业务快速发展期,对资金需求较大,在各银行的授信额度已基本用满。

二是B公司规模不大,信用状况一般。

虽然B公司同意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但开证银行C银行规模较小,A公司对该银行了解甚少。

三是A公司预计人民币在一年内升值,如等一年后再收回货款,有可能面临较大汇率风险。

鉴于此,A公司与中国银行联系,希望提供解决方案。

为满足A公司融资、规避风险、减少应收账款等多方面需求,中国银行设计了福费廷融资方案,A公司最终采用了中国银行方案,并在商业谈判中成功将融资成本计入商品价格。

业务过程如下:
1.C银行开来见票360天远期承兑信用证。

2.A公司备货发运后,缮制单据交往中行。

3.中国银行审单无误后寄单至C银行。

4.C银行发来承兑电,确任到期付款责任。

5.中国银行占用C银行授信额度,为A公司进行无追索权贴现融资,并结汇入账。

6.中国银行为A公司出具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A公司凭以办理出口收汇核销和退税手续。

通过福费廷业务,A公司不但用远期付款的条件赢得了客户,而且在无需占用其授信额度的情况下,获得无追索权融资,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难题,有效规避了买方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汇率风险等各项远期收汇项下风险,同时获得提前退税,成功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优化了公司财务报表。

案例3:出口双保理融资
S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生产家用炊具。

2002年起,该公司考虑拓展海外市场。

当时,S 公司品牌在海外知名度并不高,美欧等地的进口商均拒绝开证,要求O/A90天。

S公司既要对进口商提供优惠的付款条件,又
担心进口商的信用风险,同时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该公司向中国银行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向S公司推荐了出口双保理业务,利用与美国保理商的良好合作关系,成功为S
公司在美国的进口商核准了保理额度,为该公司开办了出口双保理业务。

2003年S公司业务量即超过1500万美元。

之后,中国
银行又为S公司对欧洲和香港的出口提供了出口双保理业务。

在中国银行出口双保理业务的帮助下,S公司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销售额和利润率节节上升,并于2004年成功上市。

中国银行这一成功营销案例也登上了FCI2005年的年报。

这些公司的合作,中国银行可向客户提供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资信调查报告。

并且中国银行部分海外分行也具备资信调查的能力,比如伦敦分行提供了帮助企业追讨海外欠款的专项服务。

同时,中国银行是中国国内惟一一家国际商会犯罪调查局和国际海事局成员,可在全球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包括承运人、船名、起运港、货物情况在内的全方位调查服务,中国银行通过该类组织为客户提供防欺诈调查。

中国银行的系列创新产品——汇利达,是该行为帮助进出口商利用人民币汇率变化,有效锁定成本并获得额外收益而研发的贸易融资产品。

它通过贸易融资和资金交易的组合和运用,帮助进出口商在不占用授信、不增加操作环节的情况下,巧妙利用外币升贴水趋势转换结汇和购汇时点为企业增加存款收益与汇差收益。

中国银行的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融资产品,是通过借款人将出口退税专用账户托管给该行,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或叙做授信开立信用证等业务机会。

这类产品帮助了企业扩大出口、加快资金周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