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基础知识一、油橄榄是什么?油橄榄属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
(一)关于油橄榄的神话传说是什么?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山镇,人烟稀少、草木不生。
海洋神波塞冬和智慧神雅典娜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地方,他们怜惜这些受苦的人们,都想成为这里的保护神,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山谷命名。
两人为此争吵起来,最后,他们决定让当地居民来选择。
海洋神说:“如果你们用我的名字命名,让我做你们的保护神,我将给你们数不尽的财富。
”他用魔杖向天上一指,召来了一匹天马。
“这匹马能给你们耕地,能替你们拉东西,能为你们带来许多许多的财富。
”智慧神把魔杖往地下一插,泥土里顿时冒出两片叶芽,很快就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油橄榄,开着花,结着青果。
智慧神说:“我教给你们的是劳动的智慧,有了它,你们世世代代不会受穷。
”人们议论纷纷,最后,大家赞成几位长者的意见,让雅典娜做这个山镇的保护神——因为油橄榄全身都有用,但马却有给人类带来战争和灾难的可能。
故事中的山镇就是今天的雅典城,山上有座神庙,那就是这个城市的保护神雅典娜庙。
从此,油橄榄在那里落根、繁殖。
油橄榄是希腊的国树。
这与希腊人民心目中神圣女神雅典娜是分不开的。
从橄榄树上,人们就能了解到希腊人民追求和平的历史。
看到橄榄枝就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二)橄榄果是什么样的?油橄榄的果实是椭圆形肉质核果,有胚乳种子。
但其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大有差异,成熟时,果实呈淡棕黑色。
肉果皮为纺锤形,坚硬。
外果皮与果肉牢牢地粘合在一起,成熟时呈肉质。
油脂主要含在果肉内。
取自果肉的油称为"橄榄油",取自核仁的油脂称为"橄榄仁油"。
成熟果实的含油率为15%-25%。
油橄榄果实可直接食用(可制作罐头和蜜饯等食品),也可用来制取油脂。
收获前的橄榄一般为绿色,完全成熟时多为黑褐色。
(三)油橄榄都有什么品种?其形态特征是什么?1、佛奥(Frantoio)又名佛朗多依奥、番桃、阿列。
1964年由阿尔巴尼亚引种我国的五大品种之一。
我国油橄榄适生区大都有种植,且表现良好。
①树型树体生长茂密、旺盛,株型开展,树冠自然开心圆头状。
发枝能力强,节间短,果枝长而下垂是其特征。
5年生树高可达4~5米,冠幅4~5米。
叶。
长椭圆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
叶色深绿而光亮,背面浅绿色,叶缘下卷,披有鳞毛。
②花花序长而大,每一花序着生20~24朵小花,花期4月份至5月中旬。
自花结果率较高。
与配多灵(Pendollin)、马拉纳罗(Morachiaio)自然授粉形成优化组合可提高结果率13%。
③果实果实较小,椭圆形。
单果重2~3克,大的可达6克。
肉、核比5:1,含油率26%~30%。
西昌10年生树,株平均产量21.25千克;昆明17年生树,株平均产量50.8千克。
佛奥在我国适生地表现了适应性强和丰产的特点。
抗寒力虽较弱,但冻害以后的恢复能力较强,是油用优良品种之一,也是自花可孕性较强和较好的授粉品种之一。
不少适生地都把佛奥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2、莱星因原产地意大利的莱星城(Leecio)而得名。
因本品种以抗寒及抗孔雀斑病而出名。
深受各国油橄榄种植者欢迎。
现已引种到西班牙、阿尔巴尼亚、阿根廷、日本等国。
中国已引入,种植四川、甘肃等地。
能适应碱性土壤并耐干旱。
1969年从阿尔巴尼亚小量引入,1979年由FAO的技术基金项目又引入大量种条。
在中国亚热带的北部地区表现良好。
甘肃武都引种4年生幼树601株中有161株结果,最高株产果7千克健壮,无病。
在四川绵阳也表现良好。
作为一般油用品种,值得推广。
也可制成盐渍黑色餐用橄榄。
因世界上近年来大量发展果用品种,油用品种数量在逐年减少,但在中国油用区和油用品种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①树冠大而平展,果枝平而下垂。
④叶叶披针形,叶面浅绿,叶背银白色。
花序较短,花朵大。
一个花序可结3~5个果。
自花不孕,它的授粉树有佛奥、配多灵。
⑤果果实长椭圆形,果重3.5~4克,成熟时黑色,有光泽。
果肉率71%~76.2%,鲜果含油率20%。
产量中等,油质非常好。
成熟期11月下旬。
以抗寒及抗孔雀斑病而著称,一般在-12℃不受冻害。
3、皮肖利(Picholine)原产法国加尔德省的科利阿斯,是法国最有名的青橄榄果用品种,也是一个油质很好的油用品种。
皮肖利是个抗寒、抗孔雀斑病、耐瘠薄、喜石灰质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的品种。
1978年我国引自法国和意大利,在四川的西昌和三台、陕西的城固、甘肃的陇南等地种植,表现都好。
陇南定植3年即获得产量,种植4年平均株产1.4千克;三台种植6~8年平均株产45千克。
说明它是个早产、适应范围较广的品种,也是一个油、果兼用品种。
从皮肖利一个花序能结数个果的特性看,坚持适时整形修剪十分必要。
只要每年修剪,避免产量大、小年现象也是可行的。
①树型树体生长中等,紧凑。
树冠球形。
枝条细而向上,顶梢下垂、节间长。
可以接受各种品种的花粉授粉。
②叶叶小而窄,长椭圆披针形。
叶面深灰绿色,叶背银灰白色。
③花花序长25~35毫米,每一花序着生28朵小花。
自孕率低。
④果实果大,卵圆形。
单果重4~5克,果肉率85%~90%,含油率19%~26%。
4、戈达尔(GORDAL)又名戈达尔一塞维耶,是产地地名。
“Gordal”原意是“意大利”的意思。
也有很少地方采用“Injerta”为品种的名字。
中国于1976年,由联合国自西班牙引入接穗1225条,种于西昌、武都,已结果。
该品种主要种植于西班牙塞维那省,产地位于西班牙的西南部,靠近葡萄牙,有29000公顷。
其临近Haelra及Cordoba省也有种植。
各地有散生。
在1月均温10℃的地区可生长良好。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色列、阿根廷以及其他国家也有种植,面积超过8000公顷。
①树型树势强壮,有直立主枝,树冠中等大小。
果枝灰绿色,稀疏分布。
②叶长椭圆形而大,叶面是曲型的,暗绿色。
③果实成熟时为黑色,大(10~12克),100~120个/千克。
4果的肉核比为7.5:1,果实长椭圆卵形,略不对称,顶圆,最大处的横切面椭圆。
核椭圆卵形,略不对称,面粗糙,有9~10条纤维沟;核的尖顶常为针状;核的中部最宽处为长椭圆卵形。
树体强盛,但根系弱,扦插生根不易,多用嫁接繁殖。
产量不稳定而低产,自花结实率仅0.1%,雌性不育率高,花粉发芽率低,配置授粉树“贺吉”可提高结实率到 1.9%。
对干旱敏感,要求比较长时间的寒冷才能结果。
果肉结构好,含油率非常低(10%),但果形很大,最佳的用途是加工成餐用果。
栽培管理要求仔细,抗孔雀斑病,对肿瘤病敏感。
5、配多灵(Pendollin)有授粉树之称谓。
原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省。
该品种是个抗寒、抗晚霜、中抗孔雀斑病,且适应性较强、长势好、稳产高产的油用品种。
在四川西昌4年试种,5年生株平均产果3.7千克,10年生株平均产果16.7千克。
与佛奥组合,各自分别提高产量1.58千克和1.53千克。
它也是个优良的授粉用品种。
在意大利与莱星、马拉约、软阿斯、5佛奥等品种组合,被认为是最好的授粉组合。
①树型长势中等,树冠低矮而稀疏,扁圆头形或倒圆锥形。
主枝直立,枝条下垂,有的下垂略轻。
②叶叶片窄,椭披针形。
叶色暗绿。
花。
花序长24~30毫米,每一花序着生20~30朵小花。
花期4月中旬至下旬,与佛奥品种花期大体吻合。
③果实倒卵形,单果重约2.56克,每千克574个果。
含油率22%,油质好。
6、皮瓜尔(Picnal)原产西班牙哈恩省。
西班牙政府确定为该国的发展品种,并要求各农场高度密植(每公顷种400株)。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寒(-10℃),萌蘖性强,扦插、嫁接成活率高。
是个具有高产、优质特色的油用品种。
1976~1979年引种我国,在四川三台,4年生嫁接树平均单株产果7.5千克;甘肃陇南4年生幼树,平均株产0.6千克,表现了结果早、产量高的特点。
在我国是个可以推广的油用品种。
①树型树体生长旺盛。
自然开心形呈伞状。
主枝斜向或直立生长,小枝直立或水平生长。
不论在3、4年生枝上或老干上都能萌生长出枝条。
②叶叶小而窄,椭圆披针形。
叶面深灰绿色,背面银灰白色。
③花花序长25~35毫米。
小花着生紧密,每一花序着生10~20朵小花,自孕率低。
④果实长椭圆形,大、小中等。
单果重3~4克,每千克300~400个果,肉、核比3.8~6:1,含油率23%~27%。
7、截风龙(CIPRISINO)又名Frangivento,该品种原产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油用品种,在法国、意大利常用它作防风林树种。
作者曾在法国尼斯海滨苹果园看见用该品种建的防风林。
中国有引种。
该品种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区为栽培品种,意大利、法国常用作防风林树种。
阿尔巴尼亚及南斯拉夫沿海地区有6分布。
适合年均温16~17℃,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1月平均温7~9℃的地区生长,适于石灰质沙土生长,比较耐寒,耐水湿,适应性强。
①树状树冠狭,直立,圆筒形分枝角度小,树冠茂密;②叶叶片长椭圆形,先端突尖,基部狭、截形。
③花花序松散而长。
一般着花32朵,完全花比率45.4%,每个花序结果不到2粒。
④果果实小,椭圆形,成熟时从果顶开始着色,紫色到黑紫色。
单果重2.77克,果肉率77.1%,含油率20%,油质好。
果实大小均匀,每千克有果321粒。
结实早、产量高。
⑤根发根能力强,插条容易生根。
可密植,一般用1.5~3米的密度营建防护林、薪炭林。
8、科拉蒂(Coratina)原产意大利南部的巴厘省。
是世界著名的油、果兼用品种,也是意大利政府决定推广的品种之一。
科拉蒂抗寒力强。
扦插容易生根,易于繁殖。
结果枝长,萌发和愈伤力也强。
1975~1976年分别由西班牙、意大利引种我国。
在四川西昌一般单株产果100~120千克,按工厂出油率27%计算,单株可产油27~30千克,是个很有推广前途的油、果兼用品种。
①树型树势中等,生长旺盛,树冠茂密。
主枝及侧枝直立。
果枝短细,呈水平状态。
②叶叶披针形,长而坚硬。
叶面深灰绿色,叶背灰色。
③花花序长20~25毫米,每一花序着生20朵小花,每个花序能结3~7个果,白花结实率高。
④果实果实椭圆形。
果大,黑色,成熟早,便于加工。
单果重4~5克,每千克230个果。
含油率32%。
肉、核比4:1。
既可油用,又可果用。
9、软阿斯科拉纳(AscolanaTanera)原产意大利阿斯可利(Askoli)区。
世界各国油橄榄栽培范围内都可适应,是目前最好的国际果用品种之一,深受各国种植者的欢迎。
软阿斯是个适应范围较广的品种,在我国各油橄榄适生地的表现也是好的。
果大,结实早,产量高。
既抗寒、抗孔雀斑病和油橄榄实蝇病,又耐旱,适应性较强;既能果用,又能油、果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