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责任创新
——以《咏乐汇》的改革创新为例分析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请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平等民主气氛中展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
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受众逐渐不再满足于电视媒介的信息的单方面传播,而希望即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缘由和他人对事件的反应,对社会现实有一个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从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开播以来,各个电视台相继推出各种谈话类节目,现已超过了200档,但问题也接踵而来,话题庸俗、模式雷同等,节目缺少创新是谈话类节目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谈话类节目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及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电视人对节目进行反思与创新
随着谈话节目日益被观众接受和喜爱,在形式和内容上越来越丰富,涌现了一批优秀的
谈话节目,如《艺术人生》、《面对面》、《铿锵三人行》、《鲁豫有约》等,一直保持着
稳定的收视率和观众群。
电视谈话节目在媒体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增加受众参
与感,抒发情感的娱乐功能,也具有引导观众形成正确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谈话
节目为受众提供一个可以直接与主持人、嘉宾交流的平台,在相对自由的平台实现即时的信
息反馈与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对于影响我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电
视节目的主流,谈话类节目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素质,电视节目不应仅仅是生
活中的娱乐工具,应该不断提高节目的内涵和深度,寓教于乐,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
修养。
由于资金、收视率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谈话类节目以模仿为主,话题的
选择过于娱乐化。
在我国,媒体是国家的喉舌,是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这也决定着我国电
视谈话节目必须承担起相对应的责任,创新改革迫在眉睫。
访谈类节目的热播使各级电视台
争相模仿,大相径庭的节目模式和内容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创办了13 年的央视名牌栏目
《实话实说》的停播也为我国的谈话类节目发展敲响警钟,创新是一档节目能够生存和发展
的根本所在,所以媒体人必须认清现阶段谈话节目的缺点所在,结合观众需求,实现谈话节
目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正面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咏乐汇》为例分析中国谈话节目的创新道路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诞生于美国,逐渐成熟后被引入中国,并迅速在各级电视台推广,中
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国家,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能盲目效仿西方
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选题、主持人风格、场景设置等方面入手进行创
新,实现谈话节目的本土化,在这方面《咏乐汇》可谓是我国谈话节目改革的先驱之作,《咏
乐汇》以访谈为基础,邀请一位成功人士进行“闲谈”,加入娱乐表演的元素,展现嘉宾的
成功经历,传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向上的价值观,整个节目内容饱满有深度、样式式新
颖、环节设计充满创意。
是访谈类节目创新的成功代表。
第一,主持人风格突出,谈话节目
一般采用主持人中心制,主持人是节目名牌和个性的象征,李咏是《咏乐汇》的主导者,由
他组织进行整场节目,作为我国知名节目主持人,由于曾主持过多档之名节目,幽默的主持
风格使他拥有一批固定的观众群,所以在《咏乐汇》筹划之际便备受关注,李咏的主持风格
轻松幽默、互动性强,能调动现场气氛,被广大受众所喜爱。
在面对被采访的各界成功人士时,李咏没有“怯意”,而能用他独有的调侃方式缓和现场气氛,阐述人生哲理。
第二,嘉宾的选择,嘉宾的选择在访谈节目中决定着节目的主题,《咏乐汇》访问的都是业内鼎鼎有名的成功人士,对嘉宾的人生经历进行访谈,通过嘉宾人生中具有转折性的典型的故事的故事展现其人生的价值和智慧。
第三,节目形式和场景设置的创意,访谈节目一般以主持人与嘉宾一对一的交流为主,气氛较沉闷,但《咏乐汇》以主持人李咏邀请朋友做客吃饭为形式,为嘉宾提供菜品、茶点、酒水等,访谈变为了一场“家庭式闲谈”,气氛逾越轻松,有利于嘉宾消除紧张,敞开心扉与主持人进行对话,期间更加入“真人VCR”的情景表演为节目增加许多亮点,利与观众了解嘉宾的经历过程。
第四,增加与观众互动,观众是谈话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节目都以主持人和嘉宾交流为主,缺少观众的参与。
《咏乐汇》与观众互动方式新颖直接,通过和场外观众电话连线,向现场嘉宾提问,使观众与嘉宾进行直接的交流,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能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咏乐汇》的收视率高涨也证明了谈话
类节目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谈话类节目的创新与改革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经之路,媒体人应该直接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积极研究策划,勇于探索,树立全面创新的目标,首先立意深刻并符合受众需求,结合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再适时地将节目推出,创办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中国现阶段的电视业还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发展空间还很大,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开创电视访谈节目的新局面。